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在讨论中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8条首次在立法中明确劳动先合同义务,这无疑应予以肯定。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使原已失衡的劳动关系更不平等。本文分析劳动先合同义务的特殊性及如何构建劳动先合同义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在讨论中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8条首次在立法中明确劳动先合同义务,这无疑应予以肯定。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使原已失衡的劳动关系更不平等。本文分析劳动先合同义务的特殊性及如何构建劳动先合同义务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雯 《经济师》2005,(5):66-67
缔约过失责任是1 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特殊责任制度,我国早期民事立法及新合同法对此也做了一定的规定。但由于理论争议较大,缔约过失责任的实践产生了一些歧异。文章拟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着手,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赔偿范围作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4.
谭文培 《经济师》2005,(4):65-67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订立合同中违约一方当事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违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大致有四种学说 :侵权行为说 ,法律行为说 ,法律规定说 ,诚实信用原则说。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缔约过失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 ,必须实施了违反先契约义务之行为 ,有缔约一方信赖利益损害事实存在 ,缔约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缔约过失责任既不同于违约责任 ,也不同于侵权责任 ,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必须以信赖利益为依据确定 ,且不超过履行利益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这项新的合同法律制度,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安全、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易秩序,树立诚信交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表现形式、构成要件及它与合同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界定等几方面进行简要探讨和研究。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基于未履行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一定的损失的事实,负有过错责任的当事人应承担的相应民事责任。一、缔约过失…  相似文献   

6.
顾正阳 《江南论坛》2013,(12):33-35
在劳动合同的订立阶段,缔约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对方信赖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劳动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规定仅限于三种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当大胆适用一般民事法律规范中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规定来解决劳动合同订立阶段的问题。一、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认定劳动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可按照民法中认定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规则,结合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加以认定。笔者认为,劳动合同中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晨 《经济论坛》2006,(13):132-133
传统的合同理论和制度重视合同关系,关于违约的救济措施相当完备。但在合同因一方当事人缔约时的过失不成立或无效时,如何保护受损失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就成为违约责任不能解决的问题。缔约过失责任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产生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建立,不仅完善了债法理论体系,而且是保证合同法有效发挥和调整商品流转关系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及构成要件1.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缔约过失责任,又称先契约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致使另一方的利益受损而应承担…  相似文献   

8.
李婷 《当代经济》2007,(13):40-41
缔约过失理论自1861年由德国法学家椰林提出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上和司法制度对该制度有着不同程度的采纳和适用.我国合同法在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益的立法经验和成功的判例学说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合同法中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作了专门规定,实现了对缔约当事人信赖利益的保护.但同时也存在赔偿范围、适用范围、举证责任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力图从这些方面,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现状作粗浅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浅议缔约过失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秋霞  姚清菊 《经济师》2002,(12):71-71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合同义务 ,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时 ,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文章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赔偿范围、法律基础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法债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提出使缔约阶段也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进一步完善了债法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对缔约失责制度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却不适用于劳动合同,从而造成我国劳动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为了弥补劳动权利救济的缺陷,确立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劳动合同属于兼具有公私法性质的社会法调整,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与民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比在适用主体、归责原则、适用范围和赔偿范围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从制定、修改、颁布到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雇成本是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以企业态度调查为依据,探讨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企业解雇成本及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合同法》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劳动合同法》增加企业解雇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调整手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顾相伟 《经济经纬》2008,42(2):170-172
劳动合同法是顺遂法治潮流应运而生的。劳动合同法当然是要保护劳动者,但这并不是唯一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劳动者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并促使企业提高有效竞争力。尤其是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希冀唤醒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它从一个侧面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全国近600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合同期限、招聘、用人成本、解雇和经济补偿、用工灵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明显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了劳动合同期限,增加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数量;促使招聘和解雇决策更谨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人成本,限制了用工灵活性。这些影响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继翔 《经济问题》2008,(10):43-46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法律的变化对上市公司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在排除了企业上市、股权分置改革等可能原因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这表明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明显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与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劳动密集程度和所处地区市场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究竟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国内尚无此问题微观角度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通过计算劳动力供给跨期弹性,分析新法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的跨期弹性变小.新法的实施达到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稳定劳动力供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A standard tournament contract specifies only tournament prizes. If agents’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on a cardinal scale, the principal can complement the tournament contract by a gap which defines the minimum distance by which the best performing agent must beat the second best to receive the winner prize. We analyze a tournament with two risk averse agents. Under unlimited liability, the principal strictly benefits from a gap by partially insuring the agents and thereby reducing labor costs. If the agents are protected by limited liability, the principal sticks to the standard tournament.  相似文献   

19.
生态法治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法理论的创新,更需要具体生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主要包括在法律上明确生态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依靠法治化的经济手段促进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制度,科学设定和考核政府的生态义务,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健全生态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China Economic Journal》2013,6(2):158-171
Well-intended employment protection legislation may have adverse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uses Chinese firm-level data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China’s Labor Contract Law, effective on January 1, 2008. My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ve to public firms, private firms as a whole were negatively affected in terms of firm-level year-to-year employment changes. The law had negligible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firms with high wages. At the same time, employment fell and wages rose in firms with low wages. Moreover, firms who did not train workers intensively to acquire firm-specific skills had more job turnover than firms who did. Finally, I study how labor demand responded to the law along the extensive margin. For regions that experienced abrupt declines in labor mobility, possibly due to stricter labor regulation enforcement following the enactment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firm exit rose significantly, suggesting large incidence of mass layof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