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城镇旅游在旅游资源市场开发中占了很大比重。商业业态布局在古城镇旅游发展中举足轻重。旅游古城镇商业业态发展序列概括为:初期一前期一中期一成熟期,其对应商业业态表象为:居民自发式一旅游行业式一调整提升一去商业化。通过对古城镇商业业态布局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古城镇旅游市场需求,结合古镇文化特色和区域旅游产业配套,对商业业态进行主题业态、辅助业态、配套业态的合理化布局,为古城镇旅游商业业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三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城镇旅游渐渐兴起。随着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及APEC领导人到周庄一游,古城镇旅游迎来了开发的热潮。应该说,古城镇旅游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许多地区的古城镇旅游开发大都处于浅层次.因而古城镇旅游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对古城镇旅游不适度的开发,保护的步伐跟不上破坏的速度,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所以,如何有效开发古城镇旅游,保证古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古城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古城镇旅游开发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也快速增长。但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着手,对城镇居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增加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沅水流域古城镇的规模、兴衰都与水运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工具,对筛选出满足四个条件的233个古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沅水流域古城镇沿辐聚状水系呈叶脉分布,具有多中心集群分布趋势,由流域东北部向西、北部递增的特征明显;古城镇职能类型呈“条带状与团块状并存”分布格局。(2)219个古城镇分布在与航道距离15 km的范围内,占94%,体现出极强的航道依赖性。(3)湖南沅水流域古城镇的空间关联以正相关类型为主,总体为“干支流沿线热,与航道距离远冷”;热点区多分布于支流航道交汇处,即沅水干流、酉水、武水、辰水航道,空间集聚性较强;1985年古城镇的空间关联以负相关类型为主,空间异质性特征较强。(4)资源禀赋是影响沅水流域古城镇分布的基础性因素;基于区位和水运条件,古城镇形成并逐步演化出军事、政治、商贸等职能;随着城镇集聚、职能类型的丰富,军事、政治、商贸职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探寻湖南沅水航道沿岸古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历史文化特性,对古城镇的发展及多重文化保护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沅水流域古航道的航运复航及古城镇振兴等研究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1990~2011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的动态关系.从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春枝 《经济论坛》2011,(11):66-68
本文利用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09年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做出定量分析,在ELES模型框架下考察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并使用软件SPSS13.0,对内蒙古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作典型分析,寻求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层次因素,并就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域文化是学术界所热衷的话题之一,各地都在积极编辑地方文学史、地方文化史及地方文化研究丛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也往往具有极大的融通性,地域相邻的文化往往体现出某些程度的一致性。在中国几大文化板块中,齐鲁、秦晋、巴蜀、燕赵、吴越等文化板块在传统中往往被分别视为文化一体。从文化板块来说,又非一个地市的地方文化史所能融尽,只有打破地域疆界,从大文化区域的高度才能更清晰地审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当前,吴文化研究、越文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文章结合经济地理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经济学等多维研究视角,遵循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以及中国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满意度三个层面构建文化消费指数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东西差异,且存在一条类似人口、经济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胡线"两侧文化消费水平差异较大。②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以板块内差距为主,板块间差距为辅。③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以及教育发展程度共同驱动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④建议通过完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推广文化教育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差异化文化政策等策略,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度了1978-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全新解构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发现有:(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网络具有稳定性和多重叠加性,共存在179个空间关联关系。(2)中国区域经济可分四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主要由东部发达地区组成;第二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由具有较强经济增长活力的省份组成;第三板块是"主受益板块",由中西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组成;第四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由中西部落后地区组成。(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具有明显梯度特征。第一板块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将经济增长的动能传给第二板块,第二板块又将动能传给第三和第四板块。(4)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关联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门当户对"特征,地理位置的空间相邻、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似可以解释50.2%的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北板块是否存在经济发展分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且具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从中国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研究发现,中国南北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距,并且从2012年左右差距逐步扩大,为中国南北板块经济发展分化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中国北方板块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落后于南方板块,要素市场扭曲效应是导致中国南北板块全要素生产率发生分化的核心机制。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要素市场扭曲效应对中国北方板块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更为突出的抑制效应。这些经验证据验证了中国情景下的政府干预行为理论假设,特别是政府对关键要素的干预和控制行为理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南北板块经济发展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板块现象”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中国股市存在一种显著的板块轮涨现象 (简称“板块现象”) ,即某一时期内 ,与某一事件相关联的股票的涨跌有明显的一致性。本文包括 :( 1 )借用西方在研究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的走势时运用的相对收益率cr指标 ,在这一指标基础上给出反映对板块现象强度等市场特征的量化指标 ;( 2 )试图运用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学对中国板块现象做一解释 ,结果认为中国板块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投机现象 ,其成因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股票市场资金在不同行业板块之间流动的深层动因及运动轨迹发现,单纯用某一项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股市资金在板块间的流动特征,而板块DEA有效性值是决定资金在板块间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16日,素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誉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本届高交会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发展"为主题,共设有高新技术成果交易、高新技术专业产品展、中国高新技术论坛、superSUPER专题活动、高新技术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不落幕的交易会等六大板块,总展览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全球5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李卢霞 《经济经纬》2008,(3):132-134
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并表现出较明显的向均值复归的特征。非预期冲击对各板块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更易受冲击影响,工业、材料等板块抗冲击影响能力较强,而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板块受冲击影响的程度则与大盘相似,电信服务与可选消费板块对冲击反应方向与大盘相反,消费板块表现出了最强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期货市场所有期货品种的高频数据,考察了我国期货市场各板块间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产品板块对工业品板块存在单向风险传导;(2)农产品二级板块间不存在显著的风险传导效应;(3)工业品二级板块间的风险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传导关系;(4)个别板块的波动显现出一定程度的"周內效应"。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中小企业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肖燕飞 《经济地理》2019,39(9):138-146
文章以197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金融发展数据为样本,通过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关联网络,并通过块模型和QAP模型分析关联网络的特征。结果表明:①在930个可能存在关联关系的网络中,共有765个关联关系,区域金融发展网络的互联互通程度较高;②可将31个省(市、区)划分为4个板块,板块Ⅰ为净溢出板块,板块Ⅱ和板块Ⅳ为中介板块,板块Ⅳ的中介角色更为突出,板块Ⅲ为净受益板块;③虽然金融发展相对较高的板块Ⅰ、板块Ⅱ对欠发达的板块Ⅳ存在溢出效应,但从现实来看,溢出效应并未缩小金融发展差距;④如果区域之间在经济基础上的差距过大,金融发展存在关联性的概率会降低。最后,从如何充分发挥溢出效应、提升资金效率给出应对金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都市圈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托都市圈之间的空间网络关系开展都市圈协同降碳有助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通过测度2003—2020年中国35个都市圈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空间网络关联结构特征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2003—2020年,整体网络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但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上海等都市圈处于网络的绝对中心位置,起到中介桥梁作用;东部沿海成熟都市圈属于净受益板块,深圳等经济增长活力较强的都市圈属于经纪人板块,中西部资源禀赋丰裕的都市圈属于净溢出板块,武汉等都市圈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板块间存在明显的传递特征;交通可达性越接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外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差异越大对都市圈之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有正向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魏明礼 《经济论坛》2004,(22):18-19
2004年5月27日,是一个值得中国资本市场牢记的日子。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中国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在深圳粉墨登场,这标志着我国的证券业两个主板市场的时代就此结束。作为二板市场雏形的中小企业板块的启动,昭示着我国证券市场向着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