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前记得一个传说,大意是说苏东坡的朋友佛印把苏东坡看成像“佛陀”一样高尚,头上有一顶光环.而苏东坡则正好相反.说看到佛印就像“一堆狗屎”,事后苏东坡沾沾自喜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夫人,却被大大讥讽了一顿,苏夫人说:佛印是心中有佛,所以,看谁都会见佛:而你呢?心中不过是一堆狗屎。——我们有时会把类似“狗眼看人低”的话讲给我们受到委屈的保安员,保洁员们听,但这不过是现代阿Q的一种精神胜利法,因为我们也懂得,如果真的陷入了这种笑话的快感当中.那么我们和问题业主究竟谁是“狗屎”就会成为一种“鸡生蛋,蛋生鸡”那种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循环关系。不过言归正传——最终,我们——我们物业管理者和业主们——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2.
丁七 《进展》2004,(9):94-94
饭局上遇到了一位杂志主编.对我大倒苦水.说这帮80年代人如何缺乏敬业精神。最后.他总结道:“对付这帮年轻人.我就八个字,爱干就干,不干走人。”这让我想起最近一份准备强势问世的报纸.把所有招聘的新员工集中起来军训.据说也是为了增强这些年轻人的敬业精神.“锻炼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有没有搞错.主编大人们!知识经济喊了这么久,知识员工的最大特点难道你们不清楚吗?  相似文献   

3.
人本管理理论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新型的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从领导和员工两个方面同时贯彻这一思想。领导人员要牢固树立依靠全体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的思想,而广大员工则要树立“我就是主人”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4.
赋能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核心,只有揭开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在形成机理的“黑箱”,领导者才能完成“管理+控制”向“领导+教练”的角色转变,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促进员工的主动性行为。为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首先揭示了“领导角色转变”“授权赋能感知”“自我效能提升”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涵核心关键词;其次构建了基于“领导者角色定位—员工授权赋能感知”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形成模型,探讨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内在形成机理;最后,围绕着“行为—态度—行为”这一路径形成了其效应框架,对组织实践活动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太效应”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名词,来源于《圣经》中“马太福音”里的故事。有一个贵胄出门远行,临走时分给三个仆人各1000金币。当他回来时,头一个仆人用钱做生意赚了2000金币,第二个仆人也用钱做生意赚了1000金币。主人很高兴,将金币和所得的钱都赏给了他们。而第三个仆人却把钱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因而什么也没赚得。贵胄很不高兴地将金币收回,奖给了头一个仆人。  相似文献   

6.
准驴几天假     
《新智慧》2008,(5):80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剧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他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朋友都热情迎接,并吩咐仆人:“快把胡趱的毛驴牵到后院.细心喂养!”胡趱一待就是一天.不到掌灯,朋友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数月如此.胡趱心里很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高兴。  相似文献   

7.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何才能不伤及自己。牛根生所领导的蒙牛从1999年开始创业,从一无所有开始,在群雄并立的“乳业江湖”硬是拼下了最大的一块地盘,到2004年蒙牛已经成为行业老大,其收入达72.13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伊利的87.34亿,而蒙牛3.194亿的净利润却远远把伊利抛在后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维度,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和威权领导的三阶交互效应很少得到实证检验。基于218份员工调查问卷,探讨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维度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显著正相关;威权领导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显著负相关;(2)德行领导会增强仁慈领导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影响;(3)仁慈领导、德行领导与威权领导存在显著的三阶交互效应,当上级展现出“高德行+低威权”或“高德行+高威权”时,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强;当上级展现出“低德行+高威权”时,仁慈领导会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组织管理中倡行的符合性原则强调,让适合的人干适合的事。当我们在管理中遭遇“不适合”困境时,应该如何应对?所谓“不适合”困境,是指管理者或者员工对某些违反岗位职责要求和造成消极影响的行为,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进行控制,只能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其基本特征:一是实施管理的组织已经制定了员工的岗位职责和职务要求,这是衡量“适合”与“不适合”的行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界产业转移、中国中部崛起,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形势,面对全国上下家省内60余家工业园区的竞争,如何抢先一步.抢占先机?面对招商内涵到形式的转变、十五到十一五的过渡,如何把握机遇,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最佳组合.实现最佳效益?湖南环保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牡旭辉正着力将园区管委会打造成为企业家政府,领导园区经济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在其园区“十一五规划”中看到了旭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李云亮 《现代经济》2007,(8S):42-43
2000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路过美术馆东街的韬奋图书中心(书店).习惯地进去转转。看到新书,梁慧星教授主编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翻其目录。看到“第二章所有权”内“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节与“共有”节并列。前者没有设计在后者制度内?诧异!这与我的“建筑物区分所有“属于共有的感觉相反。当即买下.回家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优质的饭店服务品牌要靠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来打造,正因为如此,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全员培训成为饭店业不断探究的课题。湖南省岳阳市南湖宾馆一直倡导“培训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把培训作为宾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首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提升宾馆的接待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变革型领导和事务型领导在领导模式的理论上有明显不同,后者属于“论功行赏”型的交易理论.前者在于推动下属成长和讲究整体绩效。变革型领导优于事务型领导,尤其是变革型领导与下属的低离职率和高工作满意度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在发挥组织潜能、组织认同、员工态度和组织绩效上,变革型领导与长期或短期绩效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充电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通过人才市场、猎头公司、网络媒体物色到公司发展的合适人才外,更多的是选择立足企业现有资源,试图通过教育与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素质要求的目的,以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员工的专业及素质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自掏腰包参加各种培训,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每一分钟都需要与人竞争的社会,“你要么永远不能休息,要么就永远休息”。在形形色色的招聘广告里,我们看到,“培训机会”被写在了显赫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的现代理念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城市”还是“消费城市” 生产城市,还是消费城市?这涉及到“城建理念”,城建过程中发生的分歧也与此有关。的确,在一段时期内,我们把城市建设看作是“生产城市”,或者压低“消费城市”。记得共产党刚进北京城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意思是说过去北京这座城市纯粹是被官僚消费的城市,人民进城,就应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那个时候老百姓生活贫困,亟需发展生产以维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部委,省市,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高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力度等等,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我国胜利地实现了“十五”规划的任务和指标。展望未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性竞争中我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在“十一五”的开年,这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们要继往开来.用自主创新这一民族“之魂”,国之“脊梁”,“谱写‘十一五’”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董刚  王平 《新智慧》2007,(6):31-31
我们到这个单位的时候正值单位扩充,那批进来的新员工不少,我也是其中一个。因为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无形的竞争也很激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就被领导点名独立承担一个单独的项目。之后,领导开会说起我们这批新员工的时候时不时点我的名,新同事私底下猜测领导是不是我的亲戚,要不然怎么对我这么“关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旧的事物总是挥之不去。尽管我们身处巨变之中,我们却仍然坚持从前的工作方式。我们仍然把组织看作是机械性的,是可以进行更换与改装的零部件的总和。我们甚至把员工也当成了机器,像设计工程图一样规划他们的工作,期望他们以机器般的服从来实现我们想要的规格尺寸。久而久之,我们关于领导力的理念也在支持这样一种谬论。我们寻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它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一个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国,它身处第三世界,却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一个富裕、文明、优美且具备良好竞争力的国家,令世人刮目相看。李光耀的回忆录让我们看到,新加坡政府“不靠讨饭钵”也“不搞施舍”的治国理念对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正反映了新加破的一种国格:自立自强,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