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事相继"的特点使《左传》的叙事语言很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春秋以来形成的"雅言"的体现。《左传》的叙事语言就是在雅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的典范。在《左传》文本中,主要体现于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2.
作为莫泊桑代表作之一的《米龙老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爱国主义者米龙老爹的英雄形象,通过对米龙老爹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性格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英勇抗战、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艺术美体现在:通过冷静客观的描叙含蓄地表现出主观倾向;以逼真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倒叙的手法运用;双重人称叙述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资本论》的叙述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指出:对于理论体系的叙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无疑是科学正确的方法。纵观《资本论》三卷,马克思安排的商品——货币——资本——阶级的范畴次序正是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因此.就《资本论》整个理论体系而言,无疑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叙述方法的成果。但是当我们考察《资本论》的具体叙述细节时就发现:逻辑的进程并不是处处符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确定在文字叙述上有所差别。据此,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讨论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量的确定,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一致的,其文字表述上的差别是由这两部著作中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叙述次序的区别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庙,将毁焉;子太叔(郑国大夫游吉──引者注)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历代的注家都把“执用”的“用”字释作器用。失之于泛。盖“用”释为器用,其义未得明确。今按“用”与镛为同音相假,故用可假为镛,用为镛的本来字样,用是古代的青铜农具;《左传》以载“执用”即执镛。  相似文献   

6.
《经济论坛》2009,(18):F0004-F0004
献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多文人名士,多文物古迹。献县文化底蕴深厚,汉武帝异母兄长献王刘德,在此建日华宫,广揽经学博士,整理、校勘儒家经典,《诗经》、《左传》得以流传后世,使献县成为儒家文化的再生地;班固在《汉书》中称汉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左传》是包含着多样的叙事模式的史传文学的典范。《左传》作为编年体史书开中国叙事文学的先河。对于叙事作品,如果把人物拿掉了,那几乎就称不上是叙事了,人物可以说是叙事的灵魂。"正如亨利.詹姆斯在一段常被引用的话里所说的:‘除却决定情节之外,人物还能是什么呢?除却表现人物之外,情节还能是什么呢?’"这段话,无疑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物是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左传》是包含着多样的叙事模式的史传文学的典范。《左传》作为编年体史书开中国叙事文学的先河。对于叙事作品,如果把人物拿掉了,那几乎就称不上是叙事了,人物是叙事的灵魂。"正如亨利.詹姆斯在一段常被引用的话里所说的:‘除却决定情节之外,人物还能是什么呢?除却表现人物之外,情节还能是什么呢?’"这段话,无疑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物是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王晓 《商周刊》2014,(12):87-87
《山有扶苏》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其显现出的古典诗性气象深深地震撼了我。黄子平在《“灰阑”中的叙述》中曾谈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人们梳理出了一条“诗化小说”的线索,像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萧红的《呼兰河传》等,都属于“诗化小说”的范畴。公允地说,刘耀辉的《山有扶苏》正是这样纯美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防暑降温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重视。远古时代,先民们利用树阴、山洞、水流、编织树枝草叶当凉帽等办法来预防中暑。春秋时代,人们已懂得采集积蓄冬日之冰块用于防暑。《诗经》与《左传》中就有冬月藏冰的记载。那时设有“凌人”专管冰块的藏取,每年在寒冬时就凿取冰块,存放在低温的地窖、深井等“冰室”或“冰井”里,等到夏热时取出饮用或降温。有人甚至建起了“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以想见所耗用的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在古代,只有豪门贵族才能建得起冰井冰室,所以“伐冰之…  相似文献   

11.
将战国齐陶文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记载的相关制度相互比较印证,研究战国时期齐国的社会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中记载的关于生产者分工和生产者居处划分的制度,在齐国陶文等出土文献中都能找到证据。《左传》中记载的齐国官制量器制度及其换算关系,也被齐陶文等出土实物所证明。出土文献不仅为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证据,而且还能证明相关传世文献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在短篇小说《赝品》中采用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使其对平常事物的表现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使小说留下很多空白;他把小说中其他人物意识纳入中心意识之中,透过中心意识揭示了其他人物内在的心理变化,达到了新鲜的审美效果;提线人物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3.
黄河守望     
黄河,是孕育伟大文明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古书中,“河”专指黄河。先秦《诗经》中的《魏风·伐檀》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在《左传·襄公八年》有这样的句子“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黄河成了“黄”河,拥有了她最突出的色彩符号,成为区别其他水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大局观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历史的进程,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皇权的强力分割下,为人为官,也都要讲求大局。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指“君子”立世会顾全大局。《左传》“临患不忘国”、《汉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是一种个人起码的大局观。名臣范仲淹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是大臣的忠君观念,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5.
关于《资本论》方法的讨论日益深入,但是有些问题还存在歧见,本文仅就《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什么是《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简单说来,研究方法是指思维如何认识客观具体(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叙述方法则是指思维用什么形式去再现客观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奇幻爱情电影《他是龙》改编自长篇小说《Ритуал》(仪式)。影片采用插叙和倒叙相结合,通过空间叙事脉络的立体建构,以美轮美奂的画面和意境演绎了一部跨越种族的人龙之恋。奇幻题材在如今的国内外电影市场具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但学界对奇幻题材的电影研究多集中在其价值属性上,鲜少有学者关注该题材电影的叙事空间所承载的象征寓意。以视听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条叙事线索为切入点,通过对视听空间的光色运用、社会空间的情感折射、精神空间的象征寓意三个方面的解读能够揭示电影语义主题,诠释影片所蕴含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竞争的作用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马克思之所以“忽视”作为现代市场竞争重要手段的产品创新,主要是由其经济学的叙述方法和研究对象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义轻利:“不义而强,其毙秘速”(《左传·昭公元年》)、“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一个《论语》,谈“仁”,作为道德含义的有100次。而谈到“智”,作为智育含义的只有25次。然而,一些人对此总是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重义轻利”与市场经济不合拍,必须以“义利并重”取而代之;而宣传工作,也应与其相适应。即对“义”与利”的宣传要平分秋色。笔者窃以为这是一个误区,重义轻利,仍应是宣传工作的一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已八十八岁了,虽然也做过一些行政工作,但一辈子主要是当教师。围绕着《资本论》,学习、研究、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直至运用、创新和发展。我的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大都是围绕着《资本论》转,可算是同《资本论》结了一辈子不解之缘。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择其要者,聊志鸿泥。我祖籍江苏省泰县,祖父是秀才,父亲是中医。四岁读书,白天上小学,晚上读古书,到十岁时就读完了四书、诗经、左传、楚辞、古文观止等儒家经典。进中学后不久,因日寇入侵,学校停办,辍学在家。其间还做  相似文献   

20.
叙事时序理论是热奈特在叙事时问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热奈特认为时间倒错包含追叙和预叙两种形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不全面,还应有第三种情况:分叙。国内学者大多将“追叙”(flashback)为“倒叙”,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