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案例1:美国汽车弹簧垫圈反倾销案 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和生产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美国倾销,给美国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11家涉案企业中,只有一家由农民自发办起来的乡镇企业——杭州弹簧垫圈厂应诉。洋官司足足打了10年。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10,(4):102-103
◆直面美国双反调查中国企业没有退路——新年伊始,美国便再度发动“贸易战”,裁定向中国产织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但有企业因积极应诉而被免于制裁。这家免于被美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公司是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之所以能被免于制裁,全因姚明织带敢于同美国商务部“交战”,一直坚持应诉。选择“放弃”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当地时间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了最终裁决听证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代表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美国不能向应诉企业加收任何“反倾销税”。这标志着中国加入WTO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以中方应诉企业的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张亮 《WTO经济导刊》2004,(12):75-77
彩电案,家具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愈演愈烈。由于美国在反倾销中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中国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并不是通过它们的国内销售价格确定,而是通过生产要素方法这个特殊的“游戏规则”确定。中国应诉企业只有驾驭好这个特殊的“游戏规则”,才能在美国反倾销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倾销制裁正化“玉帛”,而美国对中国彩电 反倾销又举“干戈”。企业必须积极应诉,拿起保护自身的盾牌,将 “干戈”化“玉帛”。  相似文献   

6.
出口企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手根据美国反倾销法律和规则积极应诉,另一手则准备运用一切可能的法律救济手段抗辩到底。毕竟,美国司法审查体制为应诉企业提供了获得救济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7.
解析印度反倾销调查中的市场经济地位待遇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至2005年底,印度共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88起,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赶超”欧美之势。从应诉结果看,与个别审查和承认中国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欧盟相比,中国企业在印度成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比例也要低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贸易》2003,(6):33-33
中国出口美国的无汞碱性电池数量每年约为1亿多只,在中国电池年销量中的比例不算大。但是,如果中国企业不应诉,或者一旦应诉失败,美国将可能采取永久排斥令,使得中国生产的无汞碱性电池永久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陈莺 《销售与管理》2004,(10):50-51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最终裁决听证会,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应诉企业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随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53家生产出口球轴承企业相继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确认信息。至此,历时十四个月之久的入世后首起中美反倾销案以中国应诉企业全面获胜而结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不断加剧,反倾销金额大幅增长,所涉及产品和产业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放缓,削弱了中国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在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华贸易长期存在大额逆差、失业率居高不下、反倾销措施隐秘性强和巧妙利用WTO规则漏洞。提出尽快确立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提高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应诉,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最终裁决听证会,以4对0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应诉企业对英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随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53家生产出口球轴承企业相继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下旬,两则关于针对中国企业的“双反”(即反倾销与反补贴)消息皆来自于加拿大,一则是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在对华镀锌钢丝“双反”调查终裁中认定无损害,因此将不对这些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另一则是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公布对铜管“双反”案的初步调查结果,中国两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4.6%和12%,反补贴税率为2.6%和2.9%,未应诉的企业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税率分别为1098%和14.5%。关于第二则消息,2013年12月18日之前,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公布调查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6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该公司主动应诉英国泰莱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泰莱三氯蔗糖公司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专利调查的判决最终取得胜利。这是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唯一一家主动要求加入“三三七调查”并最终胜诉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4.
规避国际反倾销风险的会计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可谓努力应诉,但收效并不理想。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笔认为除了有效的积极应诉抗辩以外,合理规避应该是上策。  相似文献   

15.
周灏 《财贸经济》2011,(10):75-80
中国是世界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由于每年遭受到大量的反倾销,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出口企业成为反倾销案件中的涉案企业。虽然我国涉案企业的应诉率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涉案企业不应诉的情况。涉案企业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胜诉预期”状况对是否积极应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应诉结果的预期如何对应诉与否的决策产生影响、哪些因素对胜诉预期有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涉案企业胜诉预期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最终裁决听证会,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应诉企业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决中国输美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随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53家生产出口球轴承企业相继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确认信息,至此,历时十四个月之久的入世后首起中美反倾销案以中国应诉企业全面获胜而结案。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月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黄原胶作出反倾销初裁,计划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为21.69%-154.07%。这是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常见应诉结果。美国对华反倾销诉讼中,很多应诉企业采用分别应诉的做法,通过证实本企业具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数量最大的国家,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又屡屡受挫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而很难胜诉。“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外贸、取得与他国企业平等地位的最大绊脚石。而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包含俄罗斯、巴西等55个发展中国家和新西兰在内,仅有56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要想获得诸如欧盟、美国等主流发达国家的认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年产值才一两千万元,年上缴利税才一两百万元,吉邦食品(云南)有限公司之所以引起《商界名家》的关注,是因为偏偏是这样的小企业却做出了在我国食品出口生产行业乃至整个外贸出口行业发展史上都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的事情:美国有关方面指控包括吉邦在内的36家中国食品出口生产企业的产品——蘑菇罐头构成倾销,吉邦经过近5年的艰难应诉(光律师费就花了30万美元),使其出口美国的蘑菇罐头关税从158.8%逐步降到了0,成为我国第一个独立应诉国外反倾销诉讼而胜诉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春  巩爱凌 《商业研究》2004,(5):163-164,181
中国企业近几年频繁地遭受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反倾销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路上的“拦路虎”。针对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应诉对策 ,并且对应诉之道并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