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营大中型企业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本文打算就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几种主要改革模式的特点、内容、财务制度等方面作一浅析比较,并就目前上海国营企业在产品结构、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对适宜采用何种改革模式提出个人意见。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之路 深化改革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讲,是需要理顺价格体系、健全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从企业的内部环境来讲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贯彻“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让企业放开手脚,有权自主经营、自我积累、  相似文献   

2.
试论转制中的企业行为黄松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包含了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行为。对政府来说,不仅要放权,更重要的是转变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对企业来说,不仅要敢用、用好自主权,更重要的是转换经营机制,成为“四自”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企业两...  相似文献   

3.
上海分析仪器厂是上海首批被批准为完善经营机制改革“仿三资”模式试点单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值增长了31%,利润增长了116%,这充分证明转换经营机制确实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效途径。那么,转换经营机制又是如何增强企业活力的呢?试以我厂改革的事实作如下回答。 一、企业资金的增值能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我厂实行仿三资模式后,新的税收、财务政策和会计制度给我厂资金的增值能力注入了活力。如: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自国有企业实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股份制改革以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股份制的“形似”问题似乎已解决,然而,公司的运作与过去相比在经营机制上还没有完全转变,因此解决股份制“神似”的问题就成为新的课题。目前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前一思路由于国有制产权固有的“所有者虚位”和“所有权行政化倾向”难以从根本上克服,趋同的选择是采取“掺沙子”模式,即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或所有权多元化。后一  相似文献   

5.
<正> 转换银行经营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市场活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银行经营机制的作用。一、当前银行经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之一,银行现行体制与企业运行机制不协  相似文献   

6.
(一)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 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质就是要真正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组织。其必要性在于: 首先,从银企关系看。一方面,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受到企业能否顺利转换经营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银行经营机制转换又可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形成外部资金压力,硬化信贷约束,解决企业吃银行资金“大锅饭”的问题。搞活企业,必须先搞活银行,企业在转换机制,银行更不能滞后。 其次,我国专业银行出现行为扭曲和短期化,主要是没有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因此,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构建和优化专业银行自我控制机理。从根本上说,专业银行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必须以科学的经营机制为基础,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和风险制约能力的银行。  相似文献   

7.
<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作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银行也必须转换经营机制,积极适应和主动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最近,笔者就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分别走访有关专业银行和企业,对转换银行经营机制的背景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只有实现银行机制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才能健康发展 (一)资金运动的联系。资金运动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供应。要使这些资金实现“二重支付,二重归流”的方向运动,使资金正常周转,实现良性循环,这  相似文献   

8.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它的目的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道。金融工作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面临着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适应企业转换机制的要求,为企业转换机制服务,把企业推向市场;二是如何在多变的市场情况和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信贷资金的安全和增值。也就是说,存在着如何加强服务和如何加强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企业改革的障碍银行与企业改革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1、现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办法,不适应社  相似文献   

9.
丽水市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和全国的中等发达地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立的丽水分行,业绩极为优秀,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员工“效益”俱甚佳.其基本经验是:“贷小、贷农”的市场定位,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十分重视“本土化”.此案例可以成为中小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范例,它带来的政策启示主要是:对于城商行尤其中小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①应当“渐进”,不宜一步跨得太远;②应当“自愿”,不宜“强制”推动;③关于跨区域发展的条件,除监管指标外,还应当重视经营机制、内控能力、市场定位等等;④应当鼓励优秀中小型城商行进入中等(甚至以下)发达地区,并且为之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朱公萍 《上海会计》1995,(10):17-18
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转变会计职能的认识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吴泾化工总厂朱公萍“反映”和“监督”,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广大会计工作者公认的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会计的职能应如何适应形势而在其内容上作相应...  相似文献   

11.
上钢三厂作为本市完善经营机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企业,正以比照“三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模式,阔步走在企业深化改革试点的大道上。在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早抓紧抓好企业财务工作的改革,以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 一、改革企业财务工作是当前转换经营机制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 企业的财务工作,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就要求企业财务工作,同步适应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需要。 首先,这是由企业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供销商业企业实行的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四放开”,是当前流通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四放开”的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由于目前供销商业企业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银行信贷资金构成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银行商业信贷管理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供销商业实行“四放开”特别是经营放开,给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信贷资金的计划性难度加大。“四放开”后,供销商业企业除农资专营商品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计划性、规律性外,生活资料、农副产品和其他工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债市场长期低迷不振,不能充分发挥促使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使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功能,“重股票、国债轻企债”的倾向和国企的传统经营机制提制约企债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企债市场已逐渐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企业债券发行和流通市场,以促使企债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家正在深入改革经济体制,深化企业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上,财会工作要为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服务。所谓企业的经营机制,“狭义的理解是指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及其所包括的各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份;广义的理解是指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正常运行(也就是进行有效的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及其总和。”(注)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是由很多分支系统组成的,财会工作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系统,对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管  相似文献   

15.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划小内部核算单位上海电站辅机厂总会计师于传钰我厂是上海市“仿三资”改革的试点企业之一,进入了转换经营机制的快车道。企业自主走向市场,政府不再为企业经营亏损“输氧补液”,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命运。在外部关系逐步理顺的情况下,我厂把改革的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这是产品经济的产物。从自身原因来看,国营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经营上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在生产上缺乏产品质量意识,在分配上缺乏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就是要把企业塑造成市场主体,使企业具有活力,使市场成为企业竞争、优胜汰劣的大舞台。丛这一点来讲,银行的作用可以归结为“支、帮、促”三个字。首先,从贷款上支持和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积极主动适应市场,进行机制转换的企业,无论是原有贷款需求,还是由于改革内部经营机制而  相似文献   

17.
企业“四放开”(即:经营、价格、分配、用工放开)以后,还要不要搞财务分析,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企业财务分析是企业财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经济信息反馈,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的有效手段。可是,目前有许多实行“四放开”的企业对财务分析的意识淡化了,有的企业甚至完全放弃了此项工作。他们说:“企业‘四放开’了,内部经营机制、管理机制都已变化,经营决策是随市场之变而变,业务、财务也随机、随市应变,编个会计报表反映一下资金及  相似文献   

18.
一、国企改革的过去和现在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现阶段银行要适应企业的新机制,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转换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一、银行必须实行企业化经营,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之走向市场。作为经营货币的银行,已不能只管“输血”发救济了。企业要转换机制.就必须打破“大锅饭”,不能再躺在国家银行身上要供应,同时专业银行也只有打破中央银行的“大锅饭”,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才能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封住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20.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 ,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不仅应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 ,还应体现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经营管理标准化的要求 ,以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此 ,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至少应体现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产权关系明晰化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决定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必须以产权制度的创新为前提。产权制度问题不解决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松弛的局面就无从改观 ,企业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