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姬光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9(11):37-38
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说是市场上的一个毒瘤,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被假冒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更危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伪造技术的高明与广泛性已给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产品包装和防伪相结合目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各种热销产品被假冒的机会更大。假冒伪劣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毒瘤,它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直接受到威胁,同时也使国家厂家蒙受损失。各国政府都把打击假冒列为重要工作,防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厂家的重视。消费者接触商品首先接触的是包装,商品的防伪因此也首先体现在包装的防伪上,包装防伪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商品的防伪性能。产品要实现防伪就必须将包装和防伪相结合。 随着假冒商品越来越猖獗,其外包装、质量有时甚至能够与真品十分接近,如果没有包装的防伪措施,连生产…  相似文献   

3.
名牌产品的防伪包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劣假冒商品几乎无所不有,尤其是利润高、有消费币场、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更深受假冒伪劣商品的严重困化,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使真品的生产厂家形象受损,信誉下降,而假冒商品制造者、售假者从中得利。据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被仿冒的产品严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是,烟、酒、化妆品、药、食品、电子产品、服装等,据称每年因伪劣商品造成的损失千亿元。打假已成为生产厂家、广大消费者、工商部门乃至国家政府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法规不完善,市场经济在我国尚在发育阶段不成熟,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不能有效根除假冒伪…  相似文献   

4.
经济防伪包装理论提出了防旧、防新、防大的三防设计原则,认为只有满足这种设计原则的防伪包装设计,才能有效的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本文仅从防旧的方面讨论防伪包装如何防旧的设计理论及设计实例。一、破坏性防伪包装原理利用旧的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盖、商品的旧标签、旧装潢等制假是假冒商品泛滥的一个主要右面。由于不需要太大的经济投入,也不需要懂得复杂的技术就可以进行商品的假冒活动,并且制作的假货能以达到乱真的程度,所以从事这部分制假活动不法之徒的数量最多,打击的难度也最大,因而防伪的主要工作就靠包装防伪来实…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商品极大丰富,从事生产各种产品的企业纷纷争创品牌.但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商品也以惊人的速度充斥市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产品、保护企业的利益,防伪技术被大量地运用在产品及包装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包装工业》2007,(12):21-22
针对国内洗涤化妆品市场上假冒产品防不胜防的情况,宝洁公司投入近一百万美元,在其袋装洗发产品上首次引入类似于纸币印刷及护照制作的高科技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包装防伪技术作了一个简要的评介,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好的防伪包装的标准,预测综合防伪包装是未来防伪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图像浮雕技术是指通过一种特殊处理,改变二维平面图像中的有效内容、图像边缘或者特定区域的颜色值,增强图像立体显示效果的技术。基于孔斯曲面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矢量图像浮雕算法,即通过矢量线条的局部变形来再现图像雕刻般凹凸效果。实验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图像浮雕图案克服了现有算法中固定浮雕角度偏移的缺陷,所表现的浮雕凹凸效果更加细腻,既能达到美观的艺术效果,同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版纹防伪元素在防伪印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防伪技术发展的 社会背景 我国的防伪技术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目前我国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而且它的数量和范围呈扩大趋势。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9(11):39-40
假冒伪劣产品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打假是保护国家、企业与消费者利益,是正当、有序竞争的必然要求。一个名牌产品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防伪手段,可能会受到大量伪造产品的冲击,破坏产品的形象不说,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随着企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分销渠道管理方面,由于技术和手段的限制,大多数企业沿用的仍是经营初期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在效率、成本以及可控性等方面的劣势日益突出。因此。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渠道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也愈发重视如何对关键商品在分销网络中的有序流动实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渠道管理水平,降低和规避渠道风险,以及如何对关键商品进行精确和保密的标识,来有效杜绝产品跨区销售和窜货,防范假冒伪劣的冲击等问题。 国内企业多利用条码技术来防伪和防窜货,然而该技术易复制、易污损的特点不能真正杜绝伪造和窜货现象的存在。目前,国际上逐渐兴起了一股利用电子标识技术防伪、防窜货的潮流,尤其是射频标签的运用,其优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产品有效防伪的“新利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安舫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9(11):43-44
造假是烟草世界中那些肮脏的“公开”秘密之一。人人都知道存在着造假,而且造假能造成伤害。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个伤口有多深,他们也无法确切地说明,造假的损害有多大。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都在寻找解决假冒问题及相关的偷窃与倒手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些公司经常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融入到包装里。现在,甚至还有科技可以在现场或在实验室里对产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这里不会发生! Converting杂志报道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有关部门正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措施来预防上述悲剧的发生,但仍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完成.  相似文献   

