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受到了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体育评论中汉英语码转换这一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来探讨体育评论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认同理论分析了语码转换现象的出现群体、表现形式以及产生语码转换现象的文化认同原因。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为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增强其表达力,往往会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借鉴和借用词语。同时,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厌倦与突破使他们更关心语言新事物,更主动地吸收外来新语言,在文化认同的大环境下运用更多的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3.
郝玉荣 《发展》2009,(12):100-100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一种近些年来开始被研究的社会语言文化现象,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与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联系紧密.文章总结提炼了近三、四十年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语码转换研究的历史现状、产生原因、影响意义以及不足之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的日常会话中也大量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会话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具有便捷功能、缓和语气功能、强调功能、幽默时尚功能和顺应功能。影响大学生会话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因素既有参与者个人因素,也有会话场景因素和话题内容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顺应论角度看语码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研究语码转换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并尝试从顺应论的角度来解释语码转换现象,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而且应该被纳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7.
外企职场中的语码转换非常普遍,而外企白领们还将这种现象带入到自己的网络日志中,成为又一特色。而在之前的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此类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主要关注外企白领网络日志中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他认为人类语言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又由语气、情态和语调三个语义系统来实现。白领们在写网络日志的时候,所选择的语言不仅反映出一定的概念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含有英汉语码转换的电视娱乐节目为语料,运用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分析主持人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电视娱乐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并不是任意行为,而是节目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预先设定的一种言语行为,旨在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对英语教育重视程度的日趋提高,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研究也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学术界公认的大学英语课中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进行综述,从而指出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电影"来展示城市形象,是一种创新的手法,它兼具了生动的画面和精致的故事情节,让大众乐于接受。本文以《苏州情书》为例,介绍了影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分析了该片在语言上具有富有情感的独白和简单利落的人物对白,并根据大量例句,提出了采用文本删除、文外增译、文意转换的翻译策略,可以有效传递微故事的情节内容,将苏州的城市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1.
李博 《新西部(上)》2014,(20):159+151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解释新信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目的语优先和母语适量、适时的原则和顺应理论原则,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英文双语对白电影是指在一部影片中不同关系的人物之间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对白的电影作品,当今影坛的此类影片大多改编自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其实用价值在于具有能够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推广价值、呈现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传播的文化价值、对改编成电影的原著小说展开双语研究的文学价值等方面,对此类小说作家的深入了解、对作品的深度剖析和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深层次比较更是引起了文学研究的三股"热潮"。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解释新信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目的语优先和母语适量、适时的原则和顺应理论原则,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洋泾浜"现象是语言借用的极端产物.中国"洋泾浜"现象不仅有旧上海洋泾浜英语、伪满洲洋泾浜协和语,还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洋化港语.洋化港语比上海洋泾浜语、伪满洲协和语使用的时间更长,涉及的范围更广,对当代国人的冲击也更强.我们把当代的洋化港语称为"新洋泾浜"现象.它与粤语的逐渐"洋化",以及"洋化"趋势逐渐北上深入内地的语言现象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新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动因、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提出了推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建议,以期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言谈举止更需谨遵"非礼勿言"的原则。所以,探讨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告文体作为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性文体,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特征。广告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促进销售。这一本质决定着译文有关信息和内容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取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环境之不同,对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推理及认知效果。目的论的出现,解决了广告标语翻译中出现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矛盾的问题,为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局部不忠实、增删甚至改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明 《魅力中国》2009,(29):180-180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委婉语这面社会折射镜中,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正确地运用这种语言形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有益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委婉语对外语教学有启发意义,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应该适当注意了解委婉语,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9.
粟源 《魅力中国》2014,(19):22-22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否则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与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交际中更加得体自如地使用所学语言。本文试图对汉语禁忌语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不愉快。委婉语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英语委婉语有其五种社交功能:禁忌避讳功能和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积极功能和褒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