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的日常会话中也大量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会话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具有便捷功能、缓和语气功能、强调功能、幽默时尚功能和顺应功能。影响大学生会话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因素既有参与者个人因素,也有会话场景因素和话题内容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顺应论角度看语码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研究语码转换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并尝试从顺应论的角度来解释语码转换现象,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而且应该被纳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多元文化和多语社会著称的东南亚国家。当地华人在日常交流中熟练的语码转换现象构成了独具东南亚特色的"罗惹语言"。以电影《一路有你》为例,影片对白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有三种主要形式,即对话双方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影片中人物的语码转换对白具有特定的年龄模式。就语码转换的动机而言,情景语码转换和喻意语码转换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4.
郝玉荣 《发展》2009,(12):100-100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博 《新西部(上)》2014,(20):159+151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解释新信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目的语优先和母语适量、适时的原则和顺应理论原则,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解释新信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目的语优先和母语适量、适时的原则和顺应理论原则,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旅游翻译属于"呼唤型"文体,主要有传递信息、诱导行动的功能。从选词来看,不同风格的词法使用于不同的语境。汉语句式整齐,英语句型灵活多变,长短不一。汉语篇章倾向于归纳法,英语篇章倾向于演绎法。从汉译英的实务看,需要注意词类转换与词的增减,注意定语性词组翻译的句式转换,注意主动句与被动句语态的转换,注意长句翻译的逻辑关系,文化词翻译要注意释义及增补、类比或转译,旅游文体的篇章改写要体现再现、表达和感染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对英语教育重视程度的日趋提高,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研究也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学术界公认的大学英语课中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进行综述,从而指出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受到了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体育评论中汉英语码转换这一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来探讨体育评论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一种近些年来开始被研究的社会语言文化现象,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与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联系紧密.文章总结提炼了近三、四十年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语码转换研究的历史现状、产生原因、影响意义以及不足之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认同理论分析了语码转换现象的出现群体、表现形式以及产生语码转换现象的文化认同原因。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为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增强其表达力,往往会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借鉴和借用词语。同时,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厌倦与突破使他们更关心语言新事物,更主动地吸收外来新语言,在文化认同的大环境下运用更多的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新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动因、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提出了推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建议,以期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邓巨  李学玲 《重庆与世界》2014,31(10):25-28
翻译是意义的再现,不是词与词的一一对应。但是形神皆备,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某些情况下,译者对词的处理,无法回避。视角作为识解事物的角度,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判断。在汉-英语汇对译中,视角转换至少存在13种主要类型。其中,原因视角—结果视角、结果视角—原因视角、部分视角—整体视角、整体视角—部分视角、功能视角—方所视角、行为视角—方式视角占有主导地位。汉-英语汇对译中的视角转换,并不呈现规整的规律性对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顺应论为视角,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品英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论述了顺应论指导下博物馆展品英译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准确表达我国传统文化载体的符号与内涵,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葛婷婷 《魅力中国》2013,(26):226-227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情感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习动机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相应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汉语听说读写技能造成不同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听说读写技能造成的一些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沈奥 《魅力中国》2014,(10):274-274,280
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及印欧语系,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英汉语言在主语层面上的差异十分值得我们关注。而本文从英汉思想文化差异出发,进一步分析英汉语言在主语层面的差异,尤其关注英语的“it形式主语”以及汉语的“无主句”,并且就此提供相应的翻译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汉语学习在世界范围内的热潮自上个世纪以来持续增温,随着留学生学习汉语人数的不断增加,学习者来学习的目的也是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他们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什么,使外汉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学习动机的不同,有的放矢的引导他们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生EFL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文化及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学生在EFL写作中易受汉语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干扰,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英汉语写作中句子和语篇层面表达上主要区别在重形式与重意义,演绎式与归纳式,直接式与间接式,重实效与重感情.摆脱母语负迁移现象应从教师和学习者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工具视角和规范核心,探讨了驱动企业绿色行为的核心因素,阐述了企业绿色行为的三类动机,包括外部压力动机、内部工具动机和内部规范动机,分别剖析了三类动机下的理论背景、驱动因素和研究趋势。在文献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缺口和挑战,尤其强调了引入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对不同驱动因素作用条件的探索、研究不同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从动态视角审视企业绿色行为动机的必要性。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绿色行为动机的认识,为企业绿色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邱环 《北方经济》2010,(16):11-12
传统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公民行为基本理论及积极作用的研究,而忽视了在印象管理动机的驱使下组织公民行为的做出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的探讨。本文就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分析了出于印象管理动机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容易出现的负面表现.进而提出培育健康组织公民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