13.
张辉 《轴承工业》2005,(8):14-15
近几年来,阜阳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TCC牌轴承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目前正在进入中国名牌的申报之中。由于TCC品牌的市场知名度高,信誉度好,因而成为假冒伪劣者觊觎的对象。近年来市场时有仿冒TCC品牌轴承的案例发生,阜轴公司也曾多次根据线索向阜阳市技术监督局、阜阳市工商局等行政执法单位举报并端掉多家制售假冒伪劣轴承的黑窝点。但造假的源头都在外地,从而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消费者对商品的真伪辨别,生产商对产品的流通渠道的掌控,以及产品促销信息的快捷低成本发布,采用了基于商品编码生产的二维码防伪包装技术,以"一物一码"的形式,解决了商品防伪、产品溯源和产品促销信息的发布。本课题的关键技术是解决二维码之间的关联问题,通过后台软件对二维码进行信息编辑做到单个商品与整包之间的关联、整包与箱、箱与堆垛、垛与库位以及各经销商之间的逐级关联。最终达到防伪可溯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阮芳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9(11):47-48
综合防伪包装技术突破了纯科技防伪思想的局限,以具有极强防伪功能的包装材料为载体,有机地运用了各种防伪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由于假冒商品的生产暴利,驱使一些不法者铤而走险而假冒商品,假冒的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外包装上做假,仿造名牌产品。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危害极大,据有关防伪专家介绍,全国约有1230家重点名牌产品已受到危害,产值约1580亿元,直接损失近60亿元。假酒、假农药、假种子、假食品造成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日以省长125号令发布了《山西省包装装潢印刷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行为,加强包装装潢印刷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打击利用包装装潢印刷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印刷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包装工业》2005,(12):66-66
德国一家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防伪标签系统,利用激光柬把微米大小的光点打入标签里,通过识别光点形成的全息图,鉴别产品的真伪,这种新型防伪标签在产品及包装等领域应用前景厂泛。新系统结合了全息摄影和聚合材料薄膜的数据存储技术的优点,通过激光柬将随机数量的光点烙在一片仅有二万分之一米厚的聚合材料薄膜上。光点中可以储存1000字节的数据信息,比目前通行的条形码容量多出1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我国,自行车已成为人们物美价廉的出行工具。然而,令人们防不胜防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行车包装装潢弄虚作假,用一些拼装货冒充正牌产品,鱼目混珠。例如去年在山东潍坊地区的昌乐县、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和寒亭区都发现了假冒他人厂名、厂址、产品说明书等包装装潢而实际上是非法拼装的假冒伪劣自行车,并受到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假冒伪劣商品也日趋泛滥,打假与防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仿冒各类高档名牌商品和伪造票证等,给世界经济和工业造成损失达1000亿美元之多,假冒伪劣商品约占国际贸易额的5%~8%,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从总体上看,工业发达国家假冒伪劣商品有而不滥,许多假冒的商品价廉质不次。我国现阶段假冒伪劣商品的品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危害之烈,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从1992年8月—1996年底的  相似文献   

20.
从商品包装上识别假冒商品  王大海近些年来,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不断增多,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令人们十分痛恨。那么,应当怎样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呢?除了对商品质量进行鉴别之外,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点通过包装识别假冒商品的常识。一、从包装物上的商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