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针对基础设施产业民营化进展缓慢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产业民营化的政府规制体系改革建议:加强规制机构的独立性,防止规制机构对国有企业的偏袒,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的规制环境;放松基础设施产业中非自然垄断环节的进入规制,并实施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的过渡性的不对称规制;改革市政公用事业和公共产品领域的规制体系;为非自然垄断环节的民营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保障,加强自然垄断环节与非自然垄断环节之间的接入规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其结果是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中国加入WTO后,自然垄断产业必须对外开放,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必然也使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由王俊豪、周小梅著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对政府制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汪秋明 《财经研究》2005,31(2):60-65,87
文章通过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出售生产能力)的最优比例取决于政府追求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中政府收入与消费者剩余的权重和国企与民企的成本差异.如果抓住了民营化时机,随着政府赋予收入权重的减小,同时国企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与民企成本差异的缩小,则国企出售的生产能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持续扩大.但是,如果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改革错过前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而成本差异又达不到临界值,理性的政府可能就错过了民营化改革的时机,将保持国有企业的垄断状况.这正是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民营化较早,则进展顺利,而某些自然垄断性产业改革较晚,则难以启动,往往要依靠强行的政策推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竞争性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对于以自然垄断产业为主的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却相对滞后。而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应是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基本动因。从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扩张两个角度,阐述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港口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和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对象。对港口产业经济特性的传统认识使之长期以政府规制和公共经营为主导发展特征,但这却导致港口服务低效率和高成本。以往研究港口产业经济特性时,一般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描述其自然垄断性,并认为有必要由政府施加经济规制。但实际上,对港口业务应该做进一步细分,以更准确地认识其经济特性。根据对港口不同业务领域规制需求的分析,在港口产业规制改革的具体过程中应该实行分类规制政策。为保障港口民营化改革的成功实施,基于对港口各业务环节不同经济特性的分类识别,提出了港口规制改革政策的基本模式,即在仍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基础设施环节保持内生规制和引进接入定价规制,在竞争性环节放松或取消规制、实行竞争强化战略,在中间领域引入激励性规制。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依据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卓  孙燕东 《当代财经》2004,(11):81-84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滞后于其他改革,这影响了整体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本文通过规制失灵、技术和需求变化、产业融合、规制理论新发展等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因素的逻辑分析,借鉴国际上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经验,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政策建议:加快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程,构建有效竞争基础;完善规制法律体系,建立独立规制机构;垂直分解与剥离重组相结合,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家》2004,(6):F003-F00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把原有单一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放松进人管制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人自然垄断产业,形成了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的格局。其结果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但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及改革后如何对市场进人、价格、质量等方面实行有效管制,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分歧,而  相似文献   

8.
徐碧祥 《技术经济》2006,25(8):13-15,18
本文提出通过民营化改革以破除行政性垄断进而提高电信产业效率这一电信产业改革路径,并提出基于电信业务的合理划分,通过组合运用民营化改革实现途径,循序渐进地对电信产业实行民营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兰桂杰 《财经问题研究》2006,(5):F0003-F0003
世纪之交,中国体制转轨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铁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和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其改革进程备受关注.研究中国铁路产业规制及其政策设计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肖兴志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等重大课题,对规制理论和铁路产业等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国铁路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2004年6月出版)是他在所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  相似文献   

10.
石涛 《经济问题》2008,342(2):37-39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逐步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但是,在规制改革过程中,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国内外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经验、教训表明,能否有效地控制规制过程中引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制改革的绩效,甚至影响到对规制改革本身的评价.引发规制风险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规制本身、市场、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三方面所引发的规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化解规制改革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高效率的基础设施产业是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我国基础设施产业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国际上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特点,提出拆分重组、引入激励机制、民营化、完善规制法律体系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方政府规制理论的变迁,使西方政府在实践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措施与经验进行简单分析,指出我国应吸收和借鉴西方成熟的规制模式,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规制模型,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有效率的政府规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陈明 《经济管理》2007,(14):91-96
关于民营化涉及到的规制改革方面,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均有道理。放松规制的依据在于引入竞争可以刺激效率的提高;城市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并非一成不变;传统的规制存在规制失灵的问题。强化规制的依据在于通过强化规制可以抑制垄断价格,维护分配效率;可以为有效竞争创造条件;民营化对社会性规制的要求提高。实际上,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规制改革既是一个放松规制的过程,又是一个强化规制的过程,从本质上属于规制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垄断产业的高收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放松规制是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放松规制对垄断产业收入的影响,并利用OECD主要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放松规制会降低垄断产业的收入,有效降低我国基尼系数,有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时机选择与时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放松规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实现阶段性突破,放松规制改革的实施需要满足放松规制改革的净收益大于补偿受损利益集团的社会成本这一硬性约束条件。同样,放松规制改革的时序设计也十分重要,不同的时序选择会导致不同的改革效果。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改革战略,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公用事业民营化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H市Y区管道燃气民营化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政府规制的需要。通过分析表明,公用事业民营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规制,而是要根据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性,调整政府规制的范围和内容。并且,政府规制框架的确立应该尽可能先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理论和实践表明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主要目标是在产业内引入适度的竞争,通过民营资本进入,增加公用事业的投入,提升产业内经营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产业的分配效率.针对我国公用事业产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民营化改革需要在产权制度、市场重组制度和公用事业监管制度三个方面的创新.体制创新的动力是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改革,改革的难点是破除我国公用事业的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成为世界潮流。美英日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垄断规制法律法规,组建了独立的垄断性企业规制机构,建立激励性规制制度,并将竞争机制和分业经营引入垄断产业。我国应借鉴美英日三国的经验,逐步放松对垄断产业的规制。  相似文献   

19.
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就是放松规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对本国垄断产业开始了放松规制的改革。从国际经验来看,垄断行业放松规制可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上升,服务价格不断下降。但中国在垄断行业放松规制改革后,出现了以国际潮流相悖的现象,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陈志 《财经科学》2004,(5):11-14
垄断企业民营化过程中,最[内容垄断的产业领域,引入竞争是必须和必然的.拍卖机制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第二价格拍卖具有非常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而在解决了进入问题时,还必须在过渡时期解决可能出现的"过渡困境"问题,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规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