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县坚持把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主攻点,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本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达996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1%,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长21.5%,人均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2.
李中建  金寒梅 《山西农经》2024,(3):28-34+91
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分析,利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农村三产融合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其增收效应与结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全样本下,农村三产融合能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增收效应具有先增后减的持续性特征,现阶段实现增收的路径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子样本下,农村三产融合增收效应具有结构和地区差异性,高收入水平地区是其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受益者,中低收入地区是其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受益者。为实现农村三产融合持续增收效应最大化,要因地制宜挖掘不同收入增长源,创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完善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早期,制度变革为农民创造了初始机会均等的增收致富机会,但由于农民自身禀赋、能力和认知的差异,农民增收致富方式分化,使农民之间收入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由此产生并不断加深。值得突出强调的是,农民之间具有排他性的社会支持关系的差异,在制度变革(如土地流转的初期)和新机会出现(如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时,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试图找到促进海南省农民乡村旅游增收的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章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概况及扶贫路径选择,对其扶贫绩效以琼中县什寒村为实证,对什寒村乡村旅游扶贫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海南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能力;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结果]什寒村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来,增长幅度非常显著,2015年旅游收入比2014增长了6.4倍。什寒村自2012年接待游客以来,实现旅游收入从2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26.46万元,旅游收入增长了36.3倍。[结论]海南乡村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进一步表明海南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国家农业部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据介绍,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同比增长7%;猪牛羊禽肉产量3605万吨,同比增长4.4%。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升,商品粮生产、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依然是农业生产中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们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探索闵行农民增收问题,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收获城市化带来的红利,尽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实现闵行率先破除闵行区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课题组在市、区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指导支持下,分析了闵行农民收入的现状和问题,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收入翻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万元,如何在高起点上完成2.6万元翻番任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研讨法、文献法,梳理北京市"八五"以来的农民增收政策,得出在增收政策力度增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四个明显特征。一是收入水平增加明显,1995~2014年收入增长6.3倍。二是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收入的增收贡献率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移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是区域差异明显,地区之间不平衡;城市发展新区增速略高于其它两个功能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四是内部差距明显,农民内部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城镇。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时,得出农民存在自身素质局限性、收入来源狭窄性及收入支出失衡性的现实问题及社会保障、土地、财政、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问题。最后提出以加强政策可持续性、增强政策针对性、增进制度创新性为切入点,建立合理、有效、配套的农民增收政策体系,完成新形势下的收入倍增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中最难的是低收入纯农户增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京市已具备“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基础和条件,为了让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最近,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意见》。通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力争今年将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纯农户收入提高到3000元左右,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2006-2010年力争使占农村人口5%左右的最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00元。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思路和原则是“分类施策、全面覆盖,创新机制、讲求实效,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要靠组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琳 《农业经济》2005,(1):37-38
过去农民增收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发展商品性农产品生产,靠增加产量和价格放开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农民从非农产业中得到收入;三是进城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等原因,使农民增收渠道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不利于农民的变化,使农民收入增长的脆弱性、约束性和波动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镇化改变发展模式,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与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实现更高水平的增收。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渭西村素有苏州市相城区第一村的美誉,现由渭塘镇原渭西、沿塘、永沿3个村合并而成。自相城新建区以来,渭西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一手抓村级经济发展。一手抓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构建村级收入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两个长效机制,形成了强村与富民齐头并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5年,渭西村实现村级净收入175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800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翔实的资料,实证研究了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关系,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发展新疆农村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全省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江苏农民增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好势头:一是苏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增长17.3%,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二是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幅高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幅;三是农户二三产业投入增幅高于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增幅;四是农民返乡创业,投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外出务工不但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也是增加农民其他收入的源泉。通过对农民务工收入的支出结构的分析发现,务工收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建房等重大问题,但务工收入并没有形成农民发展非农经营的基础。此外,税费改革、务工政策及务工环境也对外出务工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实现农民增收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一直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财产变现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比重过低、增速不稳和增加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抑制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探讨拓展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减弱。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农民增收问题,这是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我国小康进程的一个问题。 一、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性 (一)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城乡差距视野中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增长,但是不断大的城乡差距使农民的相对剥夺感日益增强,而且还诱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问题.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除工农业的产业特征之外,还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因素.因此,要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逐步遏制以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我市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1年全市外出劳务人员6.4万人,比上年增长18.5%;外出劳务人数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31%。实现外出劳务收入约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不断优化农民增收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 加快行政效能建设步伐。第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可行性论证制度,推进政府机构、职能、行为法制化、程序化。第二,建立农民增收的政绩考核体系。把党的富民政策创造性地惠及到农民身上,形成稳定的农民增收政绩考核机制。第三,建立政府诚信体系,打造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近几年的农民增收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实现四个转变。   一、由组织促收向农民自主增收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享有了广泛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由农民自己决定;收入能否增长,增多增少,关键要靠农民自身对市场的把握来经营决策。这就是说,农民本身是理所当然实现增收的主体。而在现实当中,我们有些乡村干部在帮助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忽视农民增收的主体作用,没有启动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导致好的增收措施发挥不了好的增收效果;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