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研热正是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旺盛需求所促成的.它也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这一邓小平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思想,而科技的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精辟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动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在现代竞争中,科技进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我厂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体会到,企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取得竞争的优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技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与国家前途命运有什么关系?如何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1.知识经济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有以下…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即科技卢主导作用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传承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创新型、综合型人才。而这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则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5.
宏观政策     
《中国科技投资》2007,(4):11-12
温家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学技术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使社会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飞跃。科技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上占领制高点。发展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造就大批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造就一批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独领风骚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归纳起来,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六大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认真学习这一讲话,全面理解知识经济,认清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对于我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做好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地位发生重要变化的准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产生、发展而产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高校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决策咨询,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先进生态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服务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等几个方面。而高校要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就应该积极融入并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应用型人才,提高科技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水平,发挥专家学者知识和智力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咨询、规划和生态文明管理,大力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在即将跨入的二十一世纪,作为科学技术与知识的载体-人才资源的竞争将是企业竞争的焦点。如何科学地配置、培养人才资源,使人才资源由潜能转变为财富,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开发人才的创造力,谋求企业的飞速、高速发展,已成为企业人才的创造力,谋求企业的飞速、高效发展,已成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国教育的重心,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必须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的理论阐明了知识经济中的生产力的要结构,指明高科技飞速发展是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一个显著标志。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必须牢固树立知识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积极推进知识创新,改革教育体制并发挥其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产力智能性因素的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它在生产力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日益主导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技持续进步的推动下,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肯定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应客观认识到人类不当应用科技所导致的"科技异化"正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人类在应用科技为自身牟取最大福利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如何正确使用科技,克服"科技异化".但不论从何角度着眼,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贡献是巨大、无可非议的.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各国家间各行业间的竞争,必会日趋激烈。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又成为一切素质要素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是我们要下大力气研究与实践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进入21世纪之际,我们也将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为主要因素的时代。它的特点是:知识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知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超过其它传统的生产要素;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入生产过程中的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生产的是高附加值和知识含量的产品;应用知识,刻意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的出现,必将导致社会经济领域的诸多变化。它将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信息的竞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管理面临着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而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必须尽快改革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创造型专门人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摆脱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信息资源的开发竞争,知识与人才的竞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知识经济的到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进步因素参与市场竞争,左右发展趋势的成份愈来愈大。科学技术是第一产力,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搞好大中型企业,把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结合嘉兴市大中型企业的全面调查,通过静态研究和动态定量分析,试就推进技术进步、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是与农业、工业和服务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是以教育、科技为基础的信息、软件、咨询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特征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是科学技术向技术实践转化,既有知识形态的转移,也有活动主体人才的转移;其次是技术实践中知识形态、主体人才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知识价值的转化无不经过这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