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无法回避的现象,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世界性规律,然而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却使这一进程受阻。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遭遇就业机会、就业待遇以及就业保障歧视的根源。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必须加大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变化,以及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制影响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城乡矛盾和“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于学花  栾谨崇 《经济师》2003,(9):186-187
现阶段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农业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规范的劳务市场中介组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科学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教育制度、户籍制度,因此为了避免各种制度的约束我们提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农业产业链升级,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等方法。为了解农业产业链升级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大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消除西部农村贫困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过多、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接近零。要实现西部农村脱贫目标,根本出路就是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强化职业培训、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7.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我国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严重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影响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阻碍因素之一。因而必须尽快改革户籍制度,实施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巳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农村的大多数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速度与规模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将大量存在,这已经成为当前进行土地制度再创新的障碍。本文认为,进行土地合作是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情况下进行农地制度再创新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适应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并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就业市场,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归纳和比较的定性分析方法,运用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农业理论,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界定及转移特征、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的措施及政策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河南省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速度加快及总量加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学历越高转移越充分;移地域上以省外为主,乡内为辅等特征。(2)制约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效的因素是农村自然资源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排斥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城乡吸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会成本(经济、心理成本、制度摩擦)的转移摩擦力。(3)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深化配套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处于一种不完善、不彻底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距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转换。二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三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制约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除了已经提到的经济结构偏差外,还集中表现在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及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这些因素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育才 《经济地理》2005,25(1):56-59
文章首先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并指出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接着结合实际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转移过程中的困难及制约因素,最后指出了政府在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扩张就业容量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人口流动模型的研究,刘易斯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理论,托达罗提出了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中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任何单一路径不能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结合中国国情,本文认为:我国梯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三大路径是:扩张大中城市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扩张小城镇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物质基础是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就地开发,就地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广泛开展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本文构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战略模式,提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五大战略举措,并探讨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明伟 《经济师》2006,(5):190-19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文章从农村人才资本积累、制度创新、分工的角度,初步探讨了这种协调的几种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7.
柴晓霞 《经济师》1997,(4):54-55
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途径●柴晓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从进入农业社会并产生剩余劳动力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在时快时慢,时大时小不断进行。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相适应,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越快,不仅对推动城市...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得忠 《经济问题》2007,336(8):73-7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较少、外出就业以短期输出为主、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缺乏、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制约等问题.这与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农民自身素质低下等有关.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以系统化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与组织,统筹规划,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壮大劳动力大容量转移的载体,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雅 《经济师》2004,(11):40-41
文章深入了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布及素质现状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还是以农业为主 ,从事非农业也主要以兼业经营为主 ,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进而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据此文章从较新的角度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建议 :在农业内部 ,粮食种植业向畜牧业发展 ;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发展大中城市及城市中小企业 ,增加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提高农民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准确地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是正确认识这次转移并引导其深化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河南省7个不同类型的县作了一次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追求收入平衡的热情和易于满足的惰性。本文试图寻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一、剩余劳动力在转移中的双重身份1.转移导因。对被调查县1978—1986年的转移数量及其约束条件的相关分析表明,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