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磊 《新西部(上)》2007,(7X):184-18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不仅应重视语言教学,也应重视文化教学。该文从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二外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西萍  杨萌  艾芳 《西部大开发》2010,(5):122-122,130
在英语专业二外教学领域中,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的制约,第二外语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目前以学习语言结构而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的第二外语教学,不适应当前90后学生的学习。难以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英语人才。在第二外语教学研究不断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网络化辅助教学、加强跨文化意识导入到第二外语教学中,栗取灵活多变的二外测试方式,以上几种方式一体式化的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促进和保证英语专业二外教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不仅应重视语言教学,也应重视文化教学.该文从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4.
单昱 《魅力中国》2014,(19):189-189
过去,我们一直受语法、听说法、翻译法等主导教学思想的影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运用,对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密切关系没有充分的意识。近十多年来,随着外语语言学的研究逐渐兴盛。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证。指出文化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教学内涵以及本人对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杰  国春燕 《理论观察》2014,(5):119-120
中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源语言文化、重目标语文化现象,这导致外语教学越来越脱离文化传承的本质功能,形成了源语言文化的"失语"现象。中国外语教学中源语言文化失语现象由来已久。根源在于在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教育体系中缺乏母语语言文化的传承输出意识,教学环节中缺少包含母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媒介,教学实践中施教者忽略源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探查中国外语教学中源语言文化失语现象根源。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化的二语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全新领域。这种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多种模态形式创造语言学习的真实语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交际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能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双方充分调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手势语、副语言和环境语等进行非语言交际,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运用语言能力较差,不能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课也可称为一门实践课。外语教学经历了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一直到交际法的演变。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在哪个国家,外语教学的成功,都需要大量的实践。因而,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实践的原则,就成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关键。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贯彻实践性的原则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积极进行语言实践。这是贯彻实…  相似文献   

9.
李洁  李婧 《黑河学刊》2008,(3):116-117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语言、文化、教学三者的关系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有机载体,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只有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跨文化交际中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在文化融合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朱瑞珂 《魅力中国》2011,(2):253-253
语言和言语长期以来都是语言学派和语言教学流派的关注点和争论点,这些关注和争论推动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讨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区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永平 《发展》2009,(11):144-145
“意义形式兼顾”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合理理论阐释,代表了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意义形式兼顾”的概念、理论和实现方式,并探讨其在我国外语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回顾语言测试发展与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阐述了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负两面的后效作用,指出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检测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测试应尽量减少对教学的负面效应,充分发挥正面效应;同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正面后效作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白立红 《魅力中国》2011,(10):86-86
一、转变教育观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师从来都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受教育的对象,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我国的教育。重传授语言、语法知识、轻视培养语言运用技能的传统教学法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视听教学法逐渐流行。但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仍然在重复着语言形式的训练,仍然未能成为学习的主体。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就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其后,该教学思想在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运用并得以发展,形成最具影响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渐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状况的角度进行思考,明确提出中国人学英语应该从娃娃抓起,同时阐明了在幼儿园中开展双语教学应注意的形式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和运用外语。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随机讲授,比较差异,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6.
孙继铎 《魅力中国》2013,(20):223-223
摘要: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体裁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语篇的教学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贠旭 《新西部(上)》2009,(11):109-110
本文介绍了西方社会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认为学习一门语言要求习得者了解该语言生存的文化环境。在跨文化教学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经常会阻碍学生对客体语言文化的理解。近年来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异域文化的引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纠正学生对目标文化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这在外语教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韩超  周晓辉 《新西部(上)》2007,(9X):160-160,14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这在外语教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董芳 《理论观察》2010,(1):104-105
语言与文化是互构互生的,不同语言文字的音、形、义、语法四要素诱导、建构着不同文化的形态.由于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鲜明的标志,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也必然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言语交际中的“交际障碍”常常是由于忽视了词汇、句法以及语域层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树立科学的“文化语言观”,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使文化学习成为“建构过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