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差距与反差距 主持人:今年是WTO保护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了战略,他们通过在中国设立总部的方式,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高中低端的渗透,中国企业在本土的细分市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迎接挑战,首先要弄明白自身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在哪里。那在座各位企业家是如何看待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呢?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7):30-31
【英国《金融时报》4月18日】过去10年间,外国汽车厂家竞相提高在中国的汽车产能.仅仅是为了供应日益扩张的中国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3.
政府采购是什么?对供应商来说,就是一块极其诱人、巨大的蛋糕。而今,随着中国加入GPA进程加快,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大势所趋,外国企业随之进入,分食中国政府采购蛋糕。本土企业准备好了吗?在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外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将如何对决?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起国际奢侈品牌开始掀起一股中国圈地狂潮,中国开始成为奢侈消费的最后一块黄金乐土。面对流金淌银、极具诱惑力的奢侈品市场,Made in China中国本土品牌究竟能有多大作为?  相似文献   

5.
钟圆 《中国经贸》2010,(22):45-46
文章从标准化管理和客户导向为出发点,分别阐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形成、作用及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结合两者优点并运用于本土企业中可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出现。同时文章提出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必要行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了适合本土企业的发展方向,勾画出本土企业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两税合并对本土企业的影响及合并后最优税率的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国企业的税收优惠,让跨国企业享受了超国民待遇,而使本土企业受到了不公平的市场待遇.在议论和争议下两税合并最终于2007年3月终成定论,并于2008年1月正式实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混合寡头模型,定性分析本土企业从两税合并中的获益并讨论了政府最优税率的路径设计.通过理论推导,本文得出结论是:统一中外企业的税率,能够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税率差异对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而统一税率后,最优税率的设置应根据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竞争力差距缩小程度先降后升,从而实现市场开放的发展路径中,一国公共福利产出的动态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话题背景:如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活跃着一批一线品牌,但是,他们却遇到了群体性困惑:是承担风险去大胆求新、求突破,还是力求稳健,保持稳步增长?是继续朝着国际大牌的方向努力,还是走平民路线?  相似文献   

8.
无可非议,就现状而言.很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确实具有很强的抗体。从这一点看.跨国品牌歧视中国本土消费者的表现也就可以理解。跨国企业毕竟也是企业.企业的最终目的说白了无非都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赚钱。既然中国消费者下贱.那我堂堂的跨国企业当然可以傲慢地待之了!  相似文献   

9.
近年,外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高速扩张并购内地超市,由沿海城市向二三线市场进攻,本土零售超市由于规模和资本相对弱小,几乎无法与之抗衡。若国家的零售业全部被外资所掌握,将失去主动性,令人堪忧。本土超市必须迅速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ALDI是德国廉价超市巨头,凭借其精准的市场定位,物美价廉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日常运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门店获得成功,文章将以ALDI超市为例,从产品价格,服务质量,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制胜的关键,结合中国目前的市场背景,探索适合本土超市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特点及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总体上存在本土市场效应;细分贸易模式后的分析发现,本土市场效应在一般贸易中显著存在,在加工贸易中不显著。同时,制造业行业开放度、贸易结构和空间集聚程度对本土市场效应的发挥有着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中,拥有较高劳动力成本和科研水平的行业,本土市场规模对其出口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工贸易中,拥有较低劳动力成本和科研水平的行业,本土市场规模与其出口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企业以多种方式开始进入中国零售业市场,抢占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并购成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所热衷的手段。并购一方面加大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使中国本土的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其中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从沃尔玛并购好又多这一案例出发,分析这一案例的微观背景和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此次并购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和启示。因此,提出中国零售业在这一时期所应当采取的措施,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毕博 《首都经济》2005,(11):25-29
目前,国内的创业环境日趋完善,创业文化逐渐被国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在热烈的创业氛围中,创业投资异常活跃,本土的投资基金和在中国具有多年市场经验的外国风险投资,还有被中国概念所吸引的欧美主流基金,都把眼光投向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中国企业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典型事实出发,研究其是否会激励中国企业出口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激励了中国本土企业出口,同时也激励了外资企业的出口动机,但这种激励效应要小于本土企业;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本土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且扭曲程度越高,有出口的本土企业利润率越低。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相对提升了外资出口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昭示中国到了着力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以促进出口导向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商业的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种趋势,而是确凿的事实。在这个背景下,虽然本土仍然是个广阔而充满机会的市场,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自觉或者被迫地将触角延伸到“安乐窝”之外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外资席卷本土公司 2006年以来,随着GfK、RI、AC尼尔森等跨国市场研究公司在中国逐步站稳脚跟,一场针对本土优质公司的并购也就接踵而来:AC尼尔森并购SRG、RI绝对控股华南国际、GfK并购科思瑞智、CTR兼并CSM……以至于众多业内人士在回顾中国市场研究领域在过去一年的表现时,无奈地用了“整合”一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本土企业在国际化的浪潮中,纷纷谋求走出去的良策,却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巨头磨刀霍霍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高斌 《环球财经》2008,(5):86-87
受美国及本土市场日益萎缩的影响,日系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仍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土服饰品牌的发展是中国服饰产业的未来之路。本文剖析现今市场本土品牌的开发现状.探索适应于中国市场的品牌开发新模式,研究本土品牌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如狼似虎地抢滩中国市场,给本来就有点脆弱的本土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要生存,要抗争,本土企业瞄准跨国公司的软肋,使出克敌制胜的招术,虎口夺食,拼抢一杯“羹”。  相似文献   

20.
张潜 《沪港经济》2007,(4):52-53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公益营销 在国外,公益营销这一形式早已不再新鲜。不少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他们在公益营销上的探索和经验带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