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小娟 《价值工程》2014,(36):181-182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柔、和谐、方圆和中庸思想在现代企业人才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孕生于当代社会天态、人态、心态三大方面的社会问题。她渊源于传统文化,并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其求和的过程就是求美的过程。和谐文化的任务,就是怎样延长事物处于和谐状态的时间,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4.
璀璨文明的悠久历史长河,造就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我之间,物我之间的和谐、均衡、统一,这种古典和谐思想被许多现代企业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加强和谐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王赢 《活力》2010,(8):289-28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和.而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蔡一 《质量春秋》2011,(8):15-21
人事管理是整个管理的中心部位.并贯彻于管理的全程。我国历史上积累的人事管理文化是很丰富的,优秀遗产不少。日本人事管理学者铃木博说:“现代管理科学中人事管理的许多原则,几乎都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找到根据。”当然.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和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一样.有精华也有糟粕,好传统和坏传统。都会对后世发生影响。我国现代人事管理的长处和短处.也是在传统文化的薰陶下历代积累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显示出重大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掘这个极可宝贵的文化资源,使之向现代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普遍信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发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愿望。建设和谐社会政策目标的提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文章从社会的来源与层次划分开始,认为一切社会建设都是人的理念的物化与实践,所以社会和谐的根源是文化思想的和谐。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传统文化退位和借鉴西方文明又食而未化并存的局面,社会上传统价值观弱化、伦理观念混乱,导致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信任危机,是产生不和谐现象的直接因素。最后指出建设和谐社会要从践行传统文化理念开始,并由国家推行道德法律化。  相似文献   

9.
邓厚平 《财会通讯》2007,(11):25-26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人伦思想为主流,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倡导"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及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借助于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因子对于构建和谐城市大有裨益.和而不同、礼乐共融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分别从逻辑起点、精神寄托和生态基础三个维度为当代和谐城市构建提供了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调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文化融合激活传统文化等内容作了重点论述,阐明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儒家强调“和为贵”、“知和而和”,道家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注重建立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思想道德体系.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杜会。  相似文献   

13.
实现河北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接,关系到河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关系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千万燕赵儿女的切身利益。本文旨在研究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探讨河北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接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人一直在不懈追求着精神和谐、家庭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可以说,“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的和谐精神已浸透到中华民族文化肌体的每一个毛孔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正> 传统社会文化或包统民族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而无论是积极的一面或是消极的一面都同样会影响企业,影响企业管理文化形成及其发展。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应该包融着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而企业管理中落后消极的文化观念,也必然与消极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塑造建设我国现代化新型有效的企业管理文化体系,首先必须刘我国的传  相似文献   

16.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协调发展.妥善化解矛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建设和谐工商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行使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的重要保障。当前,总局党组提出在加强监管执法中.必须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要落实这一新的价值理念.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积极探索并着力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和谐共生的工商行政管理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的动力,企业的和谐发展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因此,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职工对和谐企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相比,更具有以人为本、兼收并蓄、富于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本思想、贵和尚中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会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有利于培育忠诚文化、和谐文化、企业家的修己安人等;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建设,易形成中庸文化,权力差距大,压抑了员工参与性、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育等。如何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摈弃消极影响,提升企业绩效,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中西传统管理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文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概括地讲,中国人是以情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西方则是以理智的眼光看待世界,这种差异表现在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领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了长期的文明演化后汇集成为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反映了我国的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兼容、开放、经世致用,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和强大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