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安全生产抓“三违”工作是重头戏。从煤矿事故分析来看,造成事故的原因大部分在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根源。从发生的一系列事故来看,绝大多数是“三违”造成的。因此,防止“三违”是实现安全的核心工作,以下就“三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途径进行探讨。 一、“三违”产生的原因 安全系统工程学认为:每一特定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人是主要因  相似文献   

2.
事实证明,许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三违”引起的。而“三违”的发生与措施和制度不严密、管理方法不得当、安全思想教育手段匮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充分利用有效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对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为目标,通过特色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煤矿安全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在煤矿工作已近十五年,尤其是从1990年起在矿井工作的七年里,耳闻目睹井下“三违”现象天天反,天天有,屡反屡犯,屡标不绝。实践证明,“三违”不止,事故难免,“三违”是导致事故的真接原因,“三违”有害血淋淋的事实可鉴。要想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就要坚决制止和减少“三违”现象。多年来,煤矿的传统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是出了事故才进行调查分析和追查处理,实际上已时过境迁,于事无补。如何使安全做到超前预防,也需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变过去的事故后追查分析为对“三违”现象的分析控制,变传统的控制事…  相似文献   

5.
当前,煤炭行业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无不与“三违”有紧密的联系。如何提高矿工整体安全素质,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教育、培训、预防、监督、制度和保障,多管齐下遏制“三违”陋习,促进安全生产,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做到“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能源之一,煤矿井工开采仍然是获取煤炭资源的主要途径。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三违”元凶作怪。通过对某矿“三违”危害性的抽样调查显示,13年来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128起,工伤总人数132人,其中死亡13人,重伤119人。由“三违”行为导致伤亡事故的达80%,其中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占69%,“三违”事故比例占到66%。“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7.
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三违”、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华亭煤业集团新窑煤矿公司从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班组长整体素质、努力推进班组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晋城矿务局凤凰山矿为了把安全管理引向新阶段,积极应用信息管理这门边缘科学,建立完善了“事故预测”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安全信息控制不安全设备、不安全头面和不放心职工,把隐患、事故苗头和“三违”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人自为安、组自为安、班自为安、队自为安、矿自为安,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三违"现象屡禁不止,而"三违"现场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违"现场不止,则事故难免。通过分析"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切断因果链锁链,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刘波 《现代班组》2010,(3):44-44
据有关部门分析,所有事故的起源无一不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所造成的,而导致“三违”现象不断发生的根源就是人对安全的不重视,对安全知识的不了解,对安全操作技能的不掌握。而要减少“三违”现象的出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排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安全”本意、事故成因与“三违”思想基础的分析,提出安全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思想上、技能上、制度规范执行上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来实现化工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动修厂强化安全工作的管理年、改进年。一年来,厂纪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公司“三执行”效能监察工作要求,朝着以人为本、持续安全的基本目标,加强全厂干部职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车间)安全履职履责的监督,规范干部、职工安全行为,努力实现本厂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全年轻伤事故为零,“三违”行为受控,安全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加强安全履职履责监督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煤矿“三违”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是人人共知的。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认真分析“三违”的成因和危害,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是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施工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调查表明,电力施工企业发生的事故,95%都是由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这些“三违”现象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所以,加强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素养,增强安全意识,实现电力施工企业根本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晖 《车间管理》2006,(6):21-22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同时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发生的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同时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所发生的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就可以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三违”行为一直是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学者们对“三违”行为的产生机理、处理手段有过大量的研究,但很少建立模型分析数据来方便安全管理者进行决策.通过运用集对分析法,以煤矿自身“三违”数据为依据构建分级指标,引入信息论中熵权的定义,优化并构建出适用于处理煤矿“三违”问题的熵权集对分析模型.模型以参与统计的年份为评价对象,各专业工种为评价指标,能很好地对评价年份的“三违”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模型简单易懂,容易上手,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安全超前教育,是工会劳动保护的首要任务实现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法律、技术、设备、管理和教育等众多因素决定的。但从近年来发生的事故分析,绝大多数的伤亡事故,几乎都是由于当事人的不安全行为、思想麻痹和“三违”造成的。作为广大职工学习管理的学校——工会组织,应该把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超前教育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哪里路有坑,就往哪填土”,为煤矿安全生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为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充分体现严格管理与亲情化管理相结合的思想,增强安全帮教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追求零违章、零工伤“双零”工作目标的实现,贵州盘江煤电集团金佳矿采取“四化”和“四过关”帮教举措,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三违”人员实施安全帮教活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