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丁小妹 《魅力中国》2011,(3):180-180
要教小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达到以作文为乐的境地。实践证明,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可以通过作文命题、开展各项活动、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也是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其中要突出几个环节: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指导观察,积幂写作素材;三、从读学写,模仿写作结合;四、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思维;五、同伴互助,指导习作修改;六、呵护信心。多种形式鼓励  相似文献   

3.
崔素钦 《魅力中国》2012,(32):138-138
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学生之所以视作文为畏途,对作文不感兴趣,与这种教学模式的陈旧不无关系。其实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文章时作者常处于一种激烈亢奋状态,在激情中行文,文如泉涌,一气呵成,紧凑绵密,摇曳生姿;相反,在没有激情的状态下“挤”,文,则思路堵塞,语句枯燥,文章呆板,甚至难以写下去。学生写好作文,平素要多积累,多练,多写,多思考,多总结,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老师在日常的作文指导中能够通过某些有效途径撩拨学生的情思,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使他们在拿到作文题目后产生强烈的“我要写”的表达愿望,那么,对于学生更快更好更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无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任福聚 《魅力中国》2010,(20):281-28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贾继凤 《魅力中国》2010,(36):106-1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积累写作素材,悉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参与作文评改,体验成功的欢乐,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段志民 《魅力中国》2012,(35):109-109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忙于脱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学实践表明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就越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学得就更深刻、更加透彻,记得更牢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摆在每个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那么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谈创新作文     
叶翠柳 《魅力中国》2014,(5):226-22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平时没有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这就是其中的原因。我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声像媒体,实行创新作文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文,激发学生“爱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要通过关爱学生,培养良好师生情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导语;搞好课堂提问,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书写工整优美板书;合理布置作业;培养学习能力等方法乖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除了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练笔的习惯外,教师的批改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往往是“小作家”的第一个读者,甚至是唯一的读者。同时学生本身也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所以做好作文批改对提高作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杨会娟 《魅力中国》2012,(29):191-191
“写什么呢?”“从哪下手啊?”“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大摇其头。问之,日:“没东西可写,不知道从何下手。”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人手。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相似文献   

12.
彭冀 《魅力中国》2010,(31):406-406
许多初中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作文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常规的作文教学还是表现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写作的兴趣等弊端。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尝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朱伟娜 《魅力中国》2014,(9):137-137
写作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对今后的日常工作、学习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而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焕发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提高批改质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荣桓 《魅力中国》2014,(14):148-148
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作为作文教学重要环节的修改环节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修改同学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  相似文献   

16.
郝小萍 《魅力中国》2013,(20):152-152
摘要:小学是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相当于高楼大厦的根基.其作用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迭真情实感。”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手、指导从点滴抓起,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一定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丽 《魅力中国》2013,(22):151-15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在力求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方面的意识倾向。“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8.
石海珍 《西部大开发》2011,(12):114-11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最佳形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多动笔,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让他们不拘形式地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两,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能有写作热情.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