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磁君 《时代经贸》2008,6(2):37-38
本文利用生产者理论分析了资源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指出现行资源税的政策目标定位不当和税制要素设置不合理,导致资源税的税收负担过轻,从而使得自然资源粗放地消耗,因此,要从新定位资源税的政策目标,合理优化税制要素设计,提高资源税税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宁 《当代经济》2018,(9):58-61
本文根据河北省水资源税政策,分析了河北省试点取得的成效:税收收入增长显著;节水成效明显;水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指出了河北省水资源税试点存在的问题:税收调节力度不足;计税依据、税率不合理.基于河北省水资源税试点经验,设计了水资源税全国扩围时的税制要素.  相似文献   

3.
财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科学的税制安排可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提供智力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税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税收通过影响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方式.新经济增长理论证实了税收政策可以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而现行税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转变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完善现行税收政策,以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品质,可谓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周娟 《时代经贸》2010,(22):185-185
税收通过影响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方式。新经济增长理论证实了税收政策可以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而现行税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转变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完善现行税收政策,以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品质,可谓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并找到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依据,从中发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资本投资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不高使得中国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现行资源税税制由于征税范围狭窄、税率形式单一等问题已无法实现,利用税收调节级差收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在分析国有资源税税制改革历史、现行资源税税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未来资源税改革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磊 《时代经贸》2007,5(9):38-39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一份通知成为资源税自1994年开征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调整,业界将其视作我国资源税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资源税的征收与行业良性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等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资源税改革背景、改革目标、改革可能碰到的问题、改革方案设想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税制改革势在必行,资源税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和改变征收方式。资源税改革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税税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促进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菁 《发展研究》2003,(10):27-28
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要实现跨世纪环保政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税收这一有效的经济手段。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促进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税种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在资源税方面,我国资源税设置于1984年,1994年税制改革时,征收范围为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  相似文献   

11.
金磊 《时代经贸》2007,5(9X):38-39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一份通知成为资源税自1994年开征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调整,业界将其视作我国资源税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资源税的征收与行业良性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等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资源税改革背景、改革目标、改革可能碰到的问题、改革方案设想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动态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经济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内涵,其实质是各产业的集约化成长与发展;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内涵,其实质是由多要素投入的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转变。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考核指标体系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  相似文献   

13.
资源税改革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迫切任务。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过程中,资源税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资源品价值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线,按照文献发展的脉络对国内外有关资源税文献做系统梳理,重点考察资源生态补偿和资源税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资源税全国推广的时机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健全现代化税收制度,不断培育和壮大经济税源基础。1.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要积极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和推广工作,保持适度较低的税负水平,以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加大科技创新的税收支持力度,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要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合理扩大征收范  相似文献   

15.
作为资源型城市,资源税是延安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十二五”经济建设新目标的确立,资源税制的改革必然会对延安市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通过分析现行税制对延安市产业结构的制约,探究调整优化延安市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对促进延安市“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波  苗建军 《经济师》2005,(9):263-263,265
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无形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它改变区域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体系,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了经济增长的核算体系,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莉 《经济导刊》2012,(5):64-65
我国的资源税虽历经数次调整,各税目的税额明显提高,但定位于调节级差收益的功能以及基本制度未变。开征近30年来,资源税以调节级差收益为主要目标的定位,越来越难以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继2010年在新疆和西部12省区先后试行石油、天然气资源税费改革之后,2011年11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在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18.
产业政策的选择对于经济转型的约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耀 《当代财经》2007,(8):94-97
中国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转型一方面离不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的变迁.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又都受制于产业结构的选择.由此形成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内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之中,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本地的要素禀赋的影响,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制约着整体的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税收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通过一定的税收措施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在全面分析我国税制支持技术进步不足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促进技术进步的各种税收政策的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