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源环境逆差是对贸易成效的一种环境评估指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外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应从资源安全与防止污染转嫁两方面着手平抑资源环境逆差,一方面,通过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储备制度,广泛推行国际领域的资源合作与开发,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建构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征收污染税,防止国际贸易带来的污染转嫁,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转型。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逆差是对贸易成效的一种环境评估指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外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应从资源安全与防止污染转嫁两方面着手平抑资源环境逆差,一方面,通过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储备制度,广泛推行国际领域的资源合作与开发,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建构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征收污染税,防止国际贸易带来的污染转嫁,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也日益严峻。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指明了一条道路。环境成本内部化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必然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各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逆差日益严重,碳泄漏引发的国际争议越来越激烈。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尝试建立绿色贸易政策体系,但面临诸多挑战,不仅与"促出口,保增长"政策产生强烈冲突,更是在国际上频频引发贸易摩擦。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政策的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绿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战略上必须要避免落入"环境比较优势"陷阱,警惕高能耗产业转移的"锁定效应",要对贸易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战术上要恰当利用WTO环境例外规则,构建针对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主动地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入世六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但遭遇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为主的贸易摩擦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环境,对我国的贸易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我国要采取必要措施,缓解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非限定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我国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机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环境污染与进口、出口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环境与贸易间相互影响。短期内进口和出口都加剧了环境污染,但长期看来,这种负面影响有减弱的趋势,并且长期来看,进口对环境的效应为正。我国中部地区正处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对外贸易的大好时机,同时,中部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重要产出地。中部六省应避免以环境资源禀赋作为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与环境、资源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要保持高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必须迅速转变目前这种求数量、拚价格、粗放型、低水平,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必须以环境优化贸易增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绿色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公平贸易机会,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很快中国就一跃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就中国当代的对外贸易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障碍。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效规避绿色壁垒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汪大兰 《时代经贸》2008,6(8):77-78
入世六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但遭遇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为主的贸易摩擦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环境,对我国的贸易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我国要采取必要措施,缓解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公平贸易机会,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很快中国就一跃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就中国当代的对外贸易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竣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奇 《经济师》2008,(6):83-84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主要围绕在四个方面:一是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贸易政策对跨国界环境污染的影响;三是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四是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协调问题,不过,上述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因此,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逆差日益严重,碳泄漏引发的国际争议越来越激烈。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尝试建立绿色贸易政策体系,但面临诸多挑战,不仅与"促出口,保增长"政策产生强烈冲突,更是在国际上频频引发贸易摩擦。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政策的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绿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战略上必须要避免落入"环境比较优势"陷阱,警惕高能耗产业转移的"锁定效应",要对贸易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战术上要恰当利用WTO环境例外规则,构建针对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主动地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世界》2001,(3):4-8
2000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贸易强劲增长、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有利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停滞局面,进口和出口均实现了多年来少有的高速增长。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既得益于国家促进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得益于较为有利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展望2001年,如果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出现大的不良变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的话,我国对外贸易仍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1.进出口贸易增长双双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海关统计,刚刚过去的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  相似文献   

16.
《时代经贸》2008,(1):60-64
贸易地图的概念 进入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步伐加快,政府和企业对出口增长转变方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帮助政府制定和完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叶敏 《经济与管理》2011,25(11):10-13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在对外贸易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中国和印度对外贸易上的表现,结果发现:两个国家近年来都有较高的外贸依存度,但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印度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且保持不变;两个国家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内贸易,中国比印度出口更多复杂和精细的产品。中印两国贸易模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较早注意利用劳动力资源禀赋发展加工贸易,印度对于外向型经济的相关政策出台较晚。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外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及对外贸易是否影响环境发展两个方面。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对外贸易的发展表明:外贸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轻视,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的观念,不能再作为今后外贸发展的思路。走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战略,就应适时调整贸易政策和强化环境政策,在使贸易的发展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也要使贸易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的长期国策以及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基本特征,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国对外贸易在能耗和环境方面的独特影响力。本文基于内涵能源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从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两方面分析了2002~2008年对外贸易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利用优化模型对BAU情景下2020年单位GDP所对应的能源消费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内涵能源出口量随着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贸易结构呈现不利于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2020年能耗下降预测值与我国新近确立的减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我国对外贸易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因此,提升对外贸易对节能降耗的贡献度应该是我们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