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最近,借到山西开会之机,参观了平遥古城。除了对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留下深刻印象外,还侧重参观了以“日升昌”为首的多家票号,更是令人难忘。 “票号”是旧中国的一种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或“汇兑庄“。票号初期主要经营汇兑业务,以后存款放款业务逐渐发达。到20世纪20年代末,票号相继停业或改组为钱庄。  相似文献   

2.
上海钱庄与山西票号是近代金融机构的代表,票号专营汇兑,钱庄则以存放款项为主,汇兑与存放款都属于近代银钱业会计,都为社会资金清算服务。在新式银行成立前,钱庄与票号各有其会计制度,例如在转账结算制度以及记账货币单位等方面即相通又各有特点,共同促进中国会计思想以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票号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谓明末清初在山西创设;有谓清乾隆、嘉庆年间(即18世纪30年代至18世纪末),山西平遥人雷履泰,在:天津将所设日升昌颜料铺改组而成。据考日升昌经营的颜料中,有一种“铜绿”,产于四川,必须携现银到四川重庆采购。当时现银的运送,数目多的虽由镖局保送,但有时仍难免被劫。于是,雷履泰便采用汇兑的办法,后来便把颜料  相似文献   

4.
天津,上世纪初中国金融业历史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名。早在公元1797年,天津开办的日升昌票号就以首创中国汇兑业务而名垂中国金融史册。在20世纪40年代,天津的老金融街解放北路上设有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设在天津;有270多家国内外保险机构,还有功能完备的证券交易所。如  相似文献   

5.
谈到中国票号业,不得不说到日升昌。尽管对于其是不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仍有争议,但是它的诞生开创了金融业的新纪元,树起了银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并一度操纵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而日升昌能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和当时雷履泰这个职业经理人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票号经营地区间的汇兑和存放款等业务,在晚清得到不断发展。票号自身的优势、晚清商业贸易的发展以及与清政府和钱庄的密切交往使晚清的票号走向兴盛。  相似文献   

7.
邝海炎 《银行家》2007,(8):126-129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与现代银行最为相似的当然是晋商创办的"票号"。票号即票庄、汇兑庄,主要办理国内外汇兑和存放款业务,是为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前用起镖运送现银的办法,费时误事,开支大,不安全。自嘉庆、道光年间,民间有了信局,通行各省,官吏及商人迫切要求以汇兑取代运现,遂诞生了票号。票号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但通行的说法是:山西人雷履泰于道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4日是交通银行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这家大银行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票号、钱庄等旧式金融机构已渐趋衰落,而英、美、日、德,法、俄等国银行已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并通过借款给清政府,获取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通过赔款的清偿,控制了中国的关税收入;通过进出口贸易,垄断了国际汇兑,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宰。虽然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信成银行、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等华资银行已经开办,  相似文献   

9.
钱庄和票号在旧中国被称为旧式金融机构,在新式银行出现之前,它们就已经存在。我们说它古老.那么它们的历史究竟有多久呢? 一、钱庄和票号的产生钱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信用机构,它起源于货币兑换,并因经营货币兑换而引起贷款和存款业务。这种货币经营业,开始时也有由商铺兼营的,后来便由专门机构经营了。在明朝万历年间及稍后时期的书籍中已有钱店、钱铺乃至钱庄的名称。在汉语用法上,庄一般比店、铺规模大,所以初  相似文献   

10.
高春平 《银行家》2022,(2):128-130
明清时期会票、票号的兴盛与繁荣 会票的产生 会票早于票号,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是一种信用票据,清代沿用.鸦片战争爆发,五口通商、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后,一些政府公文和官员的奏折函件中开始使用"汇票"字眼,而民间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直到清末仍然沿用"会票"的字样.到了20世纪以后,官方、民间、银行都将这种用来进行异地汇兑业务的...  相似文献   

