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账外资金”是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各项资金。按其管理形式不同,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设置账外账管理,使企业任意支配和使用;另一种是根本无账,或设置流水账,使资金处于混乱状态,只有少部分人掌  相似文献   

2.
账外资产俗称“小金库”、“黑仓库”,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账簿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而私存、私放的货币资金和各种财产物资。多年来,账外资产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不仅造成单位和国家的收入流失,导致会计资料失真,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诱发了各种腐败现象。账外资产的来源基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采取收入不入账方式,不出具发票、不作收入凭证,以各种手段转移收入,将资金存在本单位正式账簿之外。包括各种销售收入;出租收入;投资收益;出售残次品和边角废料收入;处理各项固定…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交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相似文献   

4.
账外资金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的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账外资金往往是产生违法违纪活动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账外资金一般较为隐蔽,通过常规检查,有时很难被发现,笔者根据多年审计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审计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账外资金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账外资金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审计人员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发现的.如何发现审计线索、找准突破口,是审查账外资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杨勇 《现代审计》2008,(5):47-48
一、当前“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交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私存私放各项资金。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经营自主权和资金管理权进一步加大,而个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单位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提供了条件。账外设账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危害极大,它扩大了消费基金,侵占了国有资产,甚至让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贪污腐败的邪路。因此,内部审计在每一个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风险,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将查出账外资金作为一项主要审计程序,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经营自主权和资金管理权进一步加大,而个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单位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提供了条件。账外设账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危害极大,它扩大了消费基金,侵占了国有资产,甚至让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贪污腐败的邪路。因此,内部审计在每一个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风险,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将查出账外资金作为一项主要审计程序,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相似文献   

9.
李扬 《审计与理财》2014,(1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作未作本单位规定的财务账收入而在账外列收支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中明确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近年来,虽然"小金库"呈逐年下渐趋势,但仍有一些单位心存侥幸,有禁不  相似文献   

10.
外资产是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各项资金和物资。按其账外资产管理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账外管理,用于解决企业职工福利待遇,供企业领导支配和使用;另一种是根本无账,或设置流水账,使资产处于混乱状态,造成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的流失。本文就企业账外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审计的方法。一、企业“账外资产”形成的来源和渠道(一)截留收入形成的账外资产1.企业截留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主要是大中型国…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治理高校小金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高校"小金库"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学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繁,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有些高校并没有随之建立建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于是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交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账外的资金,私存私放,不将资金纳入学校预算管  相似文献   

12.
在财务检查和收支审计业务中,经常可以见到“小金库”与“账外资金”这两个名词,许多人认为它们基本上是一回事。而事实上,小金库与账外资金是形式相似、性质迥异、目的不同、结果有别的两种经济行为。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正确区分两者的异同,对恰当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简要分析。 “小金库”与账外资金的来源 (一 )“小金库”资金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隐匿,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部门收支,私放私存、随意支取的各项资金。其主要来源有: 1.隐匿收入、…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审计单位形成账外资金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隐蔽,但或多或少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审计实践,总结了追查账外资金的几点方法与体会,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问题的屡禁不止,原因在于现实中有适合它生存的温床。随着财务电算化的普及和各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账外资金隐蔽性也更强。但是,无论其手段多么隐蔽,都违背不了资金来有踪、去有迹的必然规律,掌握这个规律,结合审计实践,我们就能够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在延伸审计某市公路管理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护栏拆除和处置情况时,审计人员发现该处将护栏变卖收入及2003年度沥青代办费收入共计233万元存于账外,设立账外账,形成“小金库”,并试图以虚假账务处理方式掩盖这一事实。审计人员经过一周左右的内查外调,查清了全部账外资金。  相似文献   

16.
预算外资金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重要内容,笔者拟结合审计实践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审计谈谈个人看法。一、预算外资金的确认确认预算外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首要任务。对行政单位要分清预算内资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对事业单位不仅要分清预算内资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且要分清经营收入。根据财政部《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综字【1996】104号)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  相似文献   

17.
陈海涛 《会计之友》2013,(20):35-38
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资产的治理是一项长期、不断改进的工作。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资产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讨论了该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有助于此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审查行政事业单位账外资金十法衡水地区审计局杨双柱,赵春峰近年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小集体的利益,想方设法隐瞒截留收入,虚列转移资金,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帐外资金,使国家资财严重损失浪费和财政收入严重流失,查处帐外资金,会对被审单位引起强烈震动,是促进机...  相似文献   

19.
一、“小金库”的形成 “小金库”一是通过隐匿、截留各种收入形成;二是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账外形成。  相似文献   

20.
"小金库",是一个单位少数人或个别人掌握使用的非常隐蔽的资金收支,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