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北开发的关键环节。第三,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事关西北地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要将西北地区纳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五,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西北地区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第六,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有益于西北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一、西北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行性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金融状况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金融要素逃逸现象比较严重。从制度改进的角度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等分析了西北地区落后经济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克服西北地区制度路径依赖的有效对策等。通过中央政府、西北地区政府和金融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政府的有作为是推进西北地区制度改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西北地区环境重建对西北地区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西北地区难以有意愿和能力承担起环境重建的重任。中央、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各级政府作为各方利益的代表,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不同政策下的环境重建会做出不同反应。西北地区可能会选择“不作为”,而中东部地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从而导致环境重建无法有效实行。因此,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必须相结合,使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各种行为都能够与中央政府决策和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以促使西北地区环境重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北地区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超常规增长是西北地区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制约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摆到更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已被列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及资源接替区。本文主要针对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等现状,提出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瑞君 《经济师》2005,(6):126-126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好西北地区的人力资源,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振兴西部经济的关键。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现状的原因,对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清、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昂、供给体制存在缺陷。西北地区要实现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完善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西北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加强西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工作,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除西北地区资源瓶颈束缚的路径之一,可以代替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方式。基于西北地区特有的资源环境状况,近期内,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时应着力探索在生态脆弱地带实现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开发利用。推进西北地区资源与环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在合理规划、参与主体、园区建设、资金技术支持和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西北地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中国西北地区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构建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的地区,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长期的战略问题。借助退耕还草发展草畜产业,走草地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由于生态脆弱、森林资源稀少、生态公益林比重较大、林业发展资金匮乏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林业发展状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融资必须兼顾保护生态效益的原则性与追求经济效益的迫切性.本文对西北地区林权融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有助于开拓西北地区林权融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全球生态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战略地位,其在全国、全球地理空间格局下均位居不可替代的枢纽位置。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依托合理的水资源跨区域配置调控,可以为西北地区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生态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在调水改土与城乡统筹、占补平衡与飞地经济、碳中和与生态补偿、水利经济与现代经济等不同视角下,探明多模式协同联动的内在机制与运转链条,构建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有助于推动西北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始终是经济发展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基础条件。加强粤东西北地区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对于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永远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再次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然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山区的道路建设,投入巨大、成本高昂,而且,如果决策不当,损失巨大且不可挽回。因此,必须三思而行,稳步推进。当前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道路建设,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还草是说在那些没有林草的地方建设林草,而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是指在有林草的地方保护林草。只有将退耕还林还草与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结合起来,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取得完胜。一、西北地区的天然林分布现状与功能西北地区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是还是有一些天然林分布,维持着西北的生态环境,并且为西北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木材资源。西北地区的天然林分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倚山。西北地区的天然林多集中在主要的山区,平原、盆地、高原等都经过人类长期开垦,只有人工林的存在,天然林荡然无存。二是稀缺。西北地区虽然地形复杂,…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西北地区作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其区域竞争力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理清西北地区区域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得出产业转移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升其竞争力,为西北地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规避负面效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西北地区农产品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对西北地区农产品销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广智  陈宇峰 《经济师》2007,(6):265-265,267
文章描述了西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并利用西北五省区1978-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资料,实证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国内银行业整体较为低迷,西北地区商业银行由于其区域经济因素,发展程度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更迫切地需要新的发展对策.本文以西北地区商业银行为对象,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再结合西北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和状况,就西北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以此为依据制定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提出各类型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  相似文献   

20.
张妍  卢颖 《生产力研究》2006,(6):251-252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从西北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指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和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发展西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