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一叶真正地理解、懂得母亲是在自己也做了母亲之后。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父亲在城里工作,我这个虽是吃着商品粮而实实在在生活在乡里的孩子经常被村里的大人戏弄为“黑人黑户”。由于父母以感情作为纽带的婚姻基础,母亲的命运也在感情的颠簸中摇荡不定,...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母是乡村医生,这样的家庭出身让我感到幸福。但后来一切都改变了,我产生了农村孩子对城市生活固有的恐惧、紧张又向往的复杂感情。这一点在我来大城市读大学时体验更深。当我看到同学随意地去“消费”,有各式各样的“随身听”和“流行款式”的新衣服时,我感到一个乡下人的窘迫。特别是周末,城里孩子的父亲开着小车停在操场时,同学脸上那种幸福的笑容,多少让人妒忌。还有平时他们父母那一次次温情的电话,也让我感到一个乡下孩子对精神世界缺少关怀的难堪。父亲在2003年罹患癌症,让家庭变得沉重起来。但在体验苦难的同时,我也真正体悟到…  相似文献   

3.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刚强,就是脾气有些暴躁,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不惧怕他的。在我的记忆之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亲与母亲只吵过一回架。在我上初中时,因家乡发水,我家被迫迁移好几次,东迁西搬,母亲终因积劳成疾,过早地撇下了我们而谢世了。此后,就一直是父亲一人撑着这个家,硬是咬紧牙关抚养着我们兄妹四人,并让我和弟弟先后读完了大学。一人挑起家庭重担,里里外外一把手,这可能也是父亲性情暴躁的原因之一。父亲一直为生活而奔波着,就是后来有我们四个子女的赡养,在经济上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他老人家也仍不改勤劳的美德…  相似文献   

4.
遍地英雄     
总有人问我崇拜谁,我回答说崇拜我的父母。有时候我会表达得准确些,回答说崇拜我的农民父母。我的回答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多数人会说爱他们的父母,但不至于崇拜。但我一直都是这么回答别人的,崇拜父母,从我小时候开始。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他们就居住在抚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地里劳作。长年累月地脸朝黑土背朝天,使我父亲的性格也像他脚下的土地一样,就是沉默。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我总看见父亲板着脸,我几乎就没见他笑过。为此,我小时候很怕父亲。他从地里回来,我从不敢看他的脸,以至于有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这篇《背影》中,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描述,曾经感动过一代人。也许,学生时代的我们,尚不能完全理解文中的深切感情,但在长大成人之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一定会激荡起你我心里的一泓涟漪。父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这份感情,从没有半点修饰,且与生俱来。但是,反观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却是从无到有、从不知到自觉的。越是到了父母年岁大了,我们才越能体会他们的舔犊之情,既浓且烈。况且,两代人之间,轰轰烈烈的故事并不会经常出现,反而是点点滴滴的些许小事,才是人性中最柔软的。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在1983年8月30日在上海郊区跨村购买了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街面房子(当时我和母亲是农村户口,父亲是集体户口;现在父母都是城镇户口,我是农村户口),还立了契约的.  相似文献   

7.
法律顾问     
女方提出离婚必须退还男方结婚费用吗甘肃省宕昌县沙育用老庄村一社王琳间:我是一名农村女青年,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18岁那年由双方父母做主为我举行了订婚仪式。我知道我和他没有共同语言,因此我后来提出解除婚约。男方家蛮不讲理,到我家大吵大闹。我的父亲无法忍受,无奈之下逼我嫁了过去。结婚不到两个月,我们就闹矛盾,感情彻底破裂,我们分居了。之后,我一直不敢回家,过了两年的流浪生活。1996年腊月24日,我刚回到家,就被男方家三人毒打一顿,我无法在本村继续生存下去,就出门打工挣钱,想用法律讨回我的自由。1997年我的…  相似文献   

8.
父爱无言     
去年春节,我携妻带子回绩溪县旺川老家探望父母.回老家之前就听说最近父亲生了一场病,一进门望着父亲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消瘦的面庞,我才忽然发现父亲真的老了,我不禁为之心酸.回来后,我陷入深深的沉思,父亲的一幕幕往事萦绕在脑海,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我能是今天这个样子,父母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父亲。"在不久前的一个读书会上,李亦非提到父亲时,差点当着二三百人落下泪来。久浸商界,她习惯了用硬朗和坚强来包裹自己,鲜于向外界提及家人。"父母爱看书,家里还在饭桌旁挂个小黑板,且读且论,他们看什么,我跟着看。"李父是天文学家,善思辨,做事追求精细,少言。母亲是数学老师,文革期间,常常把学校图书馆的大部头书借  相似文献   

