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发展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山东德州地区村级经济的调查,我们就完善双层经营的难点和突破口,以及分类支持的信贷政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农村深化改革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继续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那么,当前钦州地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现状怎样,农行和信用社如何加强信贷服务来促进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健全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指在稳定和发展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完善集体统一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家庭承包经营、集体统一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支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就是要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大胆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对生产和生产关系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一)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服务功能,重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政权巩固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通过全面推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首先使旧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解体,尔后或者与此同时,一种集体经济的新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把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归结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求长期稳定,不断充实完善。《决定》中多处地方提及“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个概念,对其从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今后十年和“八五”计划期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要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我区实行家庭联产承产包经营责任制近10年,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户开始脱贫致富,收入有所增加,住房有所改善,家庭积累有所加强,这些都体现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但是,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在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以公  相似文献   

7.
一、解放生产力仍然是民族地区的突出问题 在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对象条件差,劳动手段落后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怎样促使农业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呢?我认为,关键在干支持农村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能解决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因而农业生产力仍未得到充分解放。近年来民族地区农村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立了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但由于民族地区受自然经济影响较深,完善双层经营难度很大,集体经济中统一经营这一层次经济实力仍很弱,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科技、流通方面的服务功能不强,体系性很差。而目前民族地区农民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多种经营,迫切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服务。可以说,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是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必然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单个家庭经营规模小、科技推广难、产品单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市场主体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的基础,要充分尊重农户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对于其中的若干政策要点,例如“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其准确含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如何,人们的理解未必都是清楚的和一致的;而意识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实践中的掣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年多的改革,我国广大农村基本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经济体制,这是农村改革的成功所在。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完善和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集体经营层次在不发达地区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重大决策。 1984年以后,全国农业生产一度出现徘徊状态,有人为此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有能动作用已经到头了。我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活力不仅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心情非常兴奋。之所以如此,一是《决定》从我国农村特别是我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农业生产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经验,充分肯定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具有内在动力与活力的经营体制,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人——农民的衷心要求。二是《决定》为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确定了十分明确的政策,包括不断完善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初,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对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创新,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改革之初,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1.集体与农户之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统的层次比较薄弱;2.农民对联产承包的政策能否长期稳定尚存有疑虑,普遍存在短期行为;3.平均分配土地,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单靠土地难以满足他们致富的要求;4.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批劳  相似文献   

14.
岑溪县地处桂东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全县经济较为薄弱,1980年农业总产值仅有 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岑溪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6倍和119%.岑溪县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稳定、三发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岑溪县共有11万农户,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2%,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对全县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关系极大.该县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岑溪县农村已由过去的单纯务农发展到农、工、商、交、建、运、服务各业综合经营,集体、联合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格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七五”期末,全县乡镇企业达13027个,其中:乡镇办124个,村办企业948个,联户办373个,户办企业11582个.乡镇企业总收入19437万元,比“七五”末期增长3.28倍.农口人均乡镇企业收入为321.6元,略高于全区和地区平均水平.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 一、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建立,要求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完善,农村经济开始由单一、低效益的经营向多元化、高效益的经营方向发展。要求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进一步确定了党在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强调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就是在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农业银行和农村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改革农村的统筹收费制度(一)改革现行的农村统筹收费制度。是适应农村生产关系变化要求、理顺农村分配关系的必然选择。自1979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单纯的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历十年改革,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出现了飞跃性韵发展。但是,还必须看到,在实践过程中却普遍忽视了统一经营这一层次,反映在农村金融部门也不例外,由过去重点支持大队、生产队为生产单位的集体经营,转换为以支持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这就在主观和客观上给恢复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许多障碍性因素。这不仅是个急待解决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实际问题。本文拟就农村金融部门支持集体经济的有关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双层经营体制对普遍启动商品经济的意义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需要有一个商品经济的普遍启动。这个“普遍启动”,是特指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必须经历的过程或阶段而言的,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适应其特点建立双层经营体制,对于商品经济的普遍启动具有特殊意义。 第一,建立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商品生产的优势。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普遍启动,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启动其内在活力,使之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两个能够调动承包户生产积极性的基因:一是农民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是农民在生产收入的分配上获得直接利益。这两个基因目前仍有巨大的潜能。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有其局限性,即不能解决承包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产业分工向更高程度发展,单纯家庭经营已愈来愈不适应农村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沟通各层次经营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的结合,克服小生产经营的短视性和局限性已成必要。本文拟结合仙游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农金部门如何支持其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几年来,仙游县党政部门把健全农村双层经营,突出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当作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键。建立了以县政府职能部门为调控主体、国营为龙头、集体为基础、联合体为辅助的科技推广、生产资料调供、农业开发、耕作灌溉、植保、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食用菌、良种培育等八大服务系统3510个服务单位,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服务,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它的运行机制、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与大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要求看,这仍是一个雏型,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