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高校之一,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截止2004年6月,全校共有2245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了合同金额为3500万元的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全校共有1943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合同金额近4305万元的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校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经济困难最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文化》2011,(4):44-4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5-10%,而且在比例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以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为契机,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现行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高校收费并轨以来,高校中形成了经济困难群体。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达20%一30%,其中特困生超过10%,高校的帮助任务是艰巨的。国家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困难,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帮困政策,如每年有一定量的财政专项拨款、规定各高校要按照学生收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帮困基金、各高校必须有减免学杂费办法等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现在的高校俨然是一个小社会.俗话说人多便会杂,学生管理在学校的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说弊端突出,因此探究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缺点进行一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正策略,以及为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性的探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总结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学生在个人思想、与人交往、学习态度、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际,探索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艺术类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达2536.564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突破600余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6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达176.3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6.94%,2014年高校贫困生数量将进一步增加。由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引发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高校贫困生问题,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及贫困生个人等各方面,我们只有认清贫困生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探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科学对策,进而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部分高校陷入学生突发事件的漩涡,不仅有人、财、物方面的损害,还会导致声誉受损。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在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针对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危机管理的4R理论着手进行分析,以学生工作实际为基础,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汇编为指导,提出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危机缩减管理策略、危机预备管理策略、危机反应管理策略、危机恢复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转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在如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加速转型、学生群体急剧变化的背景下,面对原有理念、体系、结构、模式与现实的诸多不适应和与学生发展需求的不相符,通过管理转型,产生管理创新,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绩效、实现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理论意义不仅在于为一所大学真正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大学提供方法论上的依据和有效的管理途径,而且也同样是使今天的学生事务管理走向科学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久仁 《中国就业》2007,(10):23-2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扩招,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逐渐走向市场、自主择业;另一方面,由高校扩招而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200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背景、意义,客观地总结了资助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娟 《活力》2007,(10):89-89
当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等为主的困难生资助体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困难,但是,笔者认为,贫困家庭学生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解困问题,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校园里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如果我们仅仅是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不注意根据其特点加强心理关注和引导,势必影响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做好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解困工作,促进这一群体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可以减少风险损失,保障学校自身的利益,有助于实现“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的政策目标。通过建立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在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为公民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提供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辅导员在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将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学生管理工作是当今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载体,承载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将其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环境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准确充分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学风校风的建设,直接关系学生的全面成长。高校教职工以正确的心态和高度的热情对待学生管理工作,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要闻月览     
《中国就业》2020,(1):26-26
11月23日至12月6日人社部开展第十七届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活动以2020届高校毕业生、往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重点为“三区三州”高校毕业生、其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会筹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校社会筹资的必要性(一)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高校的支出要求高校的传统筹资模式有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学生学费等三大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340.87万人猛增至2005年的1561.78万人,8年间在校生规模扩大了4.58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促使教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现象,严重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文章结合我校对学生欠费的管理,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欠费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欠费的管理办法,以期确保高校的经费来源,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维平 《西部财会》2013,(11):14-14
千阳县制定出台了《千阳县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入学奖励及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办法》,进一步完善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人学救助体系,整合各级各类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政策,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全县上下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0.
魏桂杰 《活力》2013,(17):50-50
近年来,各高校乘着扩招政策和"科教兴国"的东风快速发展,在学人数从1998年扩招前的108万人,发展到2012年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4%,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促使高校基建投资越来越大,项目贷款额度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目前,高校在利用贷款加快事业发展的同时出现的巨大财务风险不容忽视,甚至已是迫在眉睫.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