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冠  曾旗  徐君  陈荣邦  虞舰 《价值工程》2006,25(9):98-100
结合煤炭企业物流系统现状,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其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煤炭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种评价方法为煤炭企业了解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运行情况,找出不足并进行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煤炭企业逆向物流研究对象的分析,归纳总结逆向物流特点,从影响煤炭企业逆向物流能力的行业特点、技术、管理等因素出发,构建煤炭企业逆向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煤炭企业逆向物流评价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AHP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制度,对促进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的核心在于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本文在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AHP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并运用既定的指标与模型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的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港口物流综合能力评价能够系统地分析港口物流系统的综合运行状况,是港口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文中从港口物流的概念和作用入手,提出了港口物流综合能力的概念,把港口物流综合能力分为五大类,建立了较全面的港口物流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物流综合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综合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为港口有效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期有效地支持港口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概括了煤炭企业供应物流概念、特点,描述了传统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在对供应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效率优化模型,在分析了模型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系统运作的条件之后,针对煤炭企业供应物流系统的优化渠道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4,(12):48-51
物流系统评价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是物流系统建设的前提。由于在现实中影响物流系统评价的众多因素存在普遍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而传统评价方法又难以反映物流系统的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德尔菲法、投入产出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述述,进进而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文章结合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系统评价算例,选取了经济水平平、用地要求、基础设施和社会要求4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物流费用等9个三级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建设前期评价,计算结果显示了模型能够作出科学、合理的物流系统评价决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物流不仅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站在企业综合效益的角度上对绿色物流进行效益评价,分析了绿色物流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绿色物流综合效益的评价模型,希望能够对绿色物流企业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晔  肖飒 《物流科技》2011,34(2):64-66
列举了物流系统中几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第三方物流系统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物流系统评价是对物流系统的价值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有效实际的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而科学、客观地反映物流企业的运营情况。据此分析,物流系统评价应明确评价目标,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多种评价方法,互相弥补缺陷,从而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物流包装的合理化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主要途径,对物流包装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价是其中重要问题。在给出物流包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包装设计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对三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的实例,结果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法适用于对物流包装设计方案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有力于促进物流系统总体最优化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从标准的视角审视物流产业竞争力,基于物流标准提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意义,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然后对浙江省各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最后提出培育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刘凯  刘伟 《物流技术》2009,28(7):205-207,217
通过分析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物流的特点,建立了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物流供应商进行评价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某大型煤炭企业物流系统与企业快速发展存在矛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是实现煤炭企业物流系统精益化管理必然途径的结论,并介绍了改进过程以及主要功能、实施效果,并对企业物流系统实施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钱枫林  陈苗 《物流科技》2014,(10):113-118
从发展规模、经济基础、需求规模、系统投入和网络信息化五个角度,构建了快递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快递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快递物流综合发展水平做了全面深入的评价,揭示了我国快递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我国快递物流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城市群绿色物流进行探讨,并构建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要素系统;然后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物流特点,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uzzy-AHP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发展绿色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发展总体水平为良好,但在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6.
庞燕  夏扬坤 《物流技术》2014,(21):227-228,393
首先对城市群绿色物流进行探讨,并构建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要素系统;然后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物流特点,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uzzy-AHP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发展绿色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物流发展总体水平为良好,但在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的实际出发对物流服务质量概念进行探讨.以A.Parasuraman的服务质量五维度理论,创建了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物流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依据该模型所做的物流服务质量定量研究,采用构建评价层次结构、赋值指标权重等方法,确定被评价物流服务质量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及其排序,为客观评价和提高企业物流服务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全面分析,利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某地区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适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并指出了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指标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孙金刚  孙晓平 《物流技术》2014,(13):244-246
根据铁路物流系统建设的要求与特点,选定备选的铁路物流节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综合运用位置集合覆盖模型、TSP模型、VRP模型对备选物流节点优劣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最优化的铁路物流节点,从而达到对铁路物流系统中的物流节点位置、规模、作用进行合理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物流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讨论了模型中指标权重的设置、数据处理以及综合评价矩阵.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对物流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