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统意义上,民生只是简单地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民生关注的话题离不开吃和穿。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是最主要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求逐渐成为了民生领域中的新需求。当前,长期受到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构想。破解农村生态建设的困境,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民生,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民生和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着农村民生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民生的概念和内涵、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农村民生思想、改善农村民生的历史进程、改善农村民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善农村民生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加以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为我国生态发展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建设地区,其中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更是当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自建国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将从历史演进和现实情况分析论述,以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六局为例,探析自2015年国有林区全面禁伐后内蒙古森工集团国有林区民生发展情况,同时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国有林区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和学理依据,通过对职工民生结构多元化落实情况的调研,探寻当前国有林区民生改革战略推行情况,指出民生问题改革与国有林区改革动力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并针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改革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既是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基于民生的公共财政,力求实现民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农村的民生问题包括了农村就业创业、农村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保障民生的出发点,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乡村文化和民生问题,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系统回顾了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参与群体、文化活动和建设投资三个方面,从文化民生的角度提出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生的本质是农民的权利保障问题,从权利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增强推进农村民生建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而维护了农民的权利,其发生也就得到了改善.因此,本文认为,农民的基本权利屡遭侵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民生立法仍不完善以及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法治建设,各级政府在保障农民权利、改善农村民生方面则负有最主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受到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国家民生建设工程中,农村地区所获得的红利相较于城市居民具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并且农村民生问题呈现出逐步加剧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民生改善背景下,应该对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社会治理转型的关键性措施,逐步优化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为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民生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十二五”,如皋将以“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如皋”为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大省之一,但苏南、苏北发展差距比较大,也就造成了苏北在赶经济进度的同时,民生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沭阳县以及贤官镇作为苏北强化民生建设的典型,其做法已经得到好评,对于其他地区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过分化和整合,基本形成了七大社会阶层,即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要解决好普遍性的民生需求和政策要求,还应结合农村社会分层结构,考虑不同社会阶层的民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以此来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关注民生问题,是因为民生就是政治,就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互为条件、相互统一、密不可分,要坚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各种民生问题,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论述了经济增长与民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陕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高资源依赖带来的经济增长长远来看不可持续。充分发挥民生科技对构建美丽陕西、和谐陕西的支撑作用,是陕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角和新动力。本文阐述陕西省民生科技发展现状,提出有必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科技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水利真正办成农民所希望的民生工程,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记者就此专访了水利部副部长矫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熵值法基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测度了2006—2019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农村民生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考察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平衡并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借助分位数标准化方法探究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并剖析其内在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农村民生发展整体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水平较低的省份对水平较高的省份存在“追赶效应”。(2)农村民生发展的总体不平衡呈下降趋势,区域间不平衡是空间不平衡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不平衡贡献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区域;人民生活不平衡是全国及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东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不平衡;且任意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其对农村民生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强度。(3)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不充分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社会发展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存在重要影响,人民生活对东北地区农村民生发展的不充分影响显著。本文丰...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民生科技内涵以及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的意义和面临的历史机遇,分析了农业高校发展民生科技对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新定位,指出了农业高校在农民就业创业科技等10个方面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领域,并提出了发展民生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深层次民生问题,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促进民生科技支撑“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生态陕西”的构建,对陕西这样欠发达省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陕西发展民生科技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保障水平还较低。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保障民生的好事办好,就必须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