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目前商家取悦顾客的现象,来剖析商家对“顾客就是上帝”在理解上缺陷,提出从“关注顾客”需求到“征服顾客”理念建立,以及征服顾客采用的方法,从而使商家获得忠诚顾客,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目前商家取悦顾客的现象,来剖析商家对“顾客就是上帝”在理解上缺陷,提出从“关注顾客”需求到“征服顾客”理念建立,以及征服顾客采用的方法,从而使商家获得忠诚顾客,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3.
商界经常流传的一种说法是“顾客就是上帝”。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卖乖的噱头。这种谬论成立的唯一前提就是“商家都是活雷锋。”商家逐利,天经地义;顾客“上帝”,欺人自欺。试想,谁敢跟上帝要钱?你敢跟人家要钱的人怎么可能是你的上帝?你给上帝捐钱可能还来不及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05,(13):53-53
顾客是“上帝”,这在日本可不是一句口号,在商家心目中顾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比虚幻的上帝更实在,欺骗和得罪顾客就等于砸自己的饭碗,简直“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5.
商家常说顾客是上帝。言外之意就是我们要伺候好顾客,万万不能得罪这些上帝,因为这些上帝是给我们送钱的财神。  相似文献   

6.
<正> 顾客是指买商品或买服务的人。对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人奉顾客是“上帝”,有人称顾客是衣食父母,更多的人则将顾客看成普通的消费者。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有点功利主义的痕迹。奉顾客为虚无飘渺的“上帝”,充满着神秘感,不仅没有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反而使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变  相似文献   

7.
<正> 顾客是商业的始点 在美国,商业是为顾客而存在的,顾客的思想轨迹就是商店行为的依据。方便消费者成了商家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美国的不少商店,为方便消费者购物,设置了本店使用的信用卡。顾客只需要在进口处或付款处索取一张表格,填写后店方当场核对发卡,消费者即可开始“做空”消费。美国人的信用卡  相似文献   

8.
顾客是商业的始点 在美国,商业是为顾客而存在的,顾客的思想轨迹,就是商店行为的依据。方便消费者,成了这里商家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美国的不少商店,为方便消费者购物,设置了本店使用的信用卡。顾客只需要在进口处或付款处索取一张表格,填写后店方当场核对发卡,消费者即可开始“做空”消费。美国人的信用  相似文献   

9.
史光起 《商界》2010,(6):92-94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理念,传到中国后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为了“顾客就是上帝”。但现实是,即使把顾客当作上帝,也不会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甚至被宠坏了的顾客会反复无常,使企业忙前忙后,焦头烂额,却还讨不到顾客的好。我们似乎应该摘下顾客头上的上帝光环,以发现的目光,重新定义一下顾客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郑继江 《商业研究》1998,(11):59-61
“商战”一词的由来、性质和特点,从三个方面透视了“商场就是战场”的内含,揭示了商家与商家、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三角关系,论证了商家是以争夺顾客、赢得顾客战胜对手,又以战胜对手争夺顾客、赢得顾客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商场顾客服务软环境的系统诊断单伟辽宁商业专科学校经济信息管理系教授121013顾客是企业的命脉,赢得顾客就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这便是近些年来各家商场纷纷打出“顾客至上”旗帜,推出一系列吸引顾客新举措的原因。然而,“顾客至上”所引发的一系列吸引顾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市场上促销手段、促销方法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在商业竞争市场环境下.促销成了商家必不可缺的经营行为,不少商家促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注意,商家本身也大获效益。确实,有些促销宣传鼓动语是极为吸引人的,“买300送100”、“买500送200”、“终身保修”、“终身消费”等等,给顾客的印象是“便宜”、“安全”,而这也正是顾客所向往、所期盼的。  相似文献   

13.
在“顾客就是上帝”的时代,如何赢得顾客已成为各个商家关注的焦点。在电脑行业,随着技术含量的日趋降低和消费者水平的提高,柜台形式的购物环境以其固有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要。电脑身上的神秘面纱一旦被揭开,消费者就希望更加主动地去接触它和了解它。一些明智的商家正是看到了这种趋势,采取专卖店或者超市的经营方式来欢迎顾客,两个月前开业的八亿  相似文献   

14.
乐之 《中国市场》2003,(10):44-49
又逢“金九银十”,上半年被SARS蹂躏惨了的商家现在目的更加单纯:让顾客快点把钱尽数从钱包里拿出来。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顾客也不再是容易上商家的“当”。 顾客的意识在改变,那么商家的意识也必须改变,而且要比顾客变得更快,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顾客的“心”。当顾客意识到自己才是“上帝”时,商家就要卖力地舞起“撒手锏”来讨好“上帝”了。  相似文献   

15.
“顾客至上”是西方营销理论中的一个经营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时被传到了中国,“顾客至上”被我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译解为“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昭示着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与深人,一般性服务已经普及,微笑待客、质量担保、售后服务等原来算是“奢求”的服务已经变成今天企业市场准人的标准门槛后,顾客的“上帝”身份,似乎就不那么恰当了。  相似文献   

16.
盛郑新 《商业时代》2005,(28):57-57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并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的“上帝”,但从加油站的经营管理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顾客还是很有“实力“充当这个角色的。加油站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经营场所,在这里,“顾客就是上帝”!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曾夸下海口,即使可口可乐所有固定资产一夜之间统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卖场而言,顾客就是上帝,是掌握自己生死大权的人。赢得了顾客,就赢得了市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为此,任何一个大卖场都不会忽视对顾客满意度的了解,并将其视为卖场的头等大亨来抓。而如何赢得顾客对自己的认可和青昧,也就成了众卖场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卖场而言,顾客就是自己的"上帝",是掌握自己生死大权的人.赢得了顾客,也就赢得了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为此,任何一个大卖场都不会忽视对顾客满意度的了解,并将其视为头等大事来做.  相似文献   

19.
请消费者通过暗中接受服务或实际消费然后进行打分或评价的“神秘顾客”方法近年开始出现,并且被管理者视为企业的“一级商业机密”,对外鲜有宣传。而就在昨天,我也有幸扮演了一次“卧底”,与商家玩了一场“无间道”,做了一把“神秘顾客”。  相似文献   

20.
“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经营管理理念一度风靡各行各业。在酒店服务业,“顾客第一”更被奉为至理名言。所谓顾客第一,是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列为最高准则,每一位员工都以解决顾客的问题、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