11.
重庆自古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水陆码头,商贸繁荣,金融发达.早在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开始,从事金融业务的票号、钱庄、典当行业就如雨后春笋般在这里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重庆已有票号23家,先后创办的钱庄有74家.1893年,重庆设立了第一家专业保险公司--利川保险公司,1899年开设了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重庆分行,金融业从此影响着整个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志刚 《中国金融》2020,(5):99-100
提起明清时期的晋商商号,人们自然联想到“执中国金融业牛耳”的山西票号。作为提供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的票号无疑闪烁着现代商业银行的色彩,成为明清时期晋商商号中十分靓丽的一道风景。在明清时期,现代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工商业存贷款、货币兑换和汇兑结算功能事实上分别由当铺(或称典当行)、账庄(或称账局)、钱庄和票号四种类型的商号分别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银行业“鼻祖”之称的山西省平遥古城内日升昌票号的主厅门上,悬挂着一块“汇通天下”的金漆牌匾。这是19世纪末,清朝光绪皇帝为日升昌票号帮助清政府将全国各地的赔款银迅速汇至北京,解决清政府当时图支付各国赔款而出现的财政危机御赐的牌匾,也是对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庞大金融网络的肯定和赞许。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在鼎蛊时期,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并将业务发展到了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方便支付、汇通天下的网络。今天,以银行卡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的观念和技术日益普及和成熟。在厚重晋商文化中浸染着的山西人,继续着他们在现代金融环境中实现方便支付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银行业“鼻祖”之称的山西省平遥古城内日升昌票号的主厅门上,悬挂着一块“汇通天下”的金漆牌匾。这是19世纪末,清朝光绪皇帝为日升昌票号帮助清政府将全国各地的赔款银迅速汇至北京,解决清政府当时因支付各国赔款而出现的财政危机御赐的牌匾,也是对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庞大金融网络的肯定和赞许。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在鼎盛时期,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并将业务发展到了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方便支付、汇通天下的网络。 今天,以银行卡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的观念和技术日益普及和成熟。在厚重晋商化中浸染着的山西人,继续着他们在现代金融环境中实现方便支付的理想。[编按]  相似文献   

15.
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票号,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运,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日升昌由盛入衰的历程,并由此阐述内部控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普通的三进院子,前院五开间营业,中院办公会客,后院居住休息。营业区张贴着企业规章制度和一首古体诗,办公会客区里搭着西北典型的带桌土炕,后院门楼上挂一个御赐牌匾:汇通天下。你可能已经想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天下第一号”:日升昌总号。没错,这是“五一”在山西平遥游览时日升昌给我留下的直观印象,含蓄有余而霸气不足。山西商帮称雄天下500年,鼎盛时期,山西票号在一百多个城市开设450家分号,并在俄、韩、日设立分号,经营金额达白银数亿两,掌控满清全国80%的资金流动,晚清官饷、军饷、税收等很大部分都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作为银…  相似文献   

17.
在清朝,全国一共有51家票号,其中43家由晋商创办.而票号的英文也被翻译为“shanxi bank”,西方人还将票号称做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谈到金融,有几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资金、网络、人才和信誉.而清之晋商,在几点上都具备绝对的优势.票号在山西诞生,虽说自日升昌而起有少许偶然因素,但就全国范围而言,由晋商创办却是当时情势之下的必然:山西商人“富甲海内”,资金自然不成问题;晋商之发达使得全国各地都有分号,自然有了“网络”的雏形;人才,则来自晋商中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至于“信誉”,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有了足够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8.
钱庄与票号,都是中国早期的金融机构,钱庄与票号有区别也有联系,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有关钱庄与票号的比较得出的异同点,属于中国金融理论研究,能够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中国金融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永春 《银行家》2014,(1):56-57
正山西票号始于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出现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这个行业被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号"。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平遥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山西票号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和汇兑业务。成立初期,票号主要服务于工商业,随着票号的发展壮大以及历史环境的变化,山西票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代理国库的中央银行作用。与此同时,山西票号对工商业发展及国家经济整体运行的能力也大  相似文献   

20.
马长林 《浙江金融》2012,(12):75-77
由山西商人创设的票号是近代中国金融领域的一朵奇葩,它从经营汇兑起家,凭着恪守信誉、同官府的密切关系等使实力快速增长,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一度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然新式银行开始纷起使其业务受到极大影响,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其衰亡。真可谓其兴也速,其衰也急。因经营远地汇兑脱颖而出票号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初,其产生源于山西商人适应汇兑需要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