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婧 《企业导报》2014,(16):172-173
以翻译等值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英汉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产生的句法理据、语用理据以及文化理据。同时剖析了语言等值实现的三个主要途经。  相似文献   

2.
严文利 《价值工程》2011,30(25):250-250
习语是语言中独特而固定的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文化色彩。本文从英汉习语的特点着手,围绕四种翻译技巧,进一步探讨了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文辛 《价值工程》2011,30(13):218-218
习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内涵十分丰富,所以翻译起来难度极大。本文从地理环境、动物的不同理解、风俗习惯三个方面通过举例对比的方法,分析英汉习语产生的涵义,指出不同的语言承载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使英语学习者了解英汉习语所依托的深层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民族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汉习语体现出英汉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翻译英汉习语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译出原文的各个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静 《价值工程》2012,31(16):242-243
不同语言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所以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只有注重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传递,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才能准确的翻译传达信息。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文化差异,比较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对翻译文化信息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潘盛莉 《企业导报》2014,(6):166-167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固定意义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差异上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翻译应该遵循语用等效原则,因其受到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制约,所以在翻译是应该灵活处理因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造成的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文中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英汉习语互译时可以运用的方法,例如直译,意译,以及增补法等。  相似文献   

9.
指别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中存在指别这一语言现象充分说明了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别在语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把握语境,正确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是语用翻译的前提与条件.本文从语用翻译角度简单对比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指别,以时间和地点指别为例探讨分析指别的语用翻译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慧 《价值工程》2011,30(11):268-26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英汉习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代换法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铁钢 《中外企业家》2009,(5X):136-136
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可能会使其原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丢落,然而在翻译中如果以最佳关联和最大趋同原则为准绳,把握翻译中的参数调变,运用翻译的制衡机制和代偿体系,可以把原文信息的丢落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文化特色,很好地反映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习语的翻译离不开文化。而文化翻译是难点。文章阐述了语言及文化的关系,分析了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从中英文化融合的种类出发,在一些习语翻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习语,重申文化翻译在习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姜峰 《企业导报》2014,(16):180+182-180
本文通过分析英译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理论和翻译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除了修辞功能等值之外,还应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读者对象。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强调意合。总之,英汉两种语言的多样灵活性决定了英汉互译实践时应灵活运用其不同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正确的形式不代表得体的英语,语用能力的欠缺必将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主要论述了语用失误、语用能力问题,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是对语言的语义系统最有解释力的理论模式之一,文化与翻译的问题通常借用这一理论来阐释。在《红楼梦》中,"阿弥陀佛"的使用频率很高,不同的语用环境下,它的语用意义也不甚相同。那么在翻译这篇巨作的时候,杨宪益和霍克斯是怎样处理"阿弥陀佛"的,侧重的是文化反映还是语用意义。两位译者各取所需,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一种包括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内意义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一种语言,其音节韵律的朗朗上口以及通俗易懂的特点使之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同时,英语习语也是英美文化与社会风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最好的体现。因此,从中西社会风俗差异中去进行习语翻译可以更好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实现更顺畅的交流。基于此,从习语翻译入手,从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下进行习语翻译分析,并对其中的习语翻译提出了有效的翻译方法,为更好地进行习语的翻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分析社交语用失误及其表现。提出今后外语教学应注重优化教学习惯、明确语用原则、引入语用测试,从而培养社交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卫碧芹  王瑛 《价值工程》2011,30(30):239-239
本文采用Jenny Thomas提出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框架,对不同层次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整体语用能力偏低。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三组学习者呈现相似的语用能力,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对于语言使用者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对语言的掌握,而更多地在于对文化背景和语境的了解。若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就容易出现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分析两种常见的语用失误: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减少失误,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具有直接影响。研究文化语境,对于英汉翻译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中英电影片名互译为例,解析文化语境中宗教、审美标准、习语以及文化内涵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