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绝地反击     
西雅特零星的宣传,导致品牌知名度低,消费者不了解其品牌文化,成为西雅特销量低的主要原因。西雅特在中国的开局并不顺利。公开信息显示,从4月底各西雅特经销商开业至今,各店月度销量基本维持在十几、二十辆车左右。"厂家和我们经销商各补贴一部分,就是亏了血本在卖车。从开店到现在亏损挺多,但只能以此方法打开市场。"一家西雅特4S店销售人员说道。记者从西雅特官方网站了解到,目前全国西雅特的经销商只有9家。然而,西雅特进入中国后,将第一年的目标销量定为5,000辆,就目前9个城市经销商的销售状况来看,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销量难度很大。记者致电其中一家经销商,得知西雅特LEON直接现金降价  相似文献   

2.
微博,已经成为了很多商家进行营销的新手段,各汽车品牌经销商也纷纷加入到了这场新兴营销的热潮之中.日前,杭州瑞泰别克4S店里成交了一辆1.6L的白色英朗XT.和以往传统的卖车方式不同,这辆车是通过新浪微博成交的,这也是全国微博卖车的第一家4S店.  相似文献   

3.
詹国枢 《经济》2013,(10):10
近日有媒体曝料,进口豪华车虽在国内卖得挺贵,国外却非常便宜,如"路虎发现4",国内售价高达189万元,国外只卖52万元;"奔驰350",中国卖139.8万元,国外卖50多万元;"奥迪Q7",中国卖140万元,国外仅售40多万元……粗粗一算,价差竟达两三倍之多,一辆车竟贵了上百万元!好家伙,这还了得!岂非明目张胆牟取中国人暴利吗?网上网下,一片挞伐之声。有人呼吁,有关部门应立即开展调查,看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哪些人从中捞取了油水?有人  相似文献   

4.
马文 《经济世界》2001,(5):77-79
近年来,尽管美国汽车制造厂商汽车销量稳步上升,但其市场份额却在下降,海外竞争对手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出更吸引人的新产品,新款汽车越来越多,竞争在日益加剧。 美国市场正被瓜分 如同红红火火的网络公司股票一样, 1999年,美国人购买了 2200万辆新的小汽车和卡车,大大超过了 10年前1600万辆的纪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汽车制造厂开足了马力,加紧生产,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也是生意兴隆。近两年美国汽车业出现大幅增长势头,销售利润非常丰厚,这也是因为客户比以往购买了更高利润的豪华车和轻型卡车。一般来说,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5.
“最近什么车卖得最火?”恐怕大部分经销商都会深有感触地告诉你,今年将是中高档车的天下,特别是今年最后两个多月,中高档轿车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项调查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高档轿车的增长为22.94%,远远高于去年4%的负增长,随着中高档轿车新车型的推出,中高档轿车的销售份额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预计这一市场领域一定会在今年最后两个多月引发新一轮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尴尬ERP     
拥护ERP是2002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旋律,但否定ERP的声音也格外刺耳。但是,当企业面对投资金额动辄千万元、亿元,耗时数月甚至数年,需要打开并重组企业所有经脉的系统工程时,无论CEO、CIO还是手握钱袋的CFO,都不得不冷静、客观地面对ERP。  相似文献   

7.
王翎 《当代经济》2003,(6):15-15
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局面,由于企业产品知名度低,寻找到的有意愿的经销商都提出了种种苛刻的条件,为了“拴住”这好不容易找到的经销商,企业不得不答应经销商的“不平等条约”。运行的结果是市场没开发出来,货款也没收回来,企业却受到经济损失。市场力量的对比中小企业常常处于劣势,产品进入市场绝大多数靠的是经销商,经销商做得  相似文献   

8.
<正>厂商选择中间商要项分析 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一个陌生的市场上或是批量试销或是大规模销售,都有一个如何选择利用当地中间商的问题。 一、厂商在选择代理商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厂商的准备工作大体上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收集备选中间商的名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走出国门,将销售业务拓展到海外。这其中,海外本地汽车经销商的作用至关重要,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也值得中国汽车厂家重视。通过梳理汽车经销商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结合中国汽车生产厂商遭遇到的相关法律风险的案件分析,希望达到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中国汽车生产厂商在选择和与海外经销商合作中的风险的目的。首先对汽车经销商及与汽车生产厂商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然后从经销协议、商标、商业欺诈以及汽车销售金融业务等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一个卖菜谱的创业点子,两年后则成了一家市场估值超7000万元的企业。孔令博就是想出这个点子的人。  相似文献   

