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技服务业是经济服务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科技服务业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以期为科技服务业评价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维双  张德华 《经济师》2014,(11):185-186
在制造服务化的趋势下,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实施服务化模式已是必然选择。文章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分析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现状,建立了适合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服务化模式,即政府引导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的制造服务化模式,介绍了制造服务化模式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中间投入服务化、价值创造服务化和最终需求服务化。我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国家竞争力新优势、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后发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着转型期缩短趋势,而且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今后10~20年将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势必会对服务业就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和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分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使从事家庭生产的女性减少,服务部门的女性就业增加(创造效应);同时使女性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转移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销、金融、电信和研发投入服务化对服务业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服务要素投入对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超过国内服务要素投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受教育年限较长的女性群体的就业影响更大,并且提高了女性的创业动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斌  刘东昌 《经济纵横》2005,(12):27-29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全球经济服务化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邵骏  张捷 《经济前沿》2014,(2):15-26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制度因素通过影响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作用于各国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本文实证检验法治水平、政府行为和经济制度安排等制度因素对27个新兴工业化国家2001-2010年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制建设推动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化进程;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不利于各国的产业结构服务化;经济制度安排的自由度越高,越能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演进。因此,制度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演进;当制度质量低于一定水平,则会构成服务化进程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张纪 《现代经济探讨》2013,(7):49-52,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逐渐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制造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从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角度就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独特驱动力。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投入服务化及产出服务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较低水平。提升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途径包括:实施理念创新;加快制度创新;选择合适路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戚悦  张晓艳 《经济论坛》2014,(10):83-85
随着国际间制造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当代制造业的战略性发展方向。在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健全产业链,服务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都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引导。本文从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发展水平切入,勾勒出中国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转化的战略路径,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组合,以期促进和引导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与中国推进经济服务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的一般趋势,然而,在中国却存在一定的悖论:服务业不仅占GDP的比重低,而且也远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除了统计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生产者服务的内部供给现象严重,而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经济服务化的战略重点只能选择生产者服务业。鉴于服务业经验品特征明显、其发展对制度敏感等特点,中国需要从市场制度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生产者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要立足于制造业大国的现有基础,通过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途径,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海洋产业再生产过程中,随着服务性资源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内部不断服务化以及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使海洋产业内部对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知识等服务性资源依赖程度加深和在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这种在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正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同促使了海洋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作为对经济具有高度贡献度和强大带动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它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与海洋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海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服务化和消费贡献增强,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服务业新业态总体呈现"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集聚化等五大趋势特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可推动新消费增长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体验和消费方式升级。当前,以服务业新业态促消费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着力创新服务供给,提高消费意愿;更新消费理念,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强法治监管,打造安全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的出现,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领导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现代服务业在主导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现代服务业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然而在中国却存在一个悖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引入土地财政因素,对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行拓展,基于中国1999-2013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财政虽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对产业结构服务化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土地财政的确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迟滞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服务业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 《经济问题》2008,(5):29-31
在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服务业已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结构中的主流.创造吸引国际服务业FDI的有利环境,从而实现对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顺利承接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服务业FDI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40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从服务业中间使用分配结构、制造业服务化增加值结构、制造业服务投入行业结构、服务业实物投入行业结构等方面,考察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演变规律,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闯  郑旭刚  张抗私 《技术经济》2023,42(3):167-178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服务业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1—2019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加服务业就业,并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的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扩张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来增加服务业就业;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流通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就业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公共服务业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产生了空间效应,并且该空间效应也存在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刘文桂 《当代经济》2011,(15):105-106
河南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促进河南服务业发展,要满足生产服务化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从而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为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一、确定税收激励促进经济结构服务化的目标和重点。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服务业税收激励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等方面。因此,我国服务业税收激励政策的目标主要应包括:一是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扶持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产业、金融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优惠力度。二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税收激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