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运作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它不仅带来了经营效率的提高,也对当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监管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建立适合我国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美、英、日、德等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并比较了各种模式的优劣.其次,根据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上述国家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原则及如何建立我国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而提升金融体系整体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机构安排大力发展综合性银行。在分业体制框架内,我国事实上已存在若干不同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制度基础不健全,这些金融控公司还很不规范。因此,重塑制度基础是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关键。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母公司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应当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目标模式,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或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综合性银行业务时具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银行组织制度安排.本文叙述了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比较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控股组织体系的特点.最后文章介绍了我国实践中的金融控股体系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紧迫性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走向混业经营的必要选择,现阶段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体制。现实中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公司,但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原则。虽然分业监管可以实现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公司的监管,但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体以及其母公司的监管却出现了法律的漏洞。  相似文献   

5.
金融控股公司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波 《经济导刊》2005,(11):36-39
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竞争压力和金融创新压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组织模式。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整合组织架构和内部资源等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勇 《经济师》2004,(5):236-236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组织创新 ,适应了当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以及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现状 ,并针对我国进一步快速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剖析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对金融监管边界的突破,分析金融创新和国际监管标准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边界有效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金融监管制度要顺势而为促其健康发展;通过调整金融监管制度变量,确保金融监管边界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有效覆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监管的运行效率;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和创新,要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面临全面对外开放的日期日益临近。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经验,研究我国如何稳健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很有现实意义。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优势和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情况,并进一步从理论和我国实际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趋势,但我国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分业经营框架下的一种有效的混业制度安排,是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最优路径选择,因此,有必要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与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国内各类金融控股公司相继出现。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虽然使我国金融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与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讨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局限,并提出了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控股公司体制的独特性质决定了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和核心地位。要使控股公司形成合力 ,实现规模经济 ,必须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系 ,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 ,合理确定控制框架和内容。控股公司财务控制从集权程度来考察 ,可划分为集权制、分权制、相融制 ,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及相适应范围。正确选择财务控制模式对于控股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从各公司实际出发 ,并充分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产品 (产业 )选择、管理素质以及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治理有着与一般公司内部治理不一样的特殊要求,次贷危机中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倒闭,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缺乏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有特征而设定公司内部治理而引起的.为促进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完善内部治理,迫切需要把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完善对经营者的监督制度,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建立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挂钩的高管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与活力,但也带来不少问题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着一些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问题,提出应尽快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法、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创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等措施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加剧,一方面适应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与银行的创新冲动,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的金融系统比以往传统的金融系统更脆弱。通过对于影子银行的全面分析,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寻找相关对策,降低其对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同时能够更好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充分放大其融资的有利效应,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防范能力,使得金融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openness using the pooled mean group estimator developed by Pesaran et al. (1999). Our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opennes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run, but ma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in the short run. Using estimates of country-specific short-run coefficients, we also find that the adverse short-run effects of financial open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degree of banking competition. The system GMM estimator also suppor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ing that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openness nexus is contingent on the degree of banking competition. A key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a higher degree of banking competition is a precondition for financial openness to promote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治理成本和财务治理收益两个角度衡量财务治理效率,对债务期限结构和工具结构的财务治理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流动负债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财务治理作用,虽然在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和提升公司价值方面效果显著,但却不能有效约束经营者以促使其不断提高公司会计业绩;(2)银行借款的确存在软约束问题,既不能有效抑制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也不能提高公司业绩;(3)商业信用负债总体上能够发挥积极的财务治理效应,既能有效抑制两类股权代理成本,又能提高公司业绩;(4)公司债券由于在债务总额中的比重极低而与股权代理成本以及公司业绩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而对财务治理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宗益  邱婕 《技术经济》2012,(12):110-119
从金融深化程度和银企关系的角度,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2003—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贷款对过度投资的控制作用及其具体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对上市公司特别是低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具有控制作用;短期贷款对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要强于对非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并且短期贷款的控制作用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金融监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银行是技术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给传统中央银行监管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银行对监管体制的挑战,概括介绍了国际实践经验与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实国情,提出了构建适应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金融监控体系设想。  相似文献   

20.
金融全球化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最为注目的发展趋势之一 ,金融全球化的种种特征和表现是金融产业适应国际化竞争 ,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银行业竞争呈现新的特征 :机构全能化、巨型化 ,经营特色化、个性化 ;服务电子化、网络化。面对国际化竞争挑战 ,中国银行业唯有通过持续的战略创新、业务创新、机构创新和文化创新 ,才能在国际同行竞争中争取生存空间和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