11.
妇孺皆知的“康师傅”方便面,是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名牌产品。“康师傅”自1992年7月在市场走红以来,四面八方的经销商纷至沓来,1993年“康师傅”销售额高达5亿元。目前,顶益公司投资额已达2000万美元,日产碗面67万碗,但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经销商还是趋之若鹜。凭顶益公司的效益和实力,完全可以再上几条生产线,使“康师傅”满足市场需求。而顶益公司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有意控制生产经营规模,只施惠于与公司签有长期经销合同的、资信可靠的经销商,让“康师傅”市场总是处于一种“饥渴”  相似文献   

12.
订货会,每年都会有。对于经销商而言,一年下来少则几场,多则十几场。从好的方面来看,参加订货会不仅能清楚了解到厂家这一年的政策方向和经销商的支持力度,还能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从不好的方面来看,订货会是  相似文献   

13.
经销商的MBA     
麦宇旻 《商周刊》2013,(16):46-47
文化素质较低是经销商群体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要学习,要听课,却总不能去MBA,哪里来的学校呢?在青岛,由智诚灵动营销策划机构、《销售与市场》杂志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经销商商学院",从此,经销商们开始拥有属于自身的学习场所。经销商,可能是全社会各行各业中最懂销售的队伍,最能对顾客"偷心"的营销高手。在眼下市场需求不振、厂家积货如山的现状下,负责把积压产品从仓库推往市场的经销商环节地位更加显赫。经销商有了自己的MBA市场营销学现在是显学,几乎所有中国的综合性大学都设立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14.
今年前6个月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明显呈现回暖势头。综合1--6月份销售情况,哈尔滨市新建商品住房下降势头得到根本扭转,累计销售商品住房2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17%。其中,6月份当月销售商品住房7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1%,是去年同期的2.25倍。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全国各大汽车厂商销售业绩披露,该年全国各地的汽车销售市场又着实火了一把,特别是国内几大品牌轿车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半边江山国产轿车已成为国内中高档轿车高层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趋势的持续,建材行业市场需求不足,叠加产能过剩,行业半数以上企业出现亏损。生存和发展成为众多中小型建材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资金流,资金流的重点则在于应收账款管理。在建材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小型建材企业为保住市场,不得不使用“撒手锏”赊销,但同时由于缺乏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导致企业应收账款账龄较长,  相似文献   

17.
据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而汽车日益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拳头产品,改变着中国民众的时空概念和生活方式。汽车销售,作为联系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对于反馈汽车市场状况,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要介绍的企业,以品质和服务为依托,成为福建汽车销售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IT 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网络又是IT产业当令的主流推动力。仅仅在5年前,绝大多数人尚不知Internet为何物,而今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口中重复频率最高的几个词之一。互联网对国内IT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憾性冲击,产业价值正从传统的硬件业向软件业乃至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业转移。以联想、实达等为代表性的国内硬件、软件厂商纷纷宣布其互联网战略,全面向互联网转型。 渠道是围绕产品 展开销售的,产品的提 供者──原厂商的策略 变化会对经销商的业务 产生根本的影响。现在 …  相似文献   

19.
在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生产完全互补产品的厂商可以通过谈判签约并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如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共同推出的签约套餐和预付费套餐.针对这种行为,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组互补品厂商的寡头博弈模型,研究混合捆绑销售契约对市场价格、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只有一组厂商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签约厂商能够从捆绑折扣中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则被迫降低自己产品价格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两组厂商均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围绕捆绑产品的竞争将使得捆绑折扣进一步提高,但各自的利润却下降了.然而当这种签约策略内生时,所有厂商将选择签订契约并进行捆绑销售,从而陷入"囚徒困境".最终,在互补产品"纵向外部性"和系统产品"横向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提高了消费者剩余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基于本文分析,应该反对竞争政策对厂商谈判签订契约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的行为.文章的贡献在于从契约的角度研究厂商之间的捆绑销售策略,并运用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不同契约结构下厂商实施捆绑销售的动机,对于深化捆绑销售的理论研究和完善竞争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在危难之时,大显身手,发展壮大?本文拟举数法,以供借鉴。 一、同中求异,以退为攻 市场竞争中,同构产品抗衡,最易导致企业强者胜、弱者败的结果。然而,弱者若能巧用此术,便能走活生存与发展的捷径。70年代,美国实力雄厚的西屋电器公司和规模较小且仅有数百名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