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4):I0005-I0005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市,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煤化工为基础、以“三大厂”(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为标志的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7年建成投产,1958年经原化工部批准,组建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1999年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3):I0001-I0001,F0002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1998年7月,整体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为吉化集团公司和吉林石化分公司,2000年3月,吉化集团和吉林石化分公司正式分立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1998年7月,整体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为吉化集团公司和吉林石化分公司。2000年3月,吉化集团公司和吉林石化分公司正式分立运行。吉化集团公司现有职工2700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800人;主要化工  相似文献   

4.
大船调头──吉化公司转机建制纪实赵海云,程建华吉化,中国最大的化工基地。吉化,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受到全国的关注。1994年12月,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正式更名为吉化集团公司以后,人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吉化”。但是,今日的吉化集团公司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相似文献   

5.
8“月28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吉林石化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化工学吉化活动25周年、吉化开工建设60周年暨《激情岁月》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吉林石化公司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严,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市委书记张晓霈,中国石油思想政治工作部总经理曲广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等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孙树祯在会上简要介绍了吉化6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愿景。部分原化工部老领导、“学吉化”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各地“学吉化活动先进单位”和近几年化工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代表济济一堂,深情回顾了25年前全国上下“学吉化”的盛况,热烈探讨了“吉化经验”在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及其在当下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共话吉化及我国化学工业的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5):F0003-F0003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市,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煤化工为基础、以“三大厂”(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为标志的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7年建成投产,1958年经原化工部批准,组建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相似文献   

7.
于万夫 《化工管理》2014,(10):42-50
吉化,“一五”期间建成投产的新中国化工长子。1957年10月25日,开工投产之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国家、人民和党对吉化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石化分公司)坐落于中国东北部风光秀丽的吉林市,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1994年,通过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创立了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作为母  相似文献   

9.
吉化企业活力分析孙裕君,张相斌,杨哲,李百尧,惠俊贤,唐静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吉化公司)作为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它的企业活力状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吉化公司企业活力进行综合分析,在全国具有...  相似文献   

10.
吉化集团的改制和发展刘树林吉化集团是以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为核心组建而成的跨省、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化工生产基地。四十年来,吉化已从五、六十年代单纯的煤化工发展成为煤和石油两条原料路线并举、多行业兼容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改造的酸甜苦辣──吉化公司股票境外上市纪实魏兆兵95年5月22日和23日,对吉化公司的广大员工来说是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两天,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经股份制改造后成立的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售的H股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12.
正吉林石化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吉化积淀了十分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在创业发展初期,吉化就形成了企业精神和作风的雏形。上世纪80年代,吉林省和化工部分别做出学吉化的决定,帮助吉化建立了一套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78年由化工部直管转为吉林省管理,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1年重组分立为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2007年重组整合为吉林石化公司。截至2013年末,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60万吨,主体装置67套,生产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总资产317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相似文献   

14.
于万夫 《化工管理》2014,(16):37-51
1989年9月,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在吉化隆重举行。会上,化学工业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活动的决定”。紧接着,1989年10月,化工部组织并派出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在跨度一年半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5.
股分制改造的酸甜苦辣──吉化公司股票境外上市纪实(之四)会里据事先拟定的工作程序,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之后,先作为国有独资公司,然后再转换为境外上市的社会募集公司。这一过程,虽然在构想吉化股份制改造之前即已纳入经过国家严格审定的工作计划,虽然...  相似文献   

16.
吉化建设公司是一个具有四十四年光辉历史和拥有七千多名职工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现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李刚,多年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以“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深化改革为动力,科技进步为先导,调整产业结构为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工业在65年风雨历程中发生过许多事件。而20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全行业“学吉化”活动,最令人难忘。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和奋斗,当时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作为“共和国的化工长子”,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1989年7月和9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原化工部先后做出了“学吉化”的决定,并在吉化召开了现场会。随后,原化工部在吉化召开了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学吉化”现场会,总结出了吉化的五条基本经验、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企业活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管理;坚持自力更生,推进技术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四有”队伍;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班子建设。四种革命精神是:苦干实干、不十白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一丝不荀、坚持不懈的从严治厂精神;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不断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积极奉献精神。如今,“学吉化”活动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吉化精神、吉化作风却扎根在很多化工企业中,已经转化为振兴我国化学工业的巨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这一段经历,仍觉得吉化经验具有浓厚的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公司)是吉林省工业企业的标兵,是省经济的主要支柱企业。在学吉化的过程中,我们都切实地体会到他们成功的经验,“自觉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艰苦奋斗,争先创优,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在“厂办科研”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有幸走访了吉化公司,体会了吉化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他们大抓厂办科研的经验。本文就吉化公司原属企业厂办科研的情况,从厂办科研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厂办科研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加强厂办科研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以山中云气常白而得名,以宝藏丰富而蜚声中外。座落在长白山余脉中的元宝山却没有因长白山的驰名而扬名。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矿山,却用山的慷慨,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养育着吉化集团公司明城矿两千多名职工和近万名家属,与吉化明城矿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以“三大化”为主体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正式成立时,明城矿即成为吉化公司的成员单位之一。40多年来,开采矿石数千万吨,创造利税数千万元。企业由单一的矿山开采发展成为拥有15万吨/年水泥、3000吨/年三氯化铝等多个系列品种的综合性企业。明城矿…  相似文献   

20.
《激情岁月——顾秀莲与学吉化》一书,再一次把我们带到了当年“学吉化”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89年全国化工行业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学吉化活动,是镌刻在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段铭文,是烙印在中国化工人脑海深处的一段记忆,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建设的一段历史见证。吉化经验经过全行业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着我国化工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