10.
楼市读者来信咨询: 我父母是水产村的户口,我父亲说 水产村从 1968 年全国土地改革后,拥 有水面几千亩,但因为渔业和农业有些 区别,所以并没有“分田到户”,而是集 体共同拥有。最近因为政府项目规划涉及到村里水面近千亩,土地征用的问题 就接踵而来了。我想请问,我父母  相似文献   

11.
就在8月18日,我的父亲去世了,享年72周岁。 父亲病危之前,我正计划回老家度过为期一周的暑假。我已经和假期久违。父亲就在我假期的第一天倒下,与病魔顽强地战斗了一周以后,在我假期的最后一天停止了呼吸。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我也曾经做好有一天不能在病床前为父母送终,甚至于不能出席他们葬礼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2.
开学季节     
王奇志 《乡镇论坛》2011,(30):28-28
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来时.父亲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他心中压根儿就没想过我能考上高中。那时候.我已跟着父母在烈日下插秧、割稻好多次,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我必须尽快学会这些农活,帮着父母撑起这个贫穷的家。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7,(6):108-109
贫寒的家庭让我不惧怕任何困难 先要说一下我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贫痛苦寒之地。因为父亲当兵的时候是卫生员,复员后在村里当赤脚医生。后来我初三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点事情,父母被逼外出打工。他们打工的城市离爱乡不远,汽车七八个小时就能到。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41年1月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州乡。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最小。父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只能凭钞票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票额。父亲很勤劳,天没亮就踏着晨露下地了;中午人家歇午,他还在锄草、拔草;日落西山,人家都在纳凉、闲谈,他却仍在地里忙碌。在父亲的眼里,从早到晚,都是劳作的好时光。父亲对子女的要求也很严格,每到假期,总安排我随他早出晚归,  相似文献   

15.
迟到的乡情     
快过春节了,本不打算回家过节。我觉得父母一辈子不容易,便买了一箱比较高档的白酒送回了家,怕父母心疼花钱,我故意把价格说低了很多。过了几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你买的酒真好喝,乡亲们想  相似文献   

16.
启事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儿子很懂事,从不向父母提要求。有天,儿子眉头紧锁。细心的父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过了几天,儿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给我两元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奖品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马上掏出了两元钱。一会儿,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亲又一次沉默了。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下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不决,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走了。这次,儿子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漫画与幽默改姓何某30多岁了,父母还没给他娶媳妇。一天,他唉声叹气地对父亲说:“我不姓何了,改姓‘可’吧!”父亲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我的身边少一个人啊!”父亲会意了,答应马上托媒说亲。找了好几年,媳妇还没找到。他又对父亲说:“我不姓可,姓‘丁’算了...  相似文献   

18.
掌心朝下     
大学毕业那年,我拿着简历和文凭跑了许多家人才市场,多次碰壁后,我整天呆在家里再也不愿意去找工作了。父母不忍心说我什么,只是暗暗叹息。不久,父亲下岗了,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父亲出去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我却无动于衷。一天,朋友邀请我到酒吧聚会,我向母亲要了一百块钱便赶去了。酒足饭饱后,我站在门外和朋友告别时,听到一个声音:“让我进去吧,我只捡矿泉水瓶子。”“不行不行,这是酒吧。”好熟悉的声音,我扭头一看,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是父亲!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低着头,提着一个垃圾袋。父亲看到我并不惊讶。“你在这干什么?还不回去!”我…  相似文献   

19.
袁梅 《乡镇论坛》2010,(13):37-37
编辑同志: 我的父母生下我们兄弟3人,5年前我们相继成家与父母分开另过。最近两三年不知何因父亲竟然欠下了巨额债务,不时有人上门追债,有的甚至还找到我们兄弟要求还款,弄得我们不胜其烦,父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到了要脱离父子关系的地步。请问:脱离父子关系,就可不承担父亲的债务吗?  相似文献   

20.
这几天,经常有人问,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胜利一天比一天近,我也开始真正考虑起这个问题。如果疫情结束,我第一件事就是要回老家陪陪父母。今年因为疫情作乱,我欠父母一个春节。父亲和母亲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年前他们打来电话说:“今年过年可千万别回来了,过年不聚是为了以后好好聚……”他们说的话是村里大喇叭宣传的,带着明显的“村干部”口气。村里宣传到位,父母听从指挥,我们也安心在城里过年。这段时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间抗击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