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意义旅游产业与交通系统的耦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近年来贵州省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 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促进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有必要对贵州旅游产业与交通系统间的耦合度和协调水平进行研究。方法/过程 分析了两系统相互影响和耦合的作用机理, 构建了旅游产业和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测度了两系统的发展水平, 并借鉴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贵州省旅游产业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平稳提升, 耦合度和协调度整体较低, 两系统由极度失调向中级协调发展, 且时序特征明显; 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与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有较大关联, 彼此互相促进。基于研究结果, 提出贵州稳步提高旅游产业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和健康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以此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耦合理论,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12年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数据,对各省域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1除极个别省份,多数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具有较高的耦合度,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空间视阈看,各省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度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2大陆31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3处于耦合协调等级水平的省区,多数是旅游环境时滞于旅游收入,反映出旅游环境"投入-产出"的高效率;耦合协调度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省区,其突出的特征是旅游收入都时滞于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的投入难以同幅度提升旅游收入。4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等要素对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贡献存在差异,自然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社会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作用次之,服务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相对最小,经济环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是谋划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进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我国省域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强-中-弱”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2)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主要呈现双高(H-H)及双低(L-L)聚集的空间组织模式。(3)省域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动态复杂性,全国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皆呈现上升趋势,但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同时东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轻微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各省份应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和进化力三方面提升经济韧性水平,同时有效利用与相邻省份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优势,实现强经济韧性省份与弱经济韧性省份间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省域高等教育内生于我国高教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实践,并成为研究热点。省域高等教育研究围绕体系结构、发展策略、质量提升、治理探索以及经验借鉴等问题展开。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除内部生态竞争外,还与政府性质及其行政作为有关,其治理必须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以"竞争性治理"为原则,要求省级政府"作对激励"激发省域高校的发展竞争,"作对协调"正确处理省域高教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发挥"多中心参与作用",为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6.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省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源自于区域经济理论,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但在理论上具有充分的依据。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看也是十分必要的。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两个系统存在天然的耦合性,其耦合过程可以促进两个产业系统向更有序的结构协调发展.该文通过选取西部12省2014年~2019年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各省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整体而言,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尚可,仅西藏、青海、宁夏三省份处于失调状态.云南"旅游-康养"系统在西部地区间耦合协调度最高,达到0.7979,且近年来始终保持在中级协调状态;宁夏最低,仅为0.2548,和西藏同为中度失调的省份;贵州是耦合协调水平增长最显著的省份,由2014年的勉强协调提升至初级协调并接近中级协调水平.同时,西部地区间存在区域异质性,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的耦合协调度低于西南地区,受制于自然气候,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这些省份的产业系统未能实现良性共振.因此,要重视借助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强化对弱势产业发展的支持,从而实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值表现为延续的小幅下降。成都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新常态下成都市应树立新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旅游景区协同合作,发挥热门景区辐射作用;科学规划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京津冀150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借助耦合协调度测度方法,探讨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的交互作用,以期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交通可达性形成以京津石为中心的高值区域,基本向山区、南部平原递减;县域经济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京津唐廊地区县域经济水平较高,燕山—太行山区、冀中南平原县域经济水平较低;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协调度差异较大,形成高度耦合–高度协调、中度协调、勉强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等5种耦合协调类型,74%的县域单元属于高度耦合–轻度、中度失调类型,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廊和石家庄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中国28个省域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双向直接投资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比较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将各省域分为同步型、双向直接投资驱动型与企业创新驱动型。同时,分析中国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时序变化趋势。然后,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协调、磨合、阻抑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但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从省域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地区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0年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子系统质量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邻省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质量水平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域,并向内陆扩散,质量水平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省域,且省域数量不断减少;进而提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人才、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等对策建议,为推动中国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模型,采用1996-2008年我国各省人均旅游收入数据对我国省域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间,我国各项旅游收入的省域差异一直在缩小,入境旅游收人差异较为显著。按照收入来源对旅游总收入进行的基尼系数分解显示,国内旅游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对旅游总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程度更深,且入境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人中比重的上升将导致旅游总收入省域差异增大.对基尼系数的变化进行分解的结果显示,旅游业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旅游收入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主要通过高碳出口产业、高碳战略产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低碳城市、碳交易等途径作用于省域竞争。省域广义低碳业竞争的核心区是低碳化的高碳出口产业、低碳化的高碳战略产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在低碳创新低速扩散期,省域可采取R竞争策略。从钻石模型中可找到省域打造低碳竞争优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省域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和最佳切入点就是提升省域科技竞争力。皖、闽、鄂三省作为我国近几年刚加入的GDP超万亿元俱乐部成员,既有相似的条件,又有不同的特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皖、闽、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科技发展与闽、鄂两省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安徽省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以推进安徽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可以通过各自系统的耦合元素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运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构建全部可量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物理学的耦合理论,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指数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此来分别反映两系统间的指标对于总系统的贡献程度、耦合发展程度、协调发展水平。最终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将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为10个层次。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关系测量和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省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竞争力体系,其中包括了纵向的省、市、县三级经济竞争力和横向的产业、行业、子行业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每个竞争力都可根据其特点建构出相应的竞争力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容和规律性,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把握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动态发展五个二级指标和64个四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有关省(市/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及排序情况;用聚类分析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后,从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科学统筹规划等方面给出了提高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黔中经济区的划分基本符合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并综合考虑了区域影响、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该区域属于贵州省内条件较好的板块,但近年发展相对滞后,且总体上存在经济水平落后、产业链较短、对省内其他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黔中经济区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磷煤化工、有色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目标是打造省域经济增长极。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尽快发展,需要中央政府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有文献中,学者大多关注了低碳经济的政策、方式等,而对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文章以省域为视角,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省域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在探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交通与都市旅游的相关度及协调度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交通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选取1995-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上海市交通与其都市旅游的相关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析两者的协调度。研究表明,上海市交通系统和旅游系统的相关性和协调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