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1971~2010年碳排放数据,运用IPAT模型检验G20国家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变化的差异性。结果发现:(1)经济增长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正向驱动因素,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也是重要的正向驱动因素;(2)能源强度是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的主要负向驱动因子,但同时又是一些国家(如法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和沙特阿拉伯)碳排放的正向驱动因子;(3)能源碳强度在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南非、俄罗斯联邦、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作为负向驱动力正在抑制碳排放的增长,而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仍然作为正向驱动力在推进碳排放的增长,但其增长趋势已出现明显下降。无论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依据各自影响碳排放增长的首要正向驱动因子和负向驱动因子制定相应的适应性碳减排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各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行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与SDA法相结合的LMDI分解模型,根据能耗增长特点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包含能源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变动的技术效应和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变动的最终需求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耗增长的时段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1997-2010年间,各阶段"三驾马车"引领的最终需求效应不单是规模庞大,也应相对稳定,能耗增长的异常波动主要取决于技术效应;(2)能源强度效应一直起着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而中间投入结构自2002年后向高耗能依存特征转变,成为能耗增长的推动因素;(3)2006年开始实施的能源强度政策有效改变了能耗增长轨迹,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扭曲了政府政策执行的初衷、方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1993—2012年甘肃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有:(1)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是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3)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均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均推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的减排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浙江省也为此作出众多努力。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及结构分解方法对浙江省2002—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生产排放量都大于消费排放量;最终需求、调入及进口是导致消费排放增加的三个主要因素;出口规模是影响出口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中间投入效应有一定的改善;单位产值能耗效应也有较大改善;单位能源碳排放效应非常小,改善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工业能源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省会城市工业能源消费驱动因素具有很强代表性。文章使用LMDI模型将南京工业能源消费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社会富裕效应和人口效应。结果表明,社会富裕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人口因子次之,能源结构因子对能源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而能源强度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经济结构因子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抑制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检验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有利于减少CO2排放,但牺牲了经济增长;2008年前后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经济代价存在差异,2008年前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相反方向,人均GDP较高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不同行业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服务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风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厘清在不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中国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的政策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和扩展的LMDI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市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宏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1989—2016年,上海市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呈较快上升趋势,始终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上海市碳排放结构从此前的煤炭、电力、煤气三大主体逐渐转变为电力、汽油、天然气;清洁能源的碳排放占比逐步提升;(3)上海市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收入水平效应和人口增长效应,而抑制因素依次为能源价格效应、能源技术效应、能源支出效应、消费意向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上海发展低碳社会、清洁城市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依据甘肃省1995—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估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老龄化率、城市化率等人口因素,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经济因素和能耗强度与产业结构等技术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态势;(2)人口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3)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第二大驱动因素;(4)产业结构是影响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第三大因素;(5)能耗强度尽管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准确识别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1952~2018年的年度样本数据,并通过构建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和具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测度进口、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长期均衡视角下,出口、进口贸易和产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协整关系,其中出口、进口贸易增加对产出的拉动作用小于其下降带来的抑制作用,并且出口贸易对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第二,在短期动态视角下,出口贸易上涨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对产出具有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上涨冲击对产出起初具有正向促进效应,随后快速转为负向抑制效应,最后渐进地转为正向拉动效应。第三,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等重要时间点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表现出逐渐减弱的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表现出稳步增加的促进效应。因此,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中国应继续实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同时也应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以创新驱动代替过去的要素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逐步告别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从需求与产业两个视角对影响后世博时期上海经济长效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需求是直接带动上海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3)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在此实证结论的支持下,文章提出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等建议,以促进上海市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空间误差模型,考察了2000-2012年中国大陆各个省际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省份间的经济增长率空间集聚分布规律明显;考察期内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性;四种空间关系均会对经济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其中几何中心距离关系影响最为明显;模型均显示出区域间的正向相关,而以空间固定时间不固定效应相关性最高。据此提出要结合区域间的能源禀赋、环境约束等实行差异化的政策,以保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正向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总量、产业、消费、投资、科技、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动力源于消费、第三产业、工业、投资等因素,但与科技、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关联性偏小.据此,文章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消费、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制造业碳排放驱动因素、锁定状态与解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和岭估计法,分析安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能源消费结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从业人数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255、0.235和0.222;技术因素呈负向作用,弹性系数为-0.175。并且,安徽制造业碳排放集中于4个细分行业,总体上处于总量上升、强度下降的"相对解锁"状态,迫切需要提升能源利用率,调整细分行业结构,培育低碳制造园区。  相似文献   

15.
电力产业布局不仅影响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格局,同时也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多区域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比较分析区域配置和跨区配置两种不同的煤电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区域配置的煤电布局方式,跨区配置有利于拉动送端地区①的经济增长,促进送端地区与受端地区②的产业合理化分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单阶段随机前沿方法,对2001-2012年我国四大经济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经济区在样本期内的能源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001-2005上升水平较缓,自2006年起效率上升速度加快,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减耗政策效果明显;能源效率总体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典型区域分布特征。对非效率因素的整体分析表明能源效率同能源投资、引进外资间为正相关,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中国迎难而上,果断抗疫,精准复产复工,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出口在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实现正增长,消费由于疫情导致的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减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出现了明显放缓。展望中长期发展,应积极培育需求,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通过推动经济地理再布局,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在产业有序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保经济安全底线,重点关注产业链、能源和金融三个领域的安全问题;优化互联网平台监管。  相似文献   

18.
朱思翘 《科学决策》2021,(11):133-145
中国沿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开放潜力和发展空间,是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有助于中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文章基于2013-2018年沿边106个边境县市的经济数据,对沿边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实证分析,并将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实施前后的驱动因素变化进行对比,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消费、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等内在因素以及政策环境的外部因素对沿边地区经济增长驱动机制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作者分析了河北省42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依据能源消耗的波及效应将产业部门分为四种类型。根据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特点,第二产业比重大,能源消耗总量大、强度高,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该文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四种类型的产业部门在能源消耗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