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秘书学的学科类型问题,是一个尚存争议的基础理论问题,尽管一些秘书学教材有所涉及,但并非已达共识。据笔者初步统计:关于秘书学学科类型的看法影响较大的有边缘说、综合说、社会科学说、应用说、分支说等等。出现上述不同提法,有人认为“本质上并不矛盾,分支说是指学科归属,应用说是指学科的特点,交叉与综合是指学科内容。”分类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谢世洋 《秘书》2006,(12):7-8
我们已经从秘书工作、秘书教学等方面论述了秘书学科定位的必要性[1]。那么,秘书学应定位为什么学科,定为几级学科呢?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及各地高校的做法主要有下列几种:第一种是“文学秘书学”说。这是大多数高校的做法,即把“秘书学”归于“文学”中的“汉语言文学”,属三级学科。第二种是“管理秘书学”说。即学习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地的做法,把“秘书学”归于“管理学”中的“行政管理学”,属三级学科。第三种是“辅助管理学”说。认为“秘书”是职业名,不宜作为学科名,宜由秘书工作的性质——“辅助管理”来取而代之。属“管理”学科中与…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秘书学的发展趋势,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且,在中国秘书职位稀缺人才,所以秘书学学科发展是当下十分重要的问题,分析秘书学的发展趋势,提高秘书学学科地位,改变秘书学窘境,是值得人们注意的。定位秘书学科,完善理论体系,是学科决策者和秘书学研究者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4.
论"领导"     
杨树森 《秘书》2006,(8):4-7
虽然秘书学与领导科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但秘书是为领导服务的人员,秘书工作“三服务”之首是“为领导服务”,那么成熟的秘书工作者就有必要从理论上搞清楚领导、领导工作、领导观念的确切含义。有趣的是,不但我国现有的秘书学教材大多对上述基本概念语焉不详,就是专门的领导科  相似文献   

5.
钟小涛  郭炎武 《秘书》2013,(11):6-10
本文所说的“新时期”,是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秘书学和行政管理学都是那个年代建立起来的学科:秘书学新建,行政管理学重建。它们在相同的起始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经历了30年的发展,现今的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钱世荣 《秘书工作》2001,(11):25-26
我国近20年来的“秘书学研究“,大体在秘书工作研究、秘书专业教育研究、秘书学学科研究这三个相互渗透的领域里同时进行.这种与某些较为成熟的应用学科相类似的研究结构,保证了秘书学研究持续和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有些研究者对这种研究结构及其有关问题的模糊认识,又往往影响着这种研究结构的完善和研究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后一状况及其改变略作分析,以冀引玉.……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司法会计研究薄弱的原因 1、从理论上看,司法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了会计学、审计学、法学几大学科领域,属于一门边缘学科.一门横跨几大学科的边缘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庞大、复杂是可想而知的.而要将如此庞大、复杂的多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同时具备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的专业知识,并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司法会计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在司法会计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单一化的知识结构是难以对司法会计这一由多学科所组成的边缘学科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杨剑宇 《秘书》2007,(5):10-12
秘书学科自1980年诞生至今已历20多年,期间要求将学科提升为全日制本科的呼声时起时伏,绵延不绝。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呼声再起;《秘书》杂志也为此组织了专题讨论。我从事秘书学教学和研究20多年,自然支持这一呼吁。然而,目前呼吁者所提出的理由仅强调了秘书学科的规模(全国有800多所大学开设)、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等,有的则建议更改学科名称以利于挂靠其他学科而争取报上“户口”。但是,这些理由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即秘书学科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9.
杨剑宇 《秘书》2011,(11):5-7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秘书学诞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学界努力了多少年,盼望了多少年,今年终于被列入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是学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功!获悉喜讯,感慨良多,特借用李白《行路难》之句,来描述秘书学专业申报本科的坎坷历程,以此祝愿秘书学专业前途广阔,并将我参与的几次申报过程作一简略介绍,让同行们了解这一成功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秘书》2014,(5):3-5
期刊是文化传播中极其重要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媒介之一。作为传播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秘书学期刊承担着特定的历史使命,为促进秘书学、秘书工作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尽责尽力。对秘书学期刊进行类别划分、特点归纳和对比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发现其价值和不足,探索这一学科研究栽体的科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向阳 《秘书》2007,(4):9-11
“涉外秘书”一词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后,使用甚广。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设有“涉外秘书”专业,开设“涉外秘书学”课程,出版了专门的“涉外秘书学”、“涉外秘书实务”等  相似文献   

12.
管理辅助系统理论,由秘书学专家钱世荣首创,是迄今最为系统的秘书学基础理论。由于秘书学目前正处于由新兴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其基础理论研究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成熟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拙文<我国21世纪秘书学理论研究的方向>①从活动史、学科论、活动论三个方面阐述了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其中,有一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是如何理解秘书活动的本质.这是活动论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科论、活动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前者首先涉及到如何确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及中心范畴,后者则首先涉及到如何确定活动史的起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4.
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世洋 《秘书》2011,(11):8-12
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第一次把秘书学定位为文学类中国文学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7(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1)。这标志着“秘书学本科”的真正诞生;标志着秘书社会地位得以提升;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有了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标志着全国500多所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钱世荣 《秘书》2007,(1):5-9
这里所说的“目录”,是指教育部1998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拙文《2000:秘书学研究与秘书类期刊》在论及“教育与培训研究”时有过如下表述:“为争取秘书学专业早日增补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世纪初,在完善秘书学理论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杨树森 《秘书》2006,(10):3-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秘书队伍的构成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1990年出版的《秘书学》(袁维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页)中,还明确写着“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从事秘书工作的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即公职秘书”,但在短短十余年后,真正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  相似文献   

17.
谢世洋 《秘书》2011,(12):13-16
秘书学本科定位以后,秘书事业将进入蓬勃向上、长足发展的新时期,秘书学界将面临新的形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形势和机遇主要表现在:(一)秘书学的学科地位将得到提升,秘书职业将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由于秘书学未进本科,秘书学教学很难找到合适的师资。招聘?不要说研究生,连本科生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秘书学研究,在“三大领域“(秘书工作研究、秘书专业教育研究、秘书学学科研究)、“两大层面“(应用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上都有所推进.各秘书类期刊通过选题策划、言论引导、征文激励等方式,“鼓励创新“,更加强调研究实践与理论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凸显出较为鲜明的问题研究导向.本文以这一导向为基本线索,对该年度较为集中研究的五个问题及相关态势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秘书》2013,(10):18-19
秘书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交叉性和综合性日益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秘书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彼此联系上,也反映在秘书学内部相关知识的交融上。与工业流水线上的技能有着固定的操作程序和生产背景不同,秘书职业的实践性、技能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职业技能训练受很多人性化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营造真实的或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来强化实训教学。笔者认为,课程综合化这一理念,对于指导秘书实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蓝士英  司马周 《秘书》2011,(1):12-15
秘书学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良性刺激下,其成长态势良好,学科日趋独立、成熟。秘书学教师当以此为契机,在课程教学中对自身角色进行清醒审视与合理定位。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思考几近阙如,相关论文寥寥无几。鉴于此,本文拟作一些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