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非公经济变化巨大,但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一、规模上完成了从小到大的发展,正在实现从大到强的过渡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非公企业平均每户只有10个人左右,如果加上个体经济,平均每户只有三个人,最多不超过100人。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平均每户14个人,有的企业人数达到1000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有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甚至达到上亿元。2003年以来,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30家,雇佣工人人数超过1万人以上的企业有260家。从1993年到2003年,非公经济的注册资本金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6%。所以,非公经济规模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5,(5):16-17
近几年,云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富民强省、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来抓,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鼓励、支持、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科协》2005,(2):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们泰兴市科协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科协团体服务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科技》2004,(2):24-25
浙江经济所以能快速发展,正如文中所说,得益于非公经济的充分发展,实际是得益于浙江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大发展。现在,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做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我们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理应把重点放在继续关注和解决由农民或以农民为主办的各种类型企业的现存问题上来。一视同仁地贯彻落实有关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做出贡献,这似乎也是浙江经济现象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的整体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体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云南云县,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迫切需要非公经济群体的崛起,崛起之后更应踏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本篇章,我们看到了云县非公经济诸多的闪光点,也必然随之思考,以求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超  高燕燕 《数据》2010,(8):8-9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中.非公经济无疑抒写了动人一笔。在首都北京.非公经济同样举足轻重。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今年3月14日召开的首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对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新生 《经济界》2010,(6):32-33
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关系存多样性,其存在的三种形式在不断变动。和平、良性、和谐关系存在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一定条件。促进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年,陕西省彬县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到9 287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3.3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到57.5%,各类非公经济组织上交税金6.5亿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72%,非公经济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非公经济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生存空间环境的变迁,这类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本文就非公经济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职能、金融机构、企业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营造良好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机构管理、转变企业融资理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小企业》2006,(6):17-18
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的75%以上,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截至今年5月,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户数已超过90万户;其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超过14%,注册资本金超过1亿元的企业户数大幅提高,同比增长超过90%,社会零售额不断提高,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70%,进出口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60%。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为我省非公经济实现新突破开创了新的起点,对于各级各部门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做好非公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历程,非公经济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公经济表现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2005,(1):45-45
2004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举办期间.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内容翔实的《云南非公经济发展报告》.报告对最近几年云南非公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目标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2月24日,注定要成为中国非公经济发展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了。这被看做是中国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非公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非公经济,主要是个体和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在传统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对立物而受到打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中央不断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从对国民经济有益的补充到必要的补充。在国务院颁布的“非公经济36条”中提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话特别明确: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表明应当依照宪法和物权法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7.
非公经济三十年 昨天、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汉元 《经济界》2010,(6):25-27
非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失,在80年代以后重新出现,并进入繁荣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非公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非公经济变化巨大,但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一、规模上完成了从小到大的发展,正在实现从大到强的过渡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非公企业平均每户只有10个人左右,如果加上个体经济,平均每户只有3个人,最多不超过100人.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平均每户14个人,有的企业人数达到1000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有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甚至达到上亿元.2003年以来,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30家,雇佣工人人数超过1万人以上的企业有260家.  相似文献   

19.
俄吞 《企业与市场》2006,(12):42-45
盈江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盈江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日趋成熟,民间投资运行良好,对外贸易增长形势喜人,消费品市场活跃,非公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止2006年9月,盈江私营企业达281户,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500万元的企业60户,5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19户,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22户,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私营企业与2005年相比增加39户,上升l6.1%:从业人员6968人,同比增长17.3%;注册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45.3%。  相似文献   

20.
栾润峰 《经济界》2009,(6):28-33
本文在阐述非公经济企业产生及运营的基础上,以沃尔玛为例着重分析了沃尔玛发展壮大的4个关键点,揭示了沃尔玛的强抗风险能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