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组织增信原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启宝 《中国金融》2005,(10):51-52
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简称组织增信)来自国际经验,又结合了我国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在于建立一个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从而使被增信一方(主要是企业),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和减少损失。国际上的开发性金融机构采用的安慰信就是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的典型范例,即在贷款交易中采用的类似于担保的信函,表示愿意协助借款人履行合同。  相似文献   

2.
马艳 《济南金融》2005,(5):63-64
政府组织增信(以下简称组织增信)来自国际经验,又结合了我国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在于建立一个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从而使被增信一方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和减少损失。安慰信是组织增信的典型范例,即在贷款交易中采用类似担保的信函,表示愿意协助借款人履行合同。国际上的开发性金融组织,如世行、亚行以及美国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  相似文献   

3.
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开发性金融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对开发性金融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已成为开发性金融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相结合,以政府承诺、政府信用和政府协调来弥补体制性缺损和建设市场,从而实现项目建设和市场建设双成功。本文阐述组织增信的基本原理,介绍国家开发银行运用组织增信支持公共设施管理项目建设的基本运作模式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就其进一步加强项目贷款监管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4.
晓东 《新疆金融》2005,(1):13-16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努力实践开发性金融理论,根据新疆区情和开行贷款项目的特点,在与新疆地方政府、借款企业等有关各方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发挥先锋的作用,运用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原理,构建政府融资信用平台,促进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控制和管理风险,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地支持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农业银行盘锦分行政府增信"惠农贷"业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增信机制通过杠杆效应和风险分担原则发挥作用,有效地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惠农贷"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政府发挥好在制度创新、市场监管和信用搭建等方面的作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和商业原则配置信贷资源,有助于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发挥我国金融体制的独特优势,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洪 《国际融资》2020,(5):36-39
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是解决瓶颈的基本保障之一。构建“一带一路”跨境贸易企业信用增信平台是金融科技的特长。但只有在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培育出从科技增信、保险增信、到信用融资的商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开发性金融:运行基础及运行模式从概念上讲,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对应,两者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与开发性金融混淆的是“政策性金融”,但开发性金融既不是政策性金融,也有别于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比,开发性金融带有更多市场建设的色彩;与商业性金融相比,开发性金融通过开发市场来盈利,但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原则。开发性金融更多追求的是社会发展目标,并且使这些目标和盈利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发性金融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国的开发性金融以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为起点,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1998年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成功转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一)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基础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采用国家信用与机构信用相结合的运行基础,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重要区别之一。开发性金融主动地运用和依托国家信用建设制度和市场,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充分利用和完善市场,使国家信用、国家开发银行信用和地方政府信用转化为企业信用,进而培育出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8.
汤敏 《中国金融》2006,(16):51-5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金融行业中可能没有比做开发性金融更容易的了。国家担保的机构信誉,财政支持的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直接或间接担保的贷款业务,都使开发性金融机构处于比商业银行更有利的地位。然而,作为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笔者又深深地了解到没有比做开发性金融更困难的事了。开发性金融机构要承担大量的政府与政策的职能,在资金收益上却又要保持与商业银行同样的回报。既要在很多风险很大、极富开拓性的领域贷款,但还不能出现过高的不良资产。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即使与世界上最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相比,国家开发银行的财务指标也是名列前茅的。  相似文献   

9.
贷款卡是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通行证,真实反映企业贷款情况。贷款卡的实施,一方面可增加银行间贷款业务的透明度,减少放款的风险,便于金融机构管理好信贷资产,为中央银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健全了银行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促进企业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合理、有效地运用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界定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制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制度建设、市场机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能,揭示出为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先锋作用,开发银行必须不断创新业务领域。廉租房的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作为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的有效途径,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成为开发银行的新业务领域,重点介入,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规划先行、信用建设和融资推动三个环节推进廉租房的建设,既能发挥开发银行现有的业务优势,又能够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开发银行向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目标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操作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标准制度不规范等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败或其员工道德丧失等多重原因而形成的风险。随着经济发展和对金融风险认识的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逐步放弃了贷款的信用形式,使抵押贷款特别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蓬勃发展。笔者在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审计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操作风险隐患,危及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负债不透明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方政府在政绩意识的驱动下,大搞负债建设,加上银行方面强烈的资产业务扩张冲动,导致地方政府负债和银行对政府项目贷款大量增加,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愈显重要.但地方政府负债透明度不高给贷款风险控制和管理增加了难度,如不尽快改善,将会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及银行的过度贷款,这个问题急需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开发性金融以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为运行基础,建设行业市场、完善行业市场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根据马修斯对交易费用的定义,以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交易费用进行对比。发现开发性金融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有商业性金融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制度性原则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韵琴 《南方金融》2001,(12):50-51
一、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制度性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非常复杂,但最根本原因应在于制度的缺陷. (一)政府制度的缺陷. 首先,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问题.尽管近年来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已大大减少,但仍有基层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为了扶持某些行业、企业的发展,往往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直接或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特别是部分所谓的地方政府优先发展项目,有些并不符合贷款标准,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发放的贷款往往难以得到安全保证,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逾99%,他们是我国国民经济和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支柱,因此应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但国内中小企业不具备规模优势,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甚至某些中小企业资不抵债后一走了之,逃废银行债务,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导致“惜贷”、“恐贷”现象的产生。为使银企信用链在经济发展中得以良性运转,由专业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就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基本措施与辅助手段。专业担保公司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增信服务,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分散或转移了银行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深入分析了江苏省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金融机构更偏重于保障重点优质的贷款大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贷款"挤出效应"进一步加重;政府采购信用融资中的"政府信用"优势没有体现;部分地方财政部门重视不够,操作环节不够衔接等。作者呼吁银行系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工作;财政系统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永强 《甘肃金融》2005,(12):46-48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尤其在定西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就显得更为突出.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已任,充分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从信用建设、创新机制人手,将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和地方政府的组织优势结合起来,共建信用合作体系和偿债保障机制,打造“既支持经济发展,又防范金融风险“的信用和融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地"担保圈"风险不断暴露的大背景下,联保等外部增信措施正逐步被金融机构所抛弃,外部增信机制面临失灵危机。本文以联保模式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宏观经济下行打破原有风险均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是导致外部增信机制失灵的深层次原因,但外部增信的存在具有必要性,为实现其常态化运转,需要政府适度灵活地介入、加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优先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彭根生 《征信》2017,35(10):33-40
针对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和惠州市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的样本农户数据,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等4种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其进行信用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信息的有效采集是信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且农户系统评价方法在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综合表现最优。因此,推荐使用农户系统评价方法对惠州市农户进行信用评价。同时,建议地方政府建立支农助农风险补偿机制,对薄弱农业和贫困农户予以政策增信,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20.
开发性金融是单一国家或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具有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通常为银行),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信用,同时以建设市场和健全制度的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长期经济增长以及其他政府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