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2006,(3):80-81
2005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完满落幕。借助这一次的评选活动.候选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我们看到了企业家个人形象对企业的影响力。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正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在企业品牌塑造之外,越来越重视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塑造。那么。企业家该如何成功塑造个人形象及个人品牌呢?《经营》专访了名品牌管理专家曾朝晖。请他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永庆的离去例行占据了财经媒体的重要版面,但他的个人魅力和人格精神却无法真正被后人传承.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许多成功企业家必备的潜质:对于行业分析和延伸的判断、果断;对于公司经营机制和奖惩机制的建设与调整,对于以"做企业"为己任的顶级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3.
国内很多知名企业都强调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如张瑞敏、杨元庆等。企业家的魅力特别重要吗?是不是所有知名企业都是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其实是个很“热门”的话题。有人发表看法,企业家应该先做人,后做事。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首先就要有凝聚力,能将各式各样的能人凝聚在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下,为实现该目标而努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所以,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对企业而言,是特别重要的。有人这样评价,企业家应发挥榜样的力量。人总是要找到一个能把希望寄托于此的人或物,企业家的魅力是成功…  相似文献   

4.
不但要成功地管理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人的公众形象,为企业品牌增值,这样的企业家更有价值。卡尔松,曾担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的总经理,历时12年。在他任职前,SAS陷入了赤字的漩涡,包括满腹牢骚的消费者和意志低沉的员工;他任职后,对SAS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新为公司定位,将之塑造成“商人航空”,从此公司及其员工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成功之路。Kunde & Co.公司创始人杰斯帕·昆德分析,SAS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企业领导者正确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卡尔松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魅力。他通过…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企业家大都不愿意成为公众人物,俗语中更有“闷声发大财”的教训,但是从现代公共关系学角度来分析,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领导者——企业家自身的形象便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家从企业角度也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形象。那么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形象会有哪些好处呢?从公共关系角度,至少有两个好处:第  相似文献   

6.
冯仑的公众形象有点儿纷乱。他是学者,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他是国家干部,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任职。他是企业家,自1991年开始,以"梁山模式"与他人结成"海南六兄弟",共创了万通的神话。他还有很多称谓,如大师级精神领袖、商  相似文献   

7.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关键之处在于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并大力推行之。他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影响着企业每一位职工 ,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的“精神领袖”。因此 ,企业领导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高自己改造、管理企业文化的能力 ,并把创造、管理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企业的战略任务。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推行者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担负扮演主角的重担。这是因为 :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一方面主要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 ,作为…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英才》2005,(9):10-10
网易商业频道调查你对中国企业家的整体公众形象打多少分? 80-100 6.0% 60-80 30.0% 60以下 63.0%网友xixihaha863认为企业家需要形象.但是没有必要太刻意去追求形象。在企业形象和企业家形象相冲突的时候.企业的形象应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形象要超越企业的本身形象.那他不如去当明星拍电影好了。  相似文献   

9.
读者     
新浪网读者看"年度领袖排行" 我最崇拜华为的任正非。我觉得排行榜上所有的企业家加起来,都不如任正非。因为他是我在电视上至今没有见过的一个人,他也从不在公众面前有意高谈阔论。这就是人格的魅力。 CMN  相似文献   

10.
《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企业创富榜”,对包括“个人财富”、”社会责任”、“企业文明”和“公众形象”四个大项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进行的排名,是国内进行的第一个此类活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怀疑此举的意义和做法,笔者却持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并对其设计和组织提出过一些建议,虽然我曾经多次谢绝过一些评选活动组织者的邀请。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所谓个人文化,可以定义为:建立在个性基础之上的观念、意识、情操的总和。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或者说,个人文化的差异,是这个企业家与那个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1.企业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4期封面故事《王雪红:逐鹿终端》话说贵刊对于王雪红的描述,同对本时期其他成功企业家(特别是IT产业)的描述如出一辙:有魄力,有胆识,善于交际公关,总之就是极具个人魅力、能够力挽狂澜的IT精英。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认为是伟大的,那么他一定是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他人的幸福。亚当·斯密在他的名作《国富论》中说:"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认为是伟大的,那么他一定是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他人的幸福。而一家企业能够成就伟大,也往往是因为这家企业有"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家精神,龙湖物业总经理王建辉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 行贿胡长清的一位也算知名的企业家在受审时,法官问他为什么要向胡行贿,他说一是办事方便,二是寻求保护。这句话耐人寻味:企业家办企业是以经济规律、法律法规为准则,给他提供保护的也应该是法律法规和以法律法规为指导的国家政策。这种准则是明明白白的,为什么非要见不得人地去行贿、去寻求这种不正当的人为保护呢?其实,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这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家成长的环境问题。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包括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冯仑在业界有"地产思想家"之称,也是一位充满个人魅力的企业家. 冯仑总结了民营企业家的四大关键修炼:一是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而不是追求金钱,顺便理想;二是如何处理好政商关系;三是民企在坚持理想的同时,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四是民企的代际传承.  相似文献   

16.
"你的前途、事业、家庭、福利是我的责任,做好工作是干部员工的责任。"——李兴浩"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不仅看他把企业经营得好不好,还要看他愿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方面更能反映企业家的人格本色。我推崇两个人:毛泽东和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领导是需要有超凡魅力的,但是执行官不一定需要。哈里·杜鲁门并没有多少个人魅力,但是他在美国历史上是最有效率的首席执行官之一。卓越的执行官因个性、态度、价值观、优势和缺点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或具有超凡魅力或迟钝无趣,或慷慨或吝啬,有的好幻象有的只看数字说话,但是卓越的执行官通常都会有以下8种行为。行为一自问“需要首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执行官问自己:“需要首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注意,并不是问“我想做什么?”如果没能问这个问题,必将导致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严重后果。1945年杜鲁门当选总统时,他想做的事情就是完成罗斯福…  相似文献   

18.
《金山企业管理》2006,(2):37-37
塑造企业文化至少应该考虑如下影响因素:1.行业特征。企业主要属于哪个行业,那么该行业特征应反映在企业文化中。对制造业,强调“个人向上的资质”,即以个人为本,自我实现;对一般服务业,强调“对顾客的服务”;对传媒业、金融业,强调“对社会的服务”。2.企业家特质。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3.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国内、国外知名企业均具有自己的文化模式,并形成一些流行概念。调查表明,使用较多的概念有和谐、诚实、努力、敬业、信用、服务、责任…  相似文献   

19.
钟伟 《英才》2005,(8):70-70
我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企业家个人形象超越企业形象,甚至让人觉得企业不再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像王石,个人形象非常的鲜明。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忘记了企业。第二类,企业家过度曝光,使得商业味道过浓。这类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的知名度也因企业家的高出镜率而水涨船高,但是否美誊度会增加,就很难说了。潘石屹就是一位很会利用媒体的企业家。他每次在媒体上露面部很明  相似文献   

20.
荐书     
《中国企业家》2006,(6):113-113
《思想统治企业:梓林演讲集》对于企业家来说。思想像金钱一样不是万能的。没有思想是万万不能的。实践证明:最优秀的企业家.往往也是思想家。因此思想统治企业I作者以企业家的身份研究经济学,以经济学者的目光观察企业,如此“双重身份“在企业和学术两界都有粉比较优势。多年来他做的演讲如《企业家的“道’与“术.》、《从企业家看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人文思想》等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