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指令性分配就业机制、福利型就业模式、泡沫经济、经营管理不善等历史消极因素影响,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改革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海南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妥善分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成为我省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海南国企下岗职工情况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下岗职工的界定,截止1997年底,全省下岗职工总数达10.62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10.32%.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情况:总数为7.9万人,占国企职工总数的12.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职工下岗总体水平2.36个百分点.国企职工占全省职工总数的60.72%,而其下岗职工占全省下岗职工总数的73.58%.全省国企下岗职工体现出“三个集中,两个困难”特征.1、集中于商业贸易、餐饮业、制造业.从总量看,三类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达4.51万人,占全省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58.57%;从相对数看,下岗职工占本行业职工人数的28.26%,高出全省国企平均水平19.1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贸易、餐饮业表现尤  相似文献   

2.
一、湖南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现状   1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数多,并呈上升的趋势。 1998年 12月底,全省国有企业在职职工 304万人,其中下岗职工为 47.5万人,占国有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 15.63%。到 1999年 4月底,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 51.38万人,比 1998年底净增 3.88万人,增加 8.1%。到 1999年底,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大致维持在 50万人的水平。 1998年结转的城镇失业人员 29.77万人,到 1999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将近 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 1998年底的 3.86%上升到 4%以上。   2下岗职工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职工下岗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做好下岗职工工作,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这是老百姓担心,全社会关心,各级政府操心的重大综合课题。一、现阶段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条件从全国来讲,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1998年5月份,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为广大下岗职工再就业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下半年,国务院调拨了80亿元人民币作为再就业专项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各地凡有下岗就业服务中心,全国已累计接纳国企下岗职工2300万人,中心与下岗职工签订了为期3年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使其中95%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140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随着3年协议期期满,以及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尚有900万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将陆续走出再就业服务中心,预计今年下半年出中心人数可达200万人左右,经夯 从在岗到下岗人生转折的下岗职工,又面临着由下岗到失业的人生转折。在这一转折关头,他们最担忧的是自己养老和医疗等保障问题。这也是企业、行业、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能否顺利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的关键所在。上海、苏州等地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做法,即排除了下岗职工出中心的障碍,又解除了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下岗分流、减负增效不可避免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据统计,截至1997年底,全国下岗职工已达1150余万,湖南省下岗职工已达8744万,除已分流安置的外,尚有45.9万人处于下岗待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5月13日至16日召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是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深化而出现的焦点和难点性问题。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工作,认真实施再就业工程,事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对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对我市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严峻的形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再就业社会压力加大。国企下岗职工是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在社会…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全国已有344.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找到新的就业门路,占下岗职工总数的31.5%左右。尽管从总量上看还较为乐观,但具体到省一级,下岗工人就业率仅为19.4%,市为7.8%,县为4.3%。事实上,县一级实施再就业工程,其难度更大,关键是领导层认识不足。当前领导层中普遍存在以下四种思想障碍:一是“等待观望的思想。一些领导同志认为,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是全国性热点问题。由于不是地区性矛盾,不是一时工作的失误。因此,对实施再就业工程,缺乏责任心,缺乏紧迫感…  相似文献   

8.
怀化市直外贸企业共有干部、职工447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1995年开始,职工陆续下岗,到1998年2月止,下岗职工达362人,占职工总数的81%,占在职职工总数的92%。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把再就业工程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妥善安置了55名退休职工和内退职工,362名下岗职工中有278人通过各种途径重新就业,再就业率达768%,初步摆脱了再就业工作的被动局面,为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条件。思想先行,切实转变观念再就业难,难就难在观念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外"…  相似文献   

