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以低筋面粉、莲子粉为主要原料,鸡蛋为辅料,木糖醇、白砂糖、蛋糕粉为主要添加剂,对莲子蛋糕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方法,研究确定低糖莲子蛋糕的最佳配方工艺为:低筋面粉90 g,莲子粉30 g,木糖醇100 g,白砂糖60 g,鸡蛋300 g,大豆油20 g,上火180℃,下火150℃,烘烤20 min。  相似文献   

2.
云文 《致富之友》1995,(3):25-25
淀粉软糖的制作淀粉软糖是以淀粉、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经熬制而成的一种软糖,是淀粉深加工产品之一。其质地软糯而略带有弹性,明亮似半透明状,口味清甜不腻,咀嚼时绵软爽口,很受消费者欢迎。制作淀粉软糖的原料配方及比例为:淀粉13-25%,白砂糖73-83%...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早籼米、粳米、马铃薯、绿豆和甜藤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单因素试验及感官评价对复合营养方便米粉的配方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米最佳浸泡时间为2.0 h,最适颗粒粒径为80目,最佳熟化温度100℃、时间4 min.以早籼米35 g、粳米30 g、马铃薯10 g、绿豆10 g、甜藤粉0.4 g及黄原胶2%为原料加工的复合...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幼儿的食用需求,研发了一款外形可爱、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的卡通类营养强化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青汁猕猴桃山药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玉米淀粉15%、青汁粉18%、猕猴桃96%、山药15%、鸡蛋140%、玉米油30%、白砂糖15%、维生素D3 10μg和L-乳酸钙600 mg,烘烤温度为上火200℃、下火180℃,烘烤时间20 min。在此配方和条件下制作的蛋糕色泽青绿,口感松软,既有猕猴桃的甜酸清爽,又有青汁清新的青草味,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任龙梅 《现代食品》2021,27(3):116-118
本文在普通饼干的基础配方上,添加豆渣粉、全麦粉、低聚果糖等原料,以提高膳食纤维含量以及适口性为主要目的,研制出富含大豆纤维的高膳食纤维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质构硬度和营养价值等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豆渣膳食纤维饼干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全麦粉45 g,豆渣粉35 g,油脂40 g,白砂糖15 g,低聚果糖10 g,食盐0.4 g,鸡蛋5 g,小苏打1 g。按照此配方生产出的高膳食纤维饼干,色泽为均匀的金黄色,且具有豆香味,甜度均匀,口感细腻酥脆。  相似文献   

6.
以红薯叶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黄油、木糖醇、红薯叶粉、食用油、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进行配方优化,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糖红薯叶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低筋面粉为基准,食用油添加量15 g、白砂糖添加量3 g、木糖醇添加量20 g、黄油添加...  相似文献   

7.
郑惠超 《现代食品》2020,3(5):83-86
本文以葛根、红茶为主要原料进行复合冻的研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了葛根淀粉、红茶、白砂糖和鱼胶粉对葛根红茶冻的颜色、组织形态、风味、口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100 mL纯水、1.5 g葛根淀粉、2.5 g红茶、4.5 g鱼胶粉、9 g白砂糖.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的葛根红茶冻呈咖啡色,质地均匀、口感顺滑、细腻.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前期牛轧糖的市场调研、消费者诉求及相关文献对传统牛轧糖的配方进行考察并优化制作工艺.以苦杏仁和甜杏仁为主要原料,以海藻糖代替部分白砂糖,研制一款兼具营养保健功能的低糖健康牛轧糖.为优化双杏低糖牛轧糖的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结合质构检测值为指标确定最优工艺配方(以总糖浆质量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以黑米、玉米淀粉、红曲和大豆分离蛋白粉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米香肠的最佳加工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米香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猪瘦肉800 g、猪脂肪200 g、黑米50 g、玉米淀粉60 g、红曲10 g,复合其他的调味料.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开发杂粮健康食品,本研究选用玉米、燕麦、木薯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不同用料的配比,利用线性规划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得出最低成本的产品配方,并通过感官评价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基础配方最终为小麦胚芽粉46.5%、玉米粉7.5%、谷物糊粉层14.5%、燕麦8%、山药粉8%、木薯粉3%、木糖醇12.5%。该配方营养均衡合理,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9g/100g,NRV%高达36%,达到国家高膳食纤维食品的规定;蛋白质含量高达21.8g/100g,属于高蛋白冲调食品。  相似文献   

