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许硕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46-248
运用受众理论研究探索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问题是新形势下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创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受众理论视阈下,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工作需要研究西班牙语国家的人物性格和社会心理,需要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接受能力,需要在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创新方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公示语使用频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公示语的翻译也就受到众多学者和译者的关注.本文将公示语分为信息型和感染型两类,重点以感染型公示语为研究对象,从规范性、功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的翻译原则出发,试图分析公示语的翻译实例,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料的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而译者则是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毫无疑问这种跨文化沟通需要跨文化意识。文章指出,在作者本人接触过的许多旅游资料中发现有些翻译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对外宣传的受众是特殊的群体,要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翻译者必须以受众为中心,分析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它特点,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Searle继承和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重视“言”和“行”之间的关系,其中言外行为理论对话语功能的五种分类契合了公示语的五种示意功能,两者都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图和受话人的理解的连贯统一,这就使得翻译公示语时要重视逻辑语义、句法结构和语境信息。对言外行为理论进行介绍,并分类列举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实例,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翻译方法,以期为翻译公示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汉语具有模糊性,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理解,本文主要以汉英翻译为切入点,对外宣公示语进行研究。模糊性词语一般都背负有文化内涵,并且与实际语言背景相联系,所以会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模糊语言学对于外宣公示语汉英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利用该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会有助于公共场所及外宣的公示语翻译,同时也可将汉语模糊性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的影响削弱。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公示语亦如雨后春笋般之趋势遍布于全国各车站、公园、景区等公共场合。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英语公示语翻译却不尽如意。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出现拼写错误的现象。本文从分析公示语运用功能角度考虑提出公示语对等翻译策略及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无法对等时的一些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使用的范围涉及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英语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从委婉语的定义和起源入手,对英语委婉语的分类、功能使用范围、常见表达方式及其翻译方法做了初步探讨,以期达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加强对委婉语的理解和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过程往往表现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通过认知来构建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翻译的隐喻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从认知隐喻的视角,探讨翻译的认知过程,语篇的认知意义以及其对语篇翻译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公识语,是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的译可谓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更体现了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跨文化交际研究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语境下,试图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 习俗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为衡量尺度,让译语读者顺利获取文本信息,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关系,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兰州市公示语翻译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遵守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地区间交往日益紧密,翻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法律翻译作为一个重要分支自不例外。本文试从语言本身,即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次阐述如何准确从事法律翻译。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启发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观并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相关教学要求,借鉴Albert Neubert提出的翻译能力的五个参数,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3大主要意识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意识、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以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翻译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是各种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郴州旅游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对郴州现存的旅游公示语翻译进行全面以及系统的研究,总结出针对中国特色旅游公示语翻译的新方式以及新的翻译策略,认为译者在翻译旅游公示语时要采取合适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9,(6)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改善了城乡道路交通条件。为了增强广大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有必要设置一些道路交通宣传标语。交通宣传标语具有相应的表达特点,一是简明扼要,减少字数;二是通俗易懂,百姓喜爱;三是使用部分修辞方法,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它们浓缩了交通法规的主要内容,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明素养,发挥积极的社会教育作用。探索翻译部分交通宣传标语的实践方法,有助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实践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公示语在社会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必须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顺利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而目前公示语英译中所出现的错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文本类型的角度,以在乌鲁木齐市收集到的公示语为例,探讨汉英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翻译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翻译活动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增加,翻译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实现了从翻译行业向翻译产业的转变.首先对翻译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翻译产业的范畴、翻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考察中国与世界翻译产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多语处理中心为目标的翻译产业集群的设想,更有效地提升翻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提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利用认知和体验,依靠其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翻译文本,理解源语文本,并且用目的语来传达源语文本的神韵。但另一方面,认知语盲学的翻译观也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指出处在现实世界特定环境中的译者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范围以及译文读者认知水平和层次的制约,因此只能“创而有度”,而不能歪曲原作意图。  相似文献   

17.
评估性翻译能力强调的是译者对译文进行评估、反思、总结的能力,是译后行为,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本文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学生评估性翻译能力的教学的思路,并以当地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已有译文从词汇、句子、语篇和文体等多层次进行改进,达到提升学生们翻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What I Lived For的两个中译本为案例,通过比较、分析、研究证明语境和语篇的密切关系以及语境和语篇在以功能对等为标准的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出翻译教学应加强语境、语篇教学的结论,以期指导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献翻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政治外宣翻译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典型译例的具体分析,探讨了政治外宣翻译文体的基本特点: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旨在提高我国政治外宣翻译质量,促进对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姚缸 《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77-178
关于法律文本的词汇及句法已有较多的论述,但鲜有文章从语篇的角度探讨法律语篇及其翻译策略。现试从法律语篇宏观结构的固定性及微观形式的一致性出发,阐述如何在法律语篇的翻译实践中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