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提出应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所谓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主要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这一比例又叫分配率,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得份额越大.反之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构建包含初次分配效率、初次分配公平和其他分配公平等三个评价维度及20项评价指标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级等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发现2007—2016年我国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状态指数值稳步上升,但到2017年指数值又出现下降。比较三个评价维度的贡献显示,效率与公平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一是从效率为重向公平为重转变;二是从初次分配公平为重向初次与其他分配公平并重转变。据此,从应用指标体系、发挥其对收入分配工作评价和指导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不是孰轻孰重的关系,初次分配中的效率本身具有公平性质。针对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要对影响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区分产生收入差距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国家在微观经济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关系。  相似文献   

5.
解读农民工工资偏低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推进合理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党的十七大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提高"两个比重"的要求,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收入分配格局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二次分配没有发挥应有的公平作用;三次分配不透明、非法非正常收入扰乱分配秩序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消费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受阻、社会不公平加剧等不利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兼顾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为前提的。它的实现最终必然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初次收入分配在整个分配制度上处于基础位置,初次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动态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调整我国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在决策层面临的两难困境和政策工具选择的困境,促使我们寻找一条实现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人力资本回报低是我国初次分配矛盾的症结,人力资本的不可替代性和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职工的谈判力,为实现资本和劳动长期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该将提高人力资本回报作为调整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民消费率过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的突出表现,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国民收入结构失衡,尤其是劳动报酬在GDP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太低、收入差距过大等,是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贫富差距,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统筹兼顾三次分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已成为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要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好三次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第二次分配应更加注重实现公平;还应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注重在第三次分配中通过捐赠回报中助推社会公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影响到中国和谐社会建构的进程。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要素分配不均、居民整体收入、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地区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税收体制等方面对问题。因此,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实施城乡并重、积极开展垄断行业的革新、完善税务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完善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判断我国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是否适度,应该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收入差距的阶段性与社会承受力等方面考虑。判断差距是否适度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帕累托优化、最低保障、资源优化配制等原则。在以上认识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判断我国地区农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资源代际传递又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一大阻碍。本文借助二阶段Stackelberg博弈思想,引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源代际传递构建子代对自身资源进行最优分配的博弈行为选择模型。基于资源形成权力、权力决定利益分配的逻辑,阐释资源代际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家庭代际权力,即子代凭借家庭优势在资源竞争和利益分配时形成对他人的控制力或影响力。数值模拟发现制度选择对代际权力、社会产出和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政府应着眼于预分配来缓解再分配压力,在子代进入市场前合理配置经济和非经济资源以缩小代际差异。利用资源调配权力制衡家庭代际权力,畅通向上流动通道,形成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益分配制度是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关系的关键因素。从决策机制、股权结构、合作社文化等方面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发现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分配制度,应从完善合作社社员大会制度、规范合作社的股权结构、完善分配制度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以实现合作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双重属性,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权利机会不公平、规则制度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平。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氛围;着力推进科学发展,打牢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已经凸现,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解决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公平原则,切实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在分配领域特别是在再分配领域中更加注重公平,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有机的、动态的结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立符合正义的公平、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现有的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实现,这与基于社会契约的公平观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建立符合正义的公平观念,制定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再分配政策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等财产拥有者,是中产阶层的经济标识和首要特征。中产阶层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应是中产阶层与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关系的问题,即中产阶层的财产来路是否合理,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是否符合分配正义,中产阶层社会是否是社会财富分配合理的正义的社会。中产阶层是分配正义的产物,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是社会财富分配公正的体现。中产阶层缺乏的社会必定是社会分化不完整或是贫富过分分化的社会,必定是分配正义缺失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对于收入分配问题有了新的提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回顾中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历程,使我们了解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问题由市场机制来解决,而公平问题应当由政府来解决,不仅要注重效率的问题,而且要注重公平问题,更加注重公平是我们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居民对现阶段分配公平满意程度的认知、判断与评价,对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促进分配公平、提高居民满意程度、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11个地区958份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分配公平满意度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对分配公平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较大,但居民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相对较高。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保障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人力资本、起点公平、结果公平、社会保障对分配公平满意度的正向影响程度较大,过程公平对分配公平满意度的正向影响程度次之,而家庭劳动力人数、物质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的正向影响程度较小。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