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学强  周素红 《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在收集和整理1980一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宁 《经济师》2007,(10):13-14
概括性地介绍了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论述了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关于城市制度的空间影响,并结合中国的城市管治研究对西方理论在中国城市管治中的借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1. 前期发展慢,后期发展快解放前,我国城市地理发展很差,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少。解放后,城市地理学有较大发展,其过程可以“文革”为界,划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文革中,特别是1966年底至1972年,研究中断)。前期,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城市地理研究少,发展慢。据统计,1949~1965年间,《地理学报》刊登有关城市的文献仅六篇,1960~1963年,三次全国经济地理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①。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2021,41(3):16-27
城市创新地理主要研究城市创新的发生以及发展的机制与空间规律。近年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取得多方面的进展:(1)在西方创业城市化、高科技城市化等概念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城市现代发展与景观更具解释力的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等概念;(2)研究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空间规律,对不同尺度的城市创新空间如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城区等的创新生态以及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独特性进行分析;(3)对传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空间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中央智力区、创新城区已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并指出"创新流"对城市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4)揭示中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创新的联系特征;(5)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创意职能,对中国城市创新职能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然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且中国各城市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城市创新形成的机理、城市创新创业的个性特征、中央智力区的形成机制、城市创新联系与职能的研究方法等。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亟需探索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创新机理和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理论及独特性;进一步研究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空间结构及重构规律;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理论及与城市规划关系,以及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以建立完善的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细胞自动机(CA)现已忧为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模拟实验工具,有人甚至认识它是21世纪的新的范型。本对“粗中有细”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细胞地理学的起源与沿革,论述了CA的基本思想、组成要素、模型性质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领域,指出了存在问题,并预言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吕宁 《经济导刊》2011,(2):52-53
国外最早致力于休闲概念研究的是英国的凡勃伦,他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书,被称为休闲研究理论的一个转折点。西方学者对休闲城市的研究起源于关注城市居民群体行为的休闲空间意义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地理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着眼点开始转向城市功能分区。围绕城市休闲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重构,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如何随着城市休闲发展而逐步改变,国外学者先后在中央商务区(CBD)概念基础上提出有关城市休闲空间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经济地理学的"复式转向"的推动下,城市地理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城市地理出现的新趋势概括为:城市地理研究的尺度转向、空间转向;更加强调城市空间变化的复合动力的研究以及多层次生产、消费、流通、创新等实体与非实体空间的研究;城市地理的"管理化"倾向,同时,更加关注城市的创新职能的研究,研究成果更注重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与公共政策学相互借鉴的产物,用于解释经济、空间和政策三类要素的互动关系。近年来,政策研究日益受到西方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选择Web of Science(WOS)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西方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的4本经济地理学杂志作为文献来源,将1970—2013年英语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 Space)对这些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反映出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和重要人物,展现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经历兴起、衰落和回归,政策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难以回避的主题。2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方法从单方面追求理论方法或定量方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展。3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模式从理论分析、政策评估发展为政策参与,关注政策实施和政策可行性。4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衍生出9个知识聚类,包括:经济增长、创新知识网络、全球化治理、公司和产业转移、城市经济、地方化治理、空间政策、国家与移民问题和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锋 《经济地理》2002,22(6):651-654
自组织理论是探索宇宙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科学理论。它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自组织理论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思想方法论启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空间聚集和演替表现出典型的组织特征。城市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城市自组织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运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有助于城市地理学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立城市大科学观,有助于深化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生态城市、数学城市、城市规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城市等级体系演化论题,提出通过纳入地方政府主体及其相互竞争机制拓展该领域理论拓展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心地理论、亨德森城市体系理论等经典城市体系演化理论,以及纳入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进而重点评述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等级体系演化理论,分别是基于线性无限延展空间和圆形跑道空间设定的经济模型.考虑到地方政府主体在城镇体系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影响力,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新经济地理城市体系模型框架内整合地方政府主体,考察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和税收财政工具展开区域竞争的行为对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机制.这是在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上进行的开拓,同时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发展实践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优的城市规模是否存在,以及在什么理论框架下来研究是多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总的来看,最优城市规模的研究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西方学者对最优城市规模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静态的线性研究模式到动态的多维研究模式的转变,这一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对西方城市最优规模研究进行评述有利于我们借鉴其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为我国最优城市规模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国内研究者在借鉴国外最优城市规模研究的成果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  相似文献   

14.
范叙春 《生产力研究》2003,(4):33-34,45
针对当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片面地追求将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将城市的地理空间扩张 ) ,造成各个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弱 ,竞争力普遍不强的局面。本文以浙江省 11个地级市 (仅指市辖区所在地 )为例 ,运用计量模型和方法 ,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各个因子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最后提出建议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及时克服薄弱环节 ,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 ,从而促使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革新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素红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1,21(6):700-7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16.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经济地理》2011,31(3):409-413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晓阳  蒙克 《经济地理》2019,39(3):12-19
文章回顾了西方金融地理学近40年的萌芽、兴起和学科地位的建立。19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金融地理的研究逐渐兴盛。西方金融地理学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深受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影响。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最近十年金融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正式确立。金融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体现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融合,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制度、网络、金融化和"地理"的政治经济等研究方法在学科框架内实现了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18.
分形理论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晓华  陆华 《经济地理》1998,18(4):27-32
分形理论由美国科学家曼得尔布罗特(B.B.Mtllldelbrot)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与耗散结构论、混饨论一样都是近二、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现已在包括地学在内的众多领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用分形理论刻划自然界中一些不规则、不稳定和具有高度复杂结构的现象,已经收到了异乎寻常的效果,这些应用不仅促进了分形理论本身的发展,而且深化了对纷繁复杂地理现象特征及其内在成因机制的认识。而就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已有应用和研究现状来看,该领域许多学者对新兴的分形理论仍很陌生;同时,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其研究框架因突出的历史随机性而备受关注。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挖掘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是对西方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研究发现,近十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集中,共同知识基础明确,学科尚未形成势力强劲的分支学科;1990年代左右西方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进入活跃期,参考文献引用频次剧增,优秀文献著作涌现,作者的学科背景从多元领域过渡到地理学领域;各个聚类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集聚经济"、"多维转向"、"全球经济"、和"集群—网络"这四个聚类在整个西方经济地理学地位突出,而"重塑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这两个聚类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沉寂;西方经济地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向于有着高曝光度的关键词"创新"、"知识"、"网络"、"增长"以及中观尺度的"城市"和"产业"。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通系统:研究现状与一个综合性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春玉  张闯 《当代经济科学》2006,28(3):89-95,121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的,现代城市是现代流通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则因为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因而,流通问题与城市问题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商业地理学领域,而传统流通理论则游离于该领域之外,这种游离造成了该领域研究的一些问题.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