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种视角、层面和领域来描述,因此,可以从不同语境、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考察和理解经济“新常态”。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非常态”向“常态”转变,即“计划经济常态”经过“市场化转型的市场经济非常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是“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转换,其核心在于形成新的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机制以及新的市场结构与模式,并持续演进。在国别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旧常态”进入“新常态”,是“在改革中发展,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放松政府管制中发展,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创新中自主发展”,与美国等“去杠杆化、强化政府管制”的“新常态”具有本质区别。在发展阶段和环境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则是要适应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当然,还可以从不同的区域、产业,甚至城市、企业等视角来深入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文章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社保资金管理、社保基金运营、社保资金投入、社保信息化建设、社保法制建设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决定,我国将全面放开独生子女的限制,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意味着中国就此进入人口的新常态[1].本文通过引入二孩政策约束的增长模型,考察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均衡需要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从中国已经进入人口新常态这一个现实条件来考虑,应该使财政支出和私人资本的比例相匹配,并且要继续保持财政投资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常态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也逐渐面临了更多风险与挑战。土地问题、资金困境、人口结构、社会矛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陷阱等都将影响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方式。中国需要适时调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方式,通过规划统筹机制、社会融合度建设、社会政策兜底以及社会营销策略,以推进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这一概念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伴随着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民主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治理对公共管理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公共管理的体系和能力与社会现实需要的差距、公共管理手段的落后、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管理目前面临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在新常态下的平稳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在经济新常态建设中强调"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我国应当特别重视在新发展环境下金融监管体系的跃进式建设,要在金融经济发展中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外,在以互联网金融迅速参与并影响金融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着力打造"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性、协同性金融监管体系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我国新常态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促进金融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日"新常态"一词引起了热议,并已深入中国广大人民的心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我国就业形势也呈现出就业新常态。201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将会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择业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降低导致社会救助资金增量约束增大,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导致中低收入群体失业和陷入贫困的风险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增加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入、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绝对贫困减轻,但支出型贫困凸显,社会救助体系亟待转型升级;社会救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高,但存在投入结构不平衡以及救助人口增长效应递减等问题;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与低保捆绑,造成救助项目叠加和福利依赖等问题。要坚持救助前移的政策取向,增强社会救助的风险预防功能;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快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救助对象认定和需求评估体系,增强救助精准性;理顺社会救助事权与财政支出关系,调整资金使用结构,建立以救助需求为导向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深入,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诸多便利因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常态经济特征相悖,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经济振兴。本文简要概述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走出经济低迷期。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随着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广西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建立偏离—份额分析矩阵表对广西三大产业部门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产业演进过程中各地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优劣势和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再运用产业结构四象限分析法明确各地市的三大产业演进所处阶段。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和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推动现代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当前广西经济发展的基石;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最后提出广西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鼓励科技创新,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和双创时代环境下,基于实训问题导向,构建一个既有逻辑理性又颇具有人文关怀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融合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基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与素养的新要求,构建基础认知训练、初步能力训练、综合模拟训练和孵化实战训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模式、实战基地、实训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常态下的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广西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要保持合理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适应新的经济运行规律。文章对传统经济战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及广西经济运行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新常态下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方向及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为了建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主要是说未来中国的经济整体面貌和未来趋势,面对新常态,要有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适应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及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5月在河南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逐渐向新常态前进并做到适应。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将转换为居民消费、创新驱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文章将明确新常态这一内涵,以及探究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各行各业都及时作出调整,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更应该主动调整发展方向,积极适应这种状态。此项研究在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同时,对在新常态下安徽建筑业总体发展现状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安徽建筑业各地区状况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分析了安徽建筑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显现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安徽建筑业应该及时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高质量发展西部论坛暨新时代西部社科期刊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一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现高水平充分发展;三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改革深入发展的攻坚阶段,东北经济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增长,成为国家以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之下积蓄新的发展动力,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工作目标,争取取得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工作的新进展,探索能够将区域优势充分释放的新发展之路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新常态中探寻吉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分析当前省内经济发展的瓶颈,力求能够寻求区域经济改革创新的新举措,以促进吉林经济的新增长。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分配方式,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有助于打造人们的宜居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其产生背景及阶段性特征等,并就其相关研究成果稍作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全面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区域结构新变化,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四个维度阐释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给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改变内需不足、外需受限的被动局面,党中央适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蓄力打造新兴的经济增长极。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变革。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拓宽自身发展渠道,确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思路,以产业带动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综合运用科技、财政、金融、贸易等政策,以积极的宏观政策引导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实现新常态下以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驱动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