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智宏 《经济师》2009,(2):55-56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变革。住宅产业化催生住宅产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这不仅能提高住宅产品的产量、质量和降低其价格.而且为住宅品牌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住宅品牌化也有助于住宅产业集团整合品牌资源以及解决交易环节方面的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住宅消费真正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使住宅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美国的金融创新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它实现了金融业和住宅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住宅产业的高速发展。根据我国住宅金融的发展现状,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培育和创造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应成为我国深化住宅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一、我国住宅消费市场结构矛盾突出,有效需求不足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由短缺向“过剩”转变,国民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开始凸现,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有房无人住,有人无房住。一方面,1997年底商品房空置面积达7912万平方米,比1996年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郑娅  吴昊 《经济论坛》1999,(15):15-15
住宅金融作为住房的生产筹集融通资金,为个人或单位租赁、购买、建造房屋提供服务的经济行为,在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房商品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我国住宅金融发展的现状看,与巨大的住房建设和市场的需求相比,现行的融资规模和结构仍有相当的差距。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当前住宅融资运行机制存在诸多缺点与不足。本文试图以此为立论,在探讨住宅金融机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有建设性的对策。一、现行住宅融资机制现状与问题1-金融扶持机制错位。住宅产业的有序、高效发展,要求投入的资金总量、结构与供给、需求均…  相似文献   

4.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代表了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绿色发展,已成为住宅产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内在关系,从发展理念、核心技术、产业链条及制约因素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的途径,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住宅产业的集约化,要求在规模、质量与技术上共同提高。装配式住宅对于结构体系、建筑性能、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对于装配式住宅体系如何促进其应用与发展,需要在实践上不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住宅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住宅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本文简要介绍钢结构住宅特点和优势,并着重分析了我国发展钢结构的必然趋势,最后提出了钢结构发展的一些建议,以大力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支持住宅产业发展的融资体系,在这一完整的住宅融资体系中,住宅金融机构体系的合理设置和有效运作则是最为重要的。伴随我国住宅制度的改革,住宅金融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但我国住宅金融机构的设置却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完善我国住宅金融机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8.
姜阵剑 《经济师》2004,(9):82-83
我国的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了解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现状 ,认清发展方向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 ,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晓姣  张慧 《时代经贸》2007,5(12X):230-230
住宅产业化无疑是中国地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各地开发商都在讲住宅产业化,为此本文就住宅产业现代化中的一些概念及相关理论加以探讨,以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住宅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不仅解决了住得下、分得开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地位正逐步确立。本文对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住宅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住宅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住宅(区)为最终产品的产业”。住宅产业不仅包含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还包含财产的概念、以及组织和部门的概念。我国正式提出住宅产业的概念是近二、三年的事,这一概念的出现,一是说明住宅建设的重要地位日益提高;二是说明产业经济的研究在我国日益深入。住宅产业的提高是研究产业经济理论的产物,它是依据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产业经济理论强调的是应用性,住宅产业的提出正是实际应用的需要。住宅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戚戚相关。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2.
罗文 《经贸实践》2005,(6):41-42
一、“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开发理念 “节能省地型”作为发展住宅的一种理念,与国家有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文件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国务院办公斤转发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明确要求: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建住宅要贯彻节约用地、节省能源的方针。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并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节材、节水的新型材料和部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内大量住宅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后果.钢结构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建筑业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最容易实现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之一,它也最符合国家保护耕地、节约能源的产业技术政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将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1999,(1):15-18
我国决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福利分房,并逐步推行居民住宅分配的货币化。这一举措将我国住宅产业市场化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为住宅金融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住宅金融业主要为住宅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融通服务,有效地缓解了投资数...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政府将住宅建设定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自从这一政策出台以来,住宅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居住要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住宅产业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带动作用,反而陷入低迷之中,这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开启我国住宅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从住宅质量的角度,分析质量对住宅市场供求的影响,并对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制度提出建议。在分析中,应用了逆向选择的原理。1逆向选择原理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过程中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冲 《经济与管理》2005,19(1):45-48
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多带来的住宅压力。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住宅产业的因素很多,主要存在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其主要对策为:在住宅产业经济可持续战略中,应以需求层次为导向,适度调低普通住宅和经济实用住宅的价格,改进个人住房金融服务,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在住宅产业生态可持续战略中应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模式高效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建立有效的土地产权制度。在住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建立合理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营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侯永才 《城市建设》2010,(4):373-373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二三年才发展起来。由于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铜结构住宅已经给住宅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从设计、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在国际范围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曹洋 《经济论坛》1999,(15):17-18
据中房指数系统显示,我国1998年上半年住宅消费市场开始回升。但从总体状况看,我国住宅产业的前景令人堪忧。自1994年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我国商品房盲目建设势头虽得以有效控制,但商品房存量仍不断增加,1995年底全国待销的商品房达5031万平方米,1996年底达到6600多万平方米,1997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达到70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比重高达80%。1998年空置房消化进展仍然十分缓慢,这不仅严重影响住宅产业的发展,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费。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增强居…  相似文献   

19.
生活奔小康,关键是住房.住房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住房条件的追求日益高涨.住宅建设正面临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住宅产业已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保证住宅建筑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环保,保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企业施工及其管理工作是摆在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卢铿 《商周刊》2012,(5):94-94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之于住宅产品,意味着人居理念和住宅商品进步的无限空间。创新之于住宅企业,表现着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内核。创新之于住宅产业,奔涌着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