11.
雷磊 《现代食品》2022,(4):63-66,73
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本文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方案,以感官评分为综合评价标准,确定了紫薯山药曲奇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以100 g低筋面粉为基准,紫薯山药曲奇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紫薯粉添加量13 g、山药粉添加量6 g、绵白糖添加量51 g、无盐黄油添加量81 g及鸡蛋添加量30 g,在上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猴头菇、燕麦粉、奶粉为原料,开发一种猴头菌固体饮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等实验方法对猴头菌固体饮品的配方进行研究,得到猴头菌固体饮品的最佳配方为猴头菇粉37%、奶粉30%、燕麦粉11%、糖22%、二氧化硅0.12g/10g、β-环糊精1.0g/10g,由此配方得到的产品在风味和速溶性方面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柚子皮的浪费问题,提高柚果附加值,以柚子果皮为原料,通过清洗、热烫、硬化和调味等工艺研发一种川味柚皮凉菜.将硬化后的柚子皮进行调味,以辣椒油、花椒油和味极鲜酱油添加量作为试验因素,感官得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川味柚皮菜最佳调味配方.所得最佳调味配方为食盐3 g、白砂糖1 g、鸡精2.5 g、姜蒜汁3 g...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薏仁粉糊化提香试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薏仁粉在140℃的条件下糊化20 min有利于改善薏仁米阿拉棒的口感.经过正交试验得出薏仁米阿拉棒的最佳制作配方为薏仁粉与低筋粉比例为1:2、黄油添加量20 g、白砂糖添加量35 g和小苏打添加量0.4 g,薏米仁阿拉棒的最佳加工工艺为上火...  相似文献   

15.
不同试验磨对小麦制粉品质和小麦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我国常用的15台由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试验磨所制得的小麦粉品质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能试验磨制粉对小麦的制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破损淀粉和小麦粉颗粒度以及表征面团筋力强弱的粉质稳定性参数和吹泡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破损淀粉含量与粉质吸水率和稳定性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馒头品质评分相关性显著,有可能成为小麦试验制粉品质的评价指标之一,用于对试验制粉操作进行评定,但是具体评价方法尚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姜黄素为芯材、蛋清粉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备姜黄素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20,蛋清粉与明胶配比1∶1,乳化剂与芯材质量比2∶1,包埋温度50℃,包埋时间10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姜黄素包埋率可达到86.696%。  相似文献   

17.
原料:花生150g,白砂糖70g,清水60g,盐1/4小勺,花椒粉2小勺,辣椒粉1小勺,孜然粉1/8小勺,熟淀粉适量. 做法:将提前烤熟的花生剥去红衣.在炒锅中倒入清水以及白砂糖,中小火开始熬制糖浆,熬制糖浆期间,不时用木铲搅拌,以防糊底.待糖浆逐渐变得粘稠,冒出许多泡泡且颜色微黄时,转小火,依次将盐、花椒粉、辣椒粉以及少许的孜然粉倒入锅中,用木铲不停搅拌至调味料与糖浆完全混合.此时把事先准备好的花生和炒熟的淀粉倒入锅中,快速翻拌至完全粘裹上调味料糖浆,即可关火.  相似文献   

18.
邓峰 《现代食品》2021,27(3):91-94
本试验以牛肉为主要原料,在牛肉丸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对牛肉丸腌料及其用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法评定,进一步探究和确定牛肉丸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牛肉丸品质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酒的用量>食醋的用量>食盐的用量,0.5%食盐、8%料酒、3%食醋可得到最佳腌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每期鱼肴     
<正> 1、炒鱼片:黄鱼、青鱼、草鱼等。 配料:鱼肉四两,冬菇片五钱,笋片五钱,青豆少许,蛋清一只,黄酒三钱,食盐一两,味精二分,淀粉三钱,白汤三两。 制法:鱼片放在容器中,先加入少许盐,黄酒拌和后加入搅匀的蛋清,至均粘  相似文献   

20.
周丽  彭吴  文瑜  包小玉  陈涛  熊双丽  陆爱霞 《现代食品》2021,27(3):95-98,112
为研究高膳食纤维濑粉的最佳工艺,本试验以大米粉和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菊粉和魔芋胶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濑粉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膳食纤维濑粉的工艺参数为大米粉∶玉米粉=1∶4、菊粉添加量6.5%、魔芋胶添加量2%,测定最优组的濑粉与纯大米制作的濑粉的理化指标,经比较得出高膳食纤维濑粉的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