9.
900万下岗职工面临生存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依法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扩大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许多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同声齐呼全社会来关注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来自内蒙古的人大代表孔令宏在说到有的下岗职工偷猪饲料充饥及卖血供儿女上学时,禁不住落下了热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0年一季度全国下岗职工总数为2137.6万人,到2002年6月,有近900万下岗职工要与原企业彻底脱钩,不少特困职工难以走出再就业中心,将要面临断粮威胁。下岗职工难出就业中心有隐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所作抽样调查显示,进中心的下岗…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工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张华随着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这一现象由于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越来越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做好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图就这个...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政府去年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下岗职工总量下降了43.1%。省劳动厅厅长韩春根披露说,省政府去年年初与各市地政府签订了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责任书,国有企业已有11.36万人实现了再就业,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10万名职工实现再就业的目标任务。据悉,浙江省去年末下岗职工人数为11.34万人,比上年同期的19.93万人减少了8.59万人,下降幅度达43.l%。其中,国有企业为6.49万人,下降43%。经济界分析,浙江下岗职工总量的持续下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失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下岗人员的分布现状据劳动部统计,1997年城镇单位下岗人员达1150万,下岗人员基本集中于企业单位,占全部下岗职工97.5%。关于下岗职工的分布情况,国家统计局1997年8月曾作过抽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对我们研究下岗及再就业问题可提供一定思路。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下岗职工分别为573.7万人和287.1万人,占下岗人员总数64.3%和32.2%。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下岗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当前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情况,最近我们对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较重、下岗职工安置人数较多的杭州市纺织、丝绸行业进行了调查。一、下岗和再就业情况杭州市纺织、丝绸行业现有职工总数5.4万人,职工的下岗分流安置工作起步较早。纺织行业从1993年、丝绸行业从1995年起对企业富余人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997年纺织行业共有下岗职工9641人,分流安置6706人,丝绸行业共有下岗职工6700人,分流安置2944人。其中通达集团(原杭—棉等企业)1997年有下岗职工578人,从1993年起经分流安置净减少职  相似文献   

14.
李晶 《辽宁经济》2004,(10):50-5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过程中,最大障碍就是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从辽宁省2001年情况看,全省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下岗人员过多,直接危及社会稳定。例如:抚顺市共有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离岗、下岗人员25.8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34.5%;本溪有14万人,占29.8%;阜新市下岗失业人员12.6万余人,占应就业人数的28%,其中阜新矿务局下岗人员超过总数的50%以上。因此,实现如此数量巨大的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解除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的后顾之忧、实现顺利退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做好下岗职工转岗再就业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时说:“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江总书记这段论述,给我们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指明了  相似文献   

16.
一、再就业工程实施问题透视 1.再就业工程安置的下岗失业职工数量有限与待安置的下岗职工不断增加的矛盾。如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的1995年,安置的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为140万人,为下岗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进行转岗转业培训32万人。这不算小的成绩与当年城镇失业人员500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1500万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劳动部规划,“九五”期间将帮助500万人实现再就业,也即每年能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一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忍受体制转换带来的阵痛后,正在逐渐适应“下岗”,并且通过努力实现了再就业。然而在我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下岗”和“再就业”还是一个新课题。多年来,由于盲目、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用人不当,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慢等诸多因素,造成企业包袱沉重。企业要增效,必须进行改革,富余职工下岗势在必行。截至目前止,花垣县下岗待业职工达17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隐形”失业人员近2000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都极为重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下…  相似文献   

18.
津市从1998年开始在国有企业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四年来,全市共建中心1608个,累计进中心人数27万人,截至2001年底,滞留中心人数7.01万人。在出中心的近19.99万人员中有13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从目前情况看,断关系、给补偿、进市场情况比较平稳,有力地推进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一、主要做法和措施根据中央“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的部署,天津市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实…  相似文献   

19.
孟淑玉 《唐山经济》2005,(12):28-30
唐山历经五年国有企业改制,成功地实现了国企职工下岗和失业的并轨。据资料反映:截止2003年7月底,唐山共有市属及以下国有企业、集体预算内工业企业358户,已完成劳动关系置换的企业有150家,改制比例近43%,全市城镇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登记的下岗人员5.58万人,需要安置的下岗失业人员仍有10万多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必须伴随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失去工作岗位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从1998年开始在国有企业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四年来,全市共建中心1608个,累计进中心人数27万人,截至2001年底,滞留中心人数7.01万人.在出中心的近19.99万人员中有13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从目前情况看,断关系、给补偿、进市场情况比较平稳,有力地推进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