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中国农村中还存在种种畸形的消费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引导农民树立以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和精神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消费观,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趋势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情况并预测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在"十二五"时期,吉林省需要通过构建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方式、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等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
公地逆用行为是我国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小农经济及其小农文化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文化障碍。只有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与环境相宜的“天人合一观”,摒弃不利环境的小农意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对传统消费主义消费观进行反思基础上的生态消费观,秉承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成为取代消费主义消费观的新型消费生活方式.这一新型消费观的构建,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选择科学的生产方式,而且要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消费观。科学消费观决定着消费内容、消费方式,着眼于实现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要求各国和个人、当代和后代都要科学消费,决不能超过自然的承载力。实行科学消费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落实科学消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科学消费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树立适度消费观现实必要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消费过度和消费不足的表现、原因和危害以及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论述了我国树立适度消费观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发展观背景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必然导致环境伦理消费观的严重扭曲,并反转过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出路在于提出一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伦理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简约生活和绿色消费,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自然、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李浩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73-175
调查研究表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贵阳市市民消费观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许多市民的消费观正朝向低碳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使更多的市民具有科学的消费观,应需政府、学校、社会舆论等多方加强贵阳市市民消费科学消费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对传统消费主义消费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消费观,秉承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通过消费的引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肖菲 《经贸实践》2008,(7):46-47
倡导理性、负责任、文明消费,希望从根源上深层次地推动消费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基本上由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但消费关系日益复杂。新疆城乡间、地区间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仍存在较大差别,制约新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收入、环境、理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注重对少数民族居民的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意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则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减少农民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为农民营造平等的意识氛围。这些使农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能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田洪刚 《经济前沿》2011,(2):113-119
"家电下乡"政策实行后,农村居民增加了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通过分析影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家电下乡"政策是否促使农村居民消费是否改变。检验结果表明,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后,农民生活消费同比增加了11.69%,但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并没有变化。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振  乔娟 《技术经济》2014,(2):77-82
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品牌信任对城乡消费者品牌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对影响城乡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购买品牌猪肉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随着品牌信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品牌猪肉;城乡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的行为均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猪肉价格、购买品牌猪肉的便利度、购买场所、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关注程度及猪肉市场负面新闻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其中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关注程度和猪肉市场负面新闻仅对城市居民的品牌猪肉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能源建设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沼气建设是西部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文章在介绍西部地区农村能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农户收入水平对沼气消费的影响进行理论、实证分析,得出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量的影响是非线性关系的结论,提出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消费特征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民消费在消费结构和地域方面的变化特征,说明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水平影响显著,未来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将减小,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8.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消费率明显偏低。河北省消费率偏低是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低等多因素造成的。应从提高收入,减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当前消费率,促进河北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内需,而农村消费在内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约农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建议通过制度调整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