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课题组 《经济经纬》2000,17(1):44-47
(接1999年第6期) 四、中部地区区域形象呈现劣势的原因 造成中部地区劣势形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历史和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既有自生性因素,也有外生性因素.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周沼竹 《当代经济》2016,(30):47-4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各地的经济都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各地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不平衡性.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5年的数据,以山东省为例,将山东境内17个地市划分为半岛地区、鲁中地区、鲁南地区、鲁北地区、鲁西地区五个区域,研究了五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东盟近期的经济一体化目标是实现区内零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实现"东南亚一体化"。此外,东盟还积极推动"地区对国家"、"国家对国家"和"地区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使东盟在亚洲以至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威廉姆逊在1980年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后,国际上对区域趋同的经验研究逐渐增多。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确认了区域趋同的存在,并发现各国的β趋同速度均为每年2%的水平。1978年后我国分阶段逐步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各地区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存在β趋同,经济收敛速度为0.9%~4.5%;也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趋同俱乐部,但不存在普遍趋同现象。本文拟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我国的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状况。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适宜的解释变量,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区域经济增长是否趋同的定性结果,目的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同或趋异的原因给出解释,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宏观调控当前,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控房价欠积极,盼涨预期强烈,须谨防经济欠发达地区借发展之名行推高房价之实。国务院此前要求各地方政府一季度前向社会公布当地房价调控目标,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共36个城市中,西宁、拉萨两个未  相似文献   

7.
徐龙宇  黎欢 《经济论坛》2013,(12):22-25
区域经济政策可以划分为地方、国家以及超国家三个层次.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通常聚焦于超国家层次和国家层次,对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并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系统剖析了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亚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太平洋沿岸的东亚地区共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亿多人口,集中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是东盟十国、日本、韩国以及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中国的总称。这个被德国著名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宣判为“死刑”的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反往日的冷寂,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被称为支撑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板块之一。然而随着欧盟的建立,东亚除正在成长的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外,尚未形成正式的,覆盖面较大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这种现状使东亚各国失去了巨大的,本来…  相似文献   

9.
一、区域经济差距   西部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方面。全国宜农荒地,宜林山地和荒地,可利用草地多分布在西部。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总蓄积量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西南的中西部地区。水利资源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均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西部地区。中西部还是我国矿产宝库,这里分布着全国大部分煤、铁矿石、磷矿石、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资源。此外,西部边境线长达几万公里,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接壤,边境贸易频繁。历史上丝绸之路由此贯穿。西部地区名胜古迹众多,是极具潜力的旅游去处。   但是西北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中国化学品共出口到217个国家和地区,对15个国家和地区(见下页表)的出口占总出口的65.87%。在这15个市场上,中国化学品在西班牙、美国、泰国、印度等14个市场是赢家,在德国表现欠佳。在赢家市场上,西班牙、美国化学品进口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12.93%、12.5%,远远高于世界化学品进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1985-2006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不同地区(行业)对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贡献废差异较大;并且,不同地区(行业)的贡献度在两个年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不同地区(行业)对于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贡献度差异悬殊;并且,贡献度排名靠前地区(行业)的贡献度,主要是由于地区(行业)的相对规模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以往关于中国省级地区发展不均的研究中 ,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在省级地区经济增长回归模型中引入地区虚拟变量的重要性。其中有为数不多但颇有影响的研究认为国家给予地方的优惠政策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 ,我们用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 (其地理位置 )和优惠政策指数取代以往研究中的地区虚拟变量。我们发现地理和政策要素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各占 3个百分点 )。不过 ,相对政策要素而言 ,地理要素比政策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长得多的滞后效应。政策指数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最高 ,而在中部和西北部省份则最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促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取消限制的松绑政策 ,使得沿海地区向东亚邻国及其它竞争对手靠拢。研究结果显示 ,省际收入差距变动的条件收敛较弱(统计上不显著 ) ,这反映了现行体制通过对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动的限制和对Stolper Samuelson机制的限制 ,阻碍了省际收入差距的收敛过程。例如 ,传统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国家垄断银行系统对国有企业的信贷倾斜 ,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地区间贸易壁垒。显然 ,这些规章制度必须逐步取消。开发西部地区的有效战略必须包括实际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制度资本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偏离—份额法是一种将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以研究地区产业结构、竞争力等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指标分析方法,它将被研究的地区与所在区域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即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计算公式如下Ni=eio(Et/Eo-1);Pi=eio[(Eit/Eio-1)-(Et/Eo-1)];Di=e[io(eit/eio-1)-(Eit/Eio-1)]/G。式中的Gi表示为研究地区在计算期内i产业的产值增加总额,Ni、Pi和Di分别表示为地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偏离分量,e和E分别表示为地区及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15.
曹大卫 《经济纵横》1991,(11):57-62
<正> 德国(注:本文以原联邦德国为背景)战后经济发展很快,在经历超常发展时期之后,整个经济运行基本上保持稳定。在这一进程中,原联邦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以创造有利的经济运行条件。其中地区经济结构政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哈佳中段建设副中心城市,是承接哈尔滨和佳木斯两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哈尔滨东部地区经济的需求,也是完善黑龙江省哈佳中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体系,弥补哈尔滨和佳木斯这两个中心城市功能,改善哈尔滨市方正、通河、依兰、延寿、木兰等县域发展面貌,统筹城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产业基础及交通格局的变化等因素看,将哈尔滨市方正县打造成哈东地区城市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2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以来.京津冀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前沿课题。在这里.仅针对当前讨论的几个重要方面.谈个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产生较强的冲击,本文试图分析两次危机,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走势以及影响程度异同,提出长三角地区增强抗御危机加快转型发展的建议。一、两次危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走势1.金融危机爆发长三角经济出现明显下行(2008年至2009年一季度)。2008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已经出现逐步走低的态势,经济增速最高  相似文献   

19.
孙晓峰 《经济问题》2000,(10):22-24
两德统一以后,德国在其东部的经济建设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失误,如:劳动成本提高过快;原工业基础被破坏;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当,德国东部经济重建的过程和经验教训,说明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保护和发挥本地区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并存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域相邻近的两个以上国家,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经济联系愈紧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间谈判并以签署协定形式,相互采取比区域外国家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贸易投资政策,并在体制框架和调节机制上结合成为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经济集团.其组织形态有南南型、北北型及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与其他地区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展不大,真正称得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只有东南亚国家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