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食品工艺学的课程特色,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系统挖掘思政元素,从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进行改进完善,建立专业知识与政治素养、国家民族复兴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期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路径的开拓以及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多次在各重大会议上强调突出思政教育的意义,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上海市率先成为“课程思政”的先行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推进。然而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DHASQ模型在审计课堂中的应用为例,希冀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食品感官分析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食品感官分析课程的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新理念和方向下实现专业课德育及进行价值引导的有力举措。针对当前食品感官分析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课程组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深度挖掘、开发思政资源,提出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润物细无声的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思政育人深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大高校正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思政教育与各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其核心理念是将待人接物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等教书育人要素无缝地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专业实践培养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师自始至终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专业学科教学引入课程思政是目前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元素。本文以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怎样进行思政教育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针对食品类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进行探讨。阐述了"食品化学"课程在德育育人中发挥的作用,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培养教育方式,凝练和导入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生动而实在地融入衔接到教育教学中,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格和品质的塑造全方位结合育人。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是加强新时代思想建设的重要领域,思政课程对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及思政教育与经济法的内在联系,为其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经济法各部门及相关案例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则是开展思政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直接关系到能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会主义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各大高校也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也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教学方法的制约成为了影响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本论文主要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大意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阐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希望为研究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粮食文化从课程思政建设到专业思政建设所蕴含的育人体系构建,粮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内容的协同化建设,粮食文化贯通职业启蒙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高水平粮油食品专业群建设为例,针对如何在专业建设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通过专业链、产业链、文化链和育人链,基于粮食文化,提炼思政元素,融入“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中,为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富有专业特色的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先后有了几次改革,爱国主义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高校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部分。每一次的高校思政课程的变革都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首,致力于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细。这不仅对大学生树立自身正确的"三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状,培养大学生们主动自觉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本文根据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在其视角下,对爱国教育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道德取向、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者在对成都理工学院 3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走访了学校十多个网吧,召开了“我与网络”的学生座谈会,对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影响和评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食品分析课程特点,采用学习通的在线辅助功能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初探。通过挖掘各章节中的主要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前发送“学习资料+相关知名故事”,课中进行主要知识点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设计,课后进行讨论并统计学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增强食品人才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A new politics of food has arrived. Interest groups are no longer required to rely on traditional legislative means to achieve their political objectives. Instead,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food system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food system make it possible to practice politics by other means, including the use of the market to achieve political objectives. The increasing transaction costs of legislative decision making, the slow growth in the demand for food in developed country markets,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specific food product attributes, and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state of most food markets can make it advantageous for interest groups to pursue their political objectives through the market rather than through legislative channels. In the new politics of food, the market, the legislature, the bureaucracy, and the judiciary are all arenas within which the art of politics will be practiced.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显著标志。目前对农民政治参与的研究,都是基于个案观察或者政策文本所进行的定性分析为主,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以农民个人为分析单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实证角度研究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概括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和追忆,这一段历史注定要在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现代化建设史上留下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客观总结和评价这一在中国民主进程中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历史阶段,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大有帮助的。辛亥革命后对国家政体的选择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标志,共和代议政体正式确立。尽管共和代议政体运行并不理想,但建立了一个各种政治势力角力的平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一段历史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一是政治统治要具备政治合法性形式要件;二是政治改革进程中要创造和培育有利于推行宪政的社会环境,民众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三是宪政文化宣传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王万茂教授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研究方法:围绕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内容,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结果: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着重体现在包容性、标准化、建制化及学科群战略四个方面。研究结论: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实践,而且也为今后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样为其他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进一步探索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caste to agrarian capitalism and the relations of dependency and allegiance it fosters in a village of Andhra Pradesh. It deploys the method of village study to examine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agrarian class and caste relations and the emerging rural-based informal nonfarm economy. It elaborates the continuation of relations of debt, dependency, and political allegiance fostered by landlordism despite significant diversification to nonfarm by landlords and labour and identifies the crucial role of land inequality and the working of ritual hierarchy in locking Dalit caste in land-based relations of dependenc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xp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landlordism as the use of social power for accumulation by embedding it in the motives and values generated by the Hindu social order. While the new wave of literature focuses attention on global capital and commodity chains to understand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and ruralities,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persistent significance of landholding provincial capital in shaping class/caste relations and rural politics and argues for a course correction in thinking about the processes of globalization and new forms of labour control and stresses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the agrarian question.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及新时代精神的先导和精华。它在理论与实践上展现为一个以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铸魂,以组织建设、纪律和制度建设健体,以长期的执政能力建设赋能,以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塑形的系统工程。不断推进这一系统工程建设,既